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共鸣美国学潮、也难共情巴勒斯坦:这是曾经“撑香港”的台湾
去年10月爆发的新一轮以巴冲突,正让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舆论困境,不只联合国中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票数创新高,美国境内也爆发了大规模反战学潮,且随著校方祭出强力手段,学生被殴打逮捕的画面反复播送,这股学潮又在其他国家遍地开花。
例如美国隔壁的加拿大,就有卑诗省、多伦多等10所以上大学出现支持巴勒斯坦的营地;在拉美地区,则有阿根廷、巴西、古巴、哥斯大黎加、墨西哥等地大学响应;欧洲除了学潮传统悠久的法国、长期关注以巴议题的英国外,还有比利时、奥地利、荷兰、芬兰、德国、爱尔兰、西班牙、瑞士等地大学加入;另外美国近年积极布局的印太地区,也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印度、印尼等地大学参与。
整体来说,这波学潮虽在美国遭受镇压,却也激发反战群体的跨界共鸣,不论是政策上同样亲以色列的欧洲,或是对外政策整体亲美的印太地区,都有大学生踊跃参与,更不用说阿拉伯世界。
当然,热烈与冷眼往往相伴而生。从学潮的地理分布来看,在积极响应的板块旁,总有难以共情的冷淡地带,例如东欧国家与位处印太的台湾。后者尤其戏剧化,毕竟从“太阳花”、“撑香港”等过去事件来看,台湾并不缺乏学运能量,也曾因域外冲突产生“共同体”意识,但这些能量与意识这次似乎都无用武之地:面对涉及“种族灭绝”争议的战争,台湾在全球沸腾中冷淡自持;见到美国警察暴力镇压反战大学生,也毫无“撑美国学生”的呐喊。
这种神奇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背后原因相当值得探究。
台湾舆论怎么看以巴冲突
首先观察台湾面对加沙战争的舆论样态。
平心而论,台湾不是没有人关注以巴冲突,也有部分民众持同情巴勒斯坦的立场,只是这些声音无法形成系统性的愤怒与反抗,而是散落在新闻评论、社群媒体的字里行间,无法在现实世界形成动员。
再来,相较于同情巴勒斯坦方的“人微言轻”,台湾主流观点倒是一致且强劲:这是一场“恐怖主义VS反恐行动”的小型区域冲突。所以去年10月哈马斯闪击的第一时间,台湾主流舆论首先关注的就是以色列的死伤、人质的安危;以军攻入加沙后,台湾对冲突的讨论反而显著降低,没有再追踪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一直到今年4月美国反战学潮爆发后,舆论才似乎又想起这场冲突。
如果这个现象出现在西方,除部分民众立场本就如此外,还有许多背景因素可供解读,包括民众对“反犹”指责的担忧、媒体对犹太财团的唯唯诺诺。但这两点在台湾并不显著,关键就是台湾的文化生成与西方、尤其欧陆不同,台湾过去并不存在针对犹太人的长期仇视,许多民众甚至不清楚犹太人的历史,只知道二战期间发生过犹太大屠杀,是极其惨烈的人道浩劫。但这种认知还不至于让整个社会“闻纳粹色变”,也不至于让希特拉(Adolf Hitler,又译希特勒)成为极度禁忌的存在。
例如2011年台湾军方举办暑期战斗营时,就有3名学生出于耍帅心态,穿著纳粹党卫军军服来报到,但台湾军方没有意识到纳粹军服的敏感性,还为其拍照、放上网站宣传,结果被以色列驻台办事处发现后引起轩然大波,最后以台军向前者致歉、撤下照片作结,学生则在事后无辜表示,自己作为军事迷“只是喜欢德国军服”。
