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挺巴校园示威:这是盎撒人跟犹太人的反目吗?
在美国多州高校挺巴勒斯坦校园示威都遭到警方严厉清扫之际,这场示威浪潮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部份海外舆论看到这场被扣上“反犹太”帽子的运动,也开始用种族主义的框架去作出解读,认为这可能构成“盎撒人(Anglo-Saxon)同犹太人闹翻”芸芸。其实这样的理解框架经不起事实的考验。
首先,从校园示威的现场可见,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种族肤色多元,并不是传统来自英格兰的盎撒白人可足代表。反而,日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主动攻击挺巴示威营区的以色列支持者,似乎更多以白人为主。
以色列游说集团实力依旧
同时,美国政坛精英依然与“以色列游说集团”站在同一阵线。国会众议院5月1日就以320对91的压倒性差距通过了一项大幅扩张联邦“反犹太”定义的立法,采用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IHRA)的标准,连将当代以色列政策和纳粹作比较、质疑以色列国家的存在是种族主义也被视为反犹,特别要求教育部可以此为据中断对于包容此等言行的学术机构的经费。
此法由共和、民主两党议员提出,得到两党过半议员支持,可见挺以依然是政界主流,不存在盎撒人与犹太人闹翻的现象。
当然对犹太人的过度保护,在基督保守派当中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例如众议院的共和党激进派议员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盖茨(Matt Gaetz)等都反对上述立法,认为这样会导致圣经也变成反犹。
不过,此等观点实属极少数。出名言必上帝、姓氏也是典型盎撒来源的众议院议长约翰逊(Mike Johnson)就一直以来明确无误地站在支持以色列的立场,更曾亲访哥伦比亚大学与犹太学生见面,要求哥大强力清扫挺巴示威。
说到底,以色列的政治游说力量依然强大。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据POLITICO报道本年将会花费高达1亿美元去打击那些被视为支持以色列不够热切的进步派候选人。虽然美国犹太选民通常倾向支持民主党,但共和党也需要向乐于投资政治的犹太资本家筹集经费,例如特朗普据报就正在努力争取其2020年竞选最大捐款人、挺以立场明确的犹太裔富豪艾德尔森(Miriam Adelson)支持。
从共和党几乎一致的挺以立场,以至代表民主党建制的拜登(Joe Biden)当局至今依然不惜放弃美国国际权威和声誉也不肯决心同以色列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政府割席,我们都可以看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2007年在《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The Israel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一书中所阐述的以色列游说集团对于华府外交政策的巨大影响并没有任何动摇。
(以下:共和党犹太裔金主艾德尔森去年12月在得州一场商会会议上就以色列-哈马斯问题发表演说的影片)
挺以民意根深蒂固
而且,根据部份分析,美国在冷战框架之中已结下了根深蒂固的亲以色列主流意见,在亲以色列团体的努力之下,支持巴勒斯坦的论述长期被压迫在极左社群之中。因此,挺巴论述很多时候就变成了一种直接反对以色列国家存在的极端主义,脱离至今依然是美国民意多数支持的两国方案主流。
根据一项哈佛民调,高达80%的美国登记选民在今天的加沙战争中更为支持以色列,只有20%更为支持哈马斯。另一项盖洛普民调亦显示,虽然过去20年,更为同情以色列的美国民意有所下降,但直到今天也以51%之数,远远超越更为同情巴勒斯坦的27%。
当然,在34岁或以下的年轻人当中,同情巴勒斯坦的比例稍高于同情以色列的比例(45%对37%)。但这种世代交替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变成美国政治的主流。
犹太人也有反以的
而且,在此民情之中,区隔线也不在种族--美国年轻犹太人也较为倾向对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行为持有批评意见,例如一项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就显示,高达42%的18至34岁犹太裔美国人认为以色列对哈马斯10月7日袭击的回应“不可接受”,相较之下,在50岁以上的同一群体中,此数不足三成。
在不少美国外部的讨论中,提起美国犹太人,人们通常想及的就是犹太资本家、他们利用财权建立起来的庞大政治影响力,以至此等影响力对以色列政府任何政策的一面倒支持。
然而,美国内部依然有不少理性批判以色列和美国亲以政策的犹大声音,例如以犹太裔美国人为主体的华府游说团体J Street,就支持拜登当局承认巴勒斯坦国、支持美国制裁以军当中侵犯人权的部队。在挺巴校园示威的问题上,J Street虽然有批评示威者反对部份反犹言论不够明确,却同样批判大学院校召来警方武力打压和平反战示威。
而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今天在民主党政坛中反对以色列加沙战争行为立场最明确的政治领袖之一、左翼参议员桑德斯(Bernie Sanders),本身也是犹太人。他不只不断反对拜登当局继续向以色列政府输出武器,日前更直接以“种族清洗”来形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可以说,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熔炉国家,不同政治立场,很多时候都不能够简单以种族背景作划分。今天美国大学校园中挺巴示威的热烈,更多是出自一种与所有被压迫者站在一起的自由派左翼思潮,而非某一种族与另一种族的反目和对立。
【专题】校园反战示威唤起“1968回忆” 美国觉醒运动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