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拜登、泽连斯基签十年防卫协议 其实是配合特朗普上台?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一连三日的G7国家领袖峰会6月13日在意大利东南部“鞋跟”所在的普利亚(Puglia)召开。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在峰会之前就以“六只‘跛脚鸭’,一个梅洛尼”(6 lame ducks and Giorgia Meloni)的文章标题“赠庆”,嘲笑美、加、英、法、德、日六国领袖都在国内面临倒台或败选之危,只有刚刚在欧洲议会选举大胜而归的极右意大利兄弟党(FdI)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紧握权力,成为G7国家当中最稳定的政府。

该文标题所言不差: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支持度持续落后特朗普(Donald Trump),未见回天之力;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的自由党民望大幅落后保守党,最迟下年举行的选举中几乎必败;

英国首相苏纳克(Rishi Sunak)面对7月4日的英国大选,选情毫无起息,近日更有民调显示保守党支持已被法拉奇(Nigel Farage)的英国改革党(Reform UK)追过;

2024 年6月13日,英国苏纳克(Rishi Sunak)在意大利出席七国集团(G7)峰会,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Giogia Meloni)互动 。(Reuters)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欧洲议会选举大败后“豪赌”解散国会重选,民调显示他的中间派几乎未选先败,可能由现时国会不过半数的最大党变成一个边缘小党;

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的社民党(SPD)刚刚遇上创党150年以来的最低得票比例,其三党联盟政府大概熬不过来年大选;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日内阁支持度跌至21%的上任以来新低,9月就要面对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挑战。

2024年6月13日,G7峰会在意大利开幕,图为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右)与美国总统拜登(左)握手(Reuters)

峰会的第一天,谈的是俄乌战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也获邀出席。在G7国家只得一个国家有稳定政局之时,如何维持西方阵营的援乌阵线就变得尤其重要。其中,英国、德国的潜在政府更替明显不会阻碍两国一贯对乌克兰的支持。加拿大和日本也一直是“跟大队”的国家,对于整体援乌方向没有决定性影响。

值得担心的是法国和美国。其中,最为关键的当然是承诺24小时内搞定俄乌战争的特朗普重新上台的问题。(按:马克龙去年以来虽然变成了援乌鹰派,而法国外交、国防政策又紧紧握在总统手上,但如果国会落入较为亲俄的极右手中,国会不拨款,马克龙未来也大概只能靠嘴巴援乌。)

援乌方案接踵而至

单纯从峰会首日的成果来看,G7各国确实为未来继续稳定支援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占侵作出了几乎全方位的准备。

2024年6月13日,在意大利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签署美乌新安全协议后握手。(Reuters)

首先,拜登同泽连斯基在峰会周边签署了十年期的双边防卫协议,是为乌克兰与西方国家的第16个同类协议,其目的主要是以条约方式成文化这些国家对乌克兰国防能力的长远支持,被视为乌克兰尚未能加入北约之前的一种安全保证。

其次,在拜登当局的积极游说之下,G7国家也同意以俄罗斯在西方被冻结的资产所生成的利息为基础(每年大约30亿欧元),来为乌克兰举债500亿美元,期望在本年内完成,再分项供给乌克兰,用于军事、政府财政、重建等用途。此计划的各国风险分配等细节还待确定,在欧盟层面亦需要多数国家背书。不过,这次G7达成政治协议之后,其具体落实该无阻碍。

配合本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610亿美元援乌拨款、欧盟2024至2027年的500亿欧元援助,再加上欧洲国家对于乌克兰的双边援助(例如本年德国大约71亿欧元、法国大约30亿欧元、英国大约30亿英镑的军援)等不同来源的支援--泽连斯基和岸田也签了十年安全协议,日本承诺本年为乌克兰提供45亿美元的各式援助--乌克兰继续战斗到2025年下半年也不会遇到外援层面上的局限。

6月13日,岸田文雄出席意大利G7峰会,获总理梅洛尼欢迎。(Reuters)

同时,根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和华府官员的说法,在7月的华盛顿北约峰会之上,各国将会在援助乌克兰一事上有重大宣示。斯托尔滕贝格特别点明包括训练在内的军援、财政援助,以及对乌克兰未来加入北约的明确用词等三个项目。他日前访问匈牙利期间亦与立场亲俄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Viktor Orban)达成协议,后者不会参与北约援乌,却不会阻止北约这样做。

