马克龙7年志业“一朝丧” 法国的三种“意大利化”
7月7日,法国将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的次轮投票。无论结果如何,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的时代也将正式告终。
6月30日首轮投票结束后,马克龙所属的中间派“一起”(ENSENBLE)全国得票只有21%,排行第三。马林勒庞(Marine Le Pen)领导的极右国民联盟(RN)及其极右盟友得票33%,排行第一;由极左、共产党、绿党、社会党组成的左翼同盟“新人民阵线”(NFP),则得票28%,排行第三。
虽然选举结束要到7月7日的次轮投票之后才能作实,但马克龙中间派预计有可能只会在577席的国民议会中取得稍多于100席,远远少于其现有的249席。继2022年大选失去国会过半数的挫败之后,马克龙这次解散国会的“豪赌”,最终为其中间派带来了灭顶之灾。
2017年,以“不左不右”中间派清新形象入主爱丽舍宫的马克龙,从一开始就以击败极右国民阵线(FN,国民联盟旧称)为目标,警告如果法国不进行改革,极右在5年、10年就会掌权,而他的任务就是要尽一切努力,让选民再没有投票给极端力量的理由。
从这个标准来看,这次极右得票从2017年的13%、2022年的18%升至33%,马克龙7年总统志业可以说已经命丧于2024年6月30日这一天,7月7日的投票只是正式确认这一结果而已。
“退选”之争修成正果
法国国民议会选举实行单议席单票两轮投票制,如果没有候选人首轮过半胜出的话,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再加上任何得票超过登记选票总数12.5%的候选人将进入次轮选举,次轮选举中得票最多者胜。
由于这次选举呈现出三大派领先的情况,全国306个选区都出现“三分天下”之势,即是说极右、左翼同中间派都有候选人晋身次轮投票(按:二对二则有190个、四分天下则有5个)。由于极右国民联盟的候选人在当中总大部份选区中的得票排名第一,如果左翼同中间派各不相让而互相拆票,国民联盟候选人几乎必胜。
三分天下的形势之中,马克龙的中间派,以及左翼联盟,都摆出了传统联手反对极右的所谓“防疫封锁线”(cordon sanitaire)阵势,要求各自得票排名第三的候选人“退选”,希望阻止极右取得国会多数。
马克龙本人呼吁各派要在第二轮投票中组成明显支持民主及共和体制的“大联盟”。上任才刚半年的总理阿塔尔(Gabriel Attal)也呼吁在选区中排名第三的候选人要退出让保卫共和国价值的候选人击败国民联盟。
左翼“新人民阵线”各派领袖,从极左“法国不屈”(LFI)领袖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到社会党领袖富尔(Olivier Faure),都对各自的候选人作出了同一呼吁。得票6.5%的传统中间右翼共和党则决定不退选。
问题是,马克龙的中间派向来不只反对极右,也同时反对极左。无论是马克龙个人的表态,以至阿塔尔的表态,都没有明显一刀切要求排名第三的中间派候选人退选,而是以“支持民主”、“支持共和”等模糊标准作为条件。一些马克龙同属一党的政府官员,以至近年同马克龙保持距离的前总理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2017至2020年在任),都表明不要向极左(也即是“法国不屈”)的候选人让位。
虽然马克龙的中间派对向极左退选有所却步,但到7月2日,中间派和左翼在双方竞争的一共超过200个选区退选,让位给对方。虽然国民联盟在297个选区在首轮投票后都排名第一,但在这种反极右的“防疫封锁线”之下,国民联盟虽然很可能会成为第一大党,但要单独夺得半数已极为困难。
根据7月3至4日的Elabe议席预估,国民联盟将获得200至230席,离289席的过半数门槛甚远,而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预计将获得165至190席,马克龙的中间派120至140席,传统右翼共和党35至50席。换言之,如果此预估准确,就算传统右翼共和党同国民盟联合作,也很可能不能筹足过半数。
但就算极右不能执政,极右成为主流的局面也将会变成事实。
“后法西斯”的去妖魔化