不过最经典的还是2016年的新竹光复高中纳粹事件:某班师生在全校变装游行时扮成纳粹进场,不仅学生高举纳粹旗帜,老师还站在纸箱做的战车中行纳粹礼,结果被以色列驻台办事处强烈抗议。学校虽然立刻致歉,事后却有各方为学生鸣不平,例如学校时任家长会长就称“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这起事件是非常单纯的,更何况这些东西已经距离我们这么遥远,站在家长角度我们认为,我们不是生活在非民主的国度”;灿烂时光东南亚主题书店负责人张正也投书媒体,表示“纳粹不是研究、展演的禁区”、“我没有在演出中看到崇尚杀戮与残暴的意图,倒是随后把光复中学往死里打的舆论,比较杀气腾腾。”
从前述事件来看,台湾社会在犹太人、纳粹议题上,其实没有完全浸淫到西方政治正确,却还是在以巴冲突中直观同情以色列。这种现象的背后成因,或许在冲突爆发前不容易看出,甚至在冲突爆发之初,也不容易分析理解;但今年4月美国学潮升级后,从网友围绕“台湾要怎么反应”的讨论来看,倒是可以观察一二。
而会关注美国学潮、提问“台湾要怎么做”者,其实本身就处在相对同情巴勒斯坦、共情美国反战学潮的光谱中,所以才认为台湾“应该要做更多”,而其关注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台湾的现实处境,“世界各地的知识份子都站出来为巴勒斯坦声援,台湾在此议题上依旧沉默。若未来台湾遭受同样被军事欺压的处境,是否也希望国际对台湾同样的沉默?”
只是尽管这种问法已经相对符合台湾“政治正确”,多数网友的回复还是毫不留情,且这股怒气主要又可分成三大类:坚持反恐、反对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美国知识份子、现实考量。
首先是“坚持反恐”派。这派舆论顾名思义,还是维持冲突之初的既定思维,认为这次冲突就是“恐怖主义VS反恐行动”,不因美国发生反战学潮而改变。相关论述例如“如果当初哈马斯不恐攻以色列,巴勒斯坦也不会遭到以色列报复”,甚至还有与俄乌战争相比较的版本,例如“反恐是普世价值,是哈马斯的主动攻击增加了以色列的正当性,这就是为何台湾人支持乌克兰远胜巴勒斯坦”。
平心而论,“恐攻导致报复”的说法或许能解释这次冲突,却很难通过历史这一关。因为哈马斯同样可以用类似逻辑主张,如果以色列不强占巴勒斯坦人土地、系统性对平民滥用暴力、对加沙地带执行漫长的不人道封锁,自己也不会对以色列平民发动无差别攻击。事实上这也是哈马斯一直以来的叙事,甚至联合国秘书长也曾隐晦表示,“哈马斯的攻击并非发生在真空里”,问题是这些叙事显然说服不了“坚持反恐”派,因为后者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以色列的视角,把这次事件当成冲突起点,拒绝理解背后的漫长脉络。
再来是“反对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美国知识份子”这一派。这派舆论的立场较复杂,看起来是要全面颠覆美式话语,其实更大程度是要反对“来自美国的杂音”。例如“站以色列一方就代表邪恶?站巴勒斯坦一方就代表正义?没必要随著美国政治正确的风向起舞吧”、“美国的知识份子是有活在某国将导弹对准你,每年恐吓说要攻打你、留岛不留人的环境吗?”、“我想美国的知识份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当然可以谴责自己的政府,但台湾人不能,台湾甚至还不是国家,然后一堆岛民以为中华民国是自己的国家”、“在安全民主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展现高道德的伪善,总是有股星巴克的香味。台湾如果搞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可以安稳在咖啡店里喝咖啡聊是非,下场绝对不会比加沙好”。
显然,上述言论看似在对以巴冲突进行表态,其实大部分说的还是“抗中保台”。当然,不少外于台湾舆论场的人可能会困惑:台海局势其实并不连动以巴冲突,“反对北京武吓”跟“支持巴勒斯坦”怎么会是互斥选项?