在短期的军援层面,随着美国4月底通过国会拨款后的军备陆续送至,而乌克兰也获准使用美制武器对俄罗斯境内目标作有限度攻击,乌克兰的前线也确实有了一点起息。俄军5月拉开的哈尔科夫(Kharkiv)前线渐见稳定,乌军有了一些反攻迹象,而乌克兰对于俄罗斯导弹、无人机远程攻击的拦截成功率近日也有明显回升。

因应乌克兰方面急需空防,拜登13日表明正往乌克兰多送5套爱国者(Patriot)导弹防卫系统,德国此前在柏林乌克兰复苏会议上亦表示会多送一套。目前,乌克兰据估计已有4套爱国者。泽连斯基称7套爱国者将足够防守乌克兰最关键的基建,而防卫全国则需要25套。

6月12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布达佩斯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一同出席记者会。(Reuters)

而在乌克兰利用美国ATACMS地对地飞弹的助力之下,乌克兰似乎有意集中打击俄罗斯空防系统,为本年稍后F-16送至作准备。在乌克兰近来多次成功打击克里米亚目标之后,俄军据报也被迫从其他地区调来防空系统填补。

而在战场之外,美国近日也大幅扩大了对俄罗斯实体的制裁,当中包括莫斯科股票交易所等。

上述的全方位援乌动作,在西方的观察者看来,都是为了特朗普上台有可能抛弃乌克兰的长远打算,目标是让特朗普也不能破坏西方阵营长远援助乌克兰抗击俄罗斯的政策路向,例如将对乌拨助成文化、由欧洲国家扮演更重要的援乌角色、将西方援乌的统筹工作从美国交到北约建制手上等等。

这种看法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可能不是事实的全部。

6月13日,特朗普亲到华府国会山与共和党议员见会,这是2021年1月6日国会暴乱后特朗普首次到访国会。(Reuters)

特朗普迫和俄乌的前设?

从此刻的战争形势来看,俄乌双方都陷入了进展甚微的消耗战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日前声言乌军每月死亡人数高达2.5万时,就似乎透露出俄军每月死亡人数也有5000(按:俄乌双方都有诱因公开高估对方损失和低估己方损失)。因此,大家都知道战争必须以谈判方式达成某种妥协告终。若非如此,泽连斯基也不会大费周章的于6月15、16日在瑞士招开和平峰会,希望在国际社会中凝聚出一个对乌克兰更有利的停火共识。

问题是,西方国家领袖只谈坚持支持乌克兰到底,却从来没有公开讨论过何等妥协是可以接受的停火条件。这也非常容易理解:毕竟任何妥协都牵涉到要求乌克兰以某种方式割地求和,因此任何有关接受妥协的讨论也是政治不正确的。这对西方领袖而言如是,对泽连斯基而言亦如是。

但以政治不正确为其招牌的特朗普,相较于主要西方国家的领袖而言,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此刻继续坚持长期援助乌克兰,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支持乌克兰抗击俄罗斯入侵,但另一方面也同时是为特朗普日后要求俄乌双方妥协创造条件的行动。

图为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2024年6月5日在英国朴茨茅夫出席诺曼第登陆80周年纪念活动。(Reuters)

4月在美国国会通过援乌拨款之前,英国外长卡梅伦(David Cameron)曾到佛罗里达州游说特朗普。其后,特朗普果真没有阻挠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通过拨款。到5月中旬,有英媒引述消息报道,当时卡梅伦游说特朗普的主要论点,就是特朗普上台后要施压俄乌协议停火,最佳的条件就是双方都守住了前线、双方都不断为此付出代价,因此特朗普应当容许拜登通过援乌拨款。(按:其意思就是说,如果任何一方处于明显优势,正如美国通过新一轮拨助之前的俄罗斯一般,这一方接受妥协停火的意愿将大大减少。)

这一次拜登同泽连斯基签署的十年国防协议,也为日后迫使乌克兰谈判的可能留下了伏笔--协议订明了任何一方都可以退出,经书面通知对方后6个月即可生效。

G7峰会首日一连串坚定不移支持乌克兰的宣示和行动,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演变成特朗普抛开政治正确考虑、直接施压俄乌双方妥协停火的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