跟正在执政的意大利兄弟党(FdI)一般,国民联盟也是所谓的“后法西斯政党”。其前身“国民阵线”的创办人之一曾是二战期间纳粹党卫队法国分部的成员;马林勒庞的父亲老勒庞(Jean-Marie Le Pen)也曾声称纳粹大屠杀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小细节”。不过,2011年马林勒庞“继承父业”当上国民阵线主席之后,她就全力为该党执行所谓的“去妖魔化”(dédiabolisation)政策,2015年甚至不惜将老勒庞赶出党,2018年换上“国民联盟”的新招牌。
如今,国民联盟年仅28岁的总理人选巴德拉(Jordan Bardella),本身也是外来移民后裔(意大利),形象清新,衣著一丝不苟,善用社交媒体,更没有“勒庞”一名的历史包袱,可算是“去妖魔化”的极致。
不过,由于没有人预料到马克龙会在6月初欧洲议会选举失败之后解散国会重选,国民联盟的政策主张还充满着激进在野党的色彩,当中包括反移民和反穆斯林政策(修宪取消在法国出生者可获法国国籍的条款、禁止在公开场所戴穆斯林头巾等)、反欧盟政策(重建申根公约国家之间的边境检查去审查非申根国家公民、削减法国的欧盟预算开支等),再加上一系列的民粹福利政策(降低退休年龄、大减能源和燃料增值税等)。
如果国会集会真的在次轮投票中取得国会多数,法国可能会陷入长期的不稳之中:街头反极右示威、总统和总理之间的府院之争、法国和欧盟之间的政策冲突。
虽然马克龙已表示不会因为选举结束而请辞,而国防和外交权力依然是总统的宪法权力,但马林勒庞已公开对此表示质疑,称总统作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身份只是“名誉职位”。
在7月7日的次轮选举之后,法国将有可能以三种不同方式变成另一个“意大利”。
(一)技术官僚政府
从目前形势看来,对于马克龙最有利的结果,是极右国民联盟成为最大党却无法取得国会多数,传统中间右翼共和党又拒绝与国民联盟合作。由于国会非极右党派林立,无法组成联合政府,马克龙就与他们达成协议,去支持一个去政治化的技术官僚政府执政,情况就像2011至2013年欧债危机后意大利的技术官僚总理蒙蒂(Mario Monti),又或者新冠疫情期间的德拉吉(Mario Draghi)政府一般。
这样的话,技术官僚政府没有政治授权去推动大分阔斧的政策转向,马克龙过去7年任期所推动的税务、劳工、退休金改革,也暂时会得到保留,其国内政治遗产不会因为这次选举豪赌已被抹去。
(按:其改革使法国失业率跌至2009年以来最低位;巴黎渐有取代法兰克福成为欧洲金融中心之势;法国也成为了初创企业的集中地,如今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方面更有像Mistral AI等代表性企业。)
(二)“第四共和”般的乱局
第二种可能是,如果国会各党都没有多数,又不能筹组大家能接受的技术官僚政府的话,法国将会陷入至少一年的失治时期。按照传统,马克龙将会委任最大党国民联盟的巴德拉作为总理,但由于国会有反极右的多数,巴德拉很可能从一开始就被不信任票赶下台。
由于各党无法合作,而马克龙在一年时间内也不能再解散国会重选,稳定的政府将难以存在--情况就像1946至1958年的法国“第四共和”一般(12年间换了21个政府)。
这其实就是意大利二战以来的常态:1946年以来,意大利就一共有过70个政府。
跟技术官僚政府一般,这种政治不稳局面,至少不会破坏马克龙留下的改革,但日常管治将会遇到重大困难。对马克龙而言,此为次优选项。
(三)极右执政
第三种可能,就是国民联盟及其右翼盟友取得国会多数,巴德拉稳定成为新政府总理。这种情况就像今天意大利极右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执政一般。
国民联盟上台后会否按照其激进政纲行事,尚属未知之数。在这次国会选举之前,以往被视为亲俄的国民联盟已经收回了其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的外交政策主张,表明支持军援乌克兰,只是将法国的底线定于派兵和输送可供打击俄罗斯领土的长程武器两个层面。
同样地,无论是在降低退休年龄这种民粹经济政策,还是全面禁止穆斯林头巾的文化战争政策上面,国民联盟在选举前都表达了保留,并不会一上台就执行。
如果法国极右执政只会变成法国版的“梅洛尼”政府的话,马克龙的豪赌失败,最终很可能只会是他个人的失败。但如果这个极右政党的“去妖魔化”其实只在表面而不及根本的话,马克龙的这次豪赌将会铸成像英国脱欧一般的历史性大错,也为他自己有力执政的时代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