不过这种疑惑在观察第三派“现实考量”的叙事后,应该就能迎刃而解。因为“现实考量”这一派,其实就是说出“反对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美国知识份子”这派的真心话:“我支持停战跟支持国家和平,但支持巴勒斯坦的话请问美国政府会把军备跟金援给台湾吗?”、“反战跟反美国政府,只会让没读书的民众认为,美国好坏、美国卖武器欸,接著就会主张台湾要和平,台湾不要买美国武器”、“呼应反战只会强化疑美论,让台湾民众认为美国是坏人、美国挑起战争,最后可能拒绝美国军售”。
说得更直接,这派的核心论点其实根本无关以巴冲突,而是在陈述他们认知中的美台关系:台湾要独立、要有“抗中保台”的能量,就只有亲美这个选项;而美国政府这次明显支持以色列,所以就算反战示威有理,台湾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理念共鸣而得罪美国政府。
从这里回看前三派的舆论取态,一切便明朗起来:“坚持反恐”派看似聚焦以巴冲突、不论及“台湾必须亲美”的地缘议题,其实是从一开始就接受了美国背书的以色列官方叙事,在潜意识中临摹“不反美”的忠诚姿态;而“反对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美国知识份子”派则相当虚伪,因为这群人的真心话明明是“现实考量”派的核心论述,却总是迂回前进、顾左右而言他,满嘴嘲讽声援反战者是“展现高道德的伪善,总是有股星巴克的香味”,却没有觉察自己才是笨拙滑稽地附庸风雅;与这派人相比,“现实考量”派的说法虽粗暴且直接,却至少快人快语、不矫揉造作。
台湾的“反战”不能越过“唯美是从”
而从台湾对以巴冲突的主流舆论出发,许多以前被认为“双标”的态度也都有了解释。
例如早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台湾就有研究俄罗斯的学者感叹:从自身处境出发,台湾应该更同情被压迫的顿巴斯才对,为何反而站在乌克兰政府一方?类似疑问也能贯通到这次以巴战争,部分同情巴勒斯坦者同样发出大哉问:台湾人为何无法共情巴勒斯坦的建国梦?为何要站在作为压迫者的以色列这边?
无独有偶,过去香港反修例骚乱期间,台湾主流舆论同样高喊“撑香港”,一副香港将被血洗屠城的末日倒数,台湾校园还出现不少声援香港的“连侬墙”(Lennon Wall),“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的标语更是随处可见;但面对这次比香港骚乱严重千万倍的加沙人道浩劫,台湾主流舆论却集体噤声,看到美国大学生被警方暴力镇压、教授被无理解聘、校长被逼下台,也没有人喊出“撑美国学生”,更没有一个校园出现声援这场学潮的标语,少数舆论也只能感叹:当年面对香港的“反政府示威”,台湾全岛高呼要“撑香港”,怎么这次发生在美国就装聋作哑?
坦白说在笔者看来,前面这些凸显台湾“双标”的案例,其实恰恰证明了台湾的“前后一致”:对一心亲美、不敢反美的主流舆论来说,凡是美国支持的,自己就要跟随;凡是美国反对的,自己就算同情也不能太明显,且最好跟著批评。
正因在前面提到的三场冲突中,台湾主流舆论都义无反顾追随了美国政府的叙事,在香港反修例骚乱时强烈反中,在俄乌战争中积极声援乌克兰,在加沙战争中同情以色列,这才导致所谓“双标”行为的层出不穷:前一秒还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轰炸平民,下一秒看到以色列轰炸加沙,就一副“反恐行动很正常”的表情;前几年还高喊要“撑香港”,现在看到美国大学生被警察暴力电击,就口出“美国毕竟是讲秩序的国家”,实在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而台湾这种面对冲突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其说是真的关心国际议题,不如说是为了不断确认、巩固与美国的主从关系。只不过“唯美是从”会被暴露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样的姿态暴露,很大程度还是取决于台湾本土脉络。
其中,对香港反修例骚乱的声援堪称经典,因为这场冲突调动了中美博弈、抗中保台这两种台湾最熟悉的叙事,且又刚好遇上2020年大选,基本上台湾民众不需要了解什么背景知识,只要观看媒体报道、名嘴评论、KOL的社群分享、政治人物的公开发言,立刻就能自动代入情境,且真心认为自己是在与全数香港人同情共感,要反抗同一个敌人。基本上在这个案例中,“唯美是从”的机制暴露得并不明显,因为社会的集体愤怒实在太“浑然天成”,自然到看不出动员机制。
而俄乌战争距离台湾较遥远,一般民众其实不太了解两国的历史纠结,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乌克兰发生过颜色革命,不过最后还是形成了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声援,背后机制除了“唯美是从”的单纯召唤外,还是因为多数人在这个机制下,产生了对于“抗中保台”的情境临摹,也就是把乌克兰想像成东欧的台湾,把俄罗斯想像成东欧的中国,尤其中俄关系近年又不断升温,更让这些人认为:“抗俄保乌”等于“抗中保台”,反对俄罗斯就是反对“中俄邪恶轴心”,至于顿巴斯冲突等前尘往事,自己既然不理解、想必也是不重要。
而加沙战争则直接暴露“唯美是从”这一机制的作用。原因在于,多数台湾人并不了解中东局势,且以巴冲突实在太难与“抗中保台”产生连结,虽说少数台湾亲美舆论曾在冲突之初,尝试要把哈马斯与其背后势力类比为中国,把以色列类比为台湾,形塑“全中东都在打压以色列、以色列好可怜就像台湾”的叙事,但这种说法实在太难服众,因为冲突爆发后连续数月,被屠杀血洗的都是巴勒斯坦人。
所以台湾主流舆论最终只能走向以下的自我说服:为什么以色列杀人有理?因为他们在反恐;而当这种说法经过这几个月的屠杀,已经开始站不住脚,新的自我说服又出现:为什么就算以色列杀人无理,我们也不能反对?因为台湾要靠美国,而美国这次支持以色列。
在这种架构的框限下,台湾主流舆论自然形成了“以美国政府标准为标准”的人命衡量机制:某些民族的命更高贵,某些民族的命就注定更低贱。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前21个月,导致超过1万名平民死亡、18,500人受伤,就是“战争罪”与“种族灭绝”;以色列进攻加沙100天,导致25,490人死亡、63,354人受伤,且70%的伤亡者是妇女与孩童,加沙地带留下的瓦砾需要至少14年才能清除完毕,就是正常“反恐行动”。
而这种看对象的“团结”、看地点的“反战”、看情况的“声援”,或许能让部分政治人物趁机树立人设、擦亮“道德光环”,但其行动一不来自对冲突背景的了解、二不来自对共同体意识的真正关怀、三不来自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所以也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对议题用过就丢。例如蔡政府虽在2019年狂蹭香港反修例骚乱,却在事后始终避谈黄之锋等人千呼万唤的《难民法》;至于民间情绪,其或许在骚乱当下真的同仇敌忾,但事后论及“该给来台港人多少公共资源”时,又开始支支吾吾。
说到底,从香港骚乱、俄乌战争到以巴冲突,台湾主流舆论的选择性声援、间歇性愤慨,除了政治人物出于选票私利的推波助澜,其实更多还是社会集体被美国精神殖民下,出于地缘考量的情境式表演,也就是潜意识中先确认了自己该怎么做才符合美国政府需求,接著才在安全领域内尽情表现。
因此如果有人疑问,为何台湾主流舆论会同情被侵略的乌克兰、会高喊要“撑香港”,但就是无法共情巴勒斯坦的建国梦、也无法共鸣美国学潮?其实倒也不用过度认真,因为台湾主流舆论看似“双标”,其实从头到尾“只有一标”:所谓“反战”,就是只反美国也反对的战争;所谓“撑XX”,也是只撑美国暂时需要的对象。至于其他的,等你们也被美国政府接受,自然就能有同样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