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否决巴勒斯坦联合国成员地位 拜登以色列政策的矛盾和固执
在4月18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美国运用其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挺以”,阻止安理会向联合国大会建议“接受巴勒斯坦成为成员国”。在安理会15个国家当中,美国再次被孤立,只有英国和瑞士投下了弃权票,让美国的立场不显得那么尴尬。
美国游说失败
其实在两周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重启其2011年失败告终的成员国地位申请之后,美国已经一直游说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dmoud Abbas)收回申请。除了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亲自致电阿巴斯之外,几乎在所有美国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官员的交流中,美方官员都会提到这个议题。
有美国媒体甚至引述巴勒斯坦的消息称,拜登(Joe Biden)希望以邀请阿巴斯访问白宫来换取其放弃联合国成员国地位申请。该巴方官员称,去年(初)阿巴斯已经接受过此等交换,却一直没有收到白宫的邀请。
拜登当局之所以如此努力游说,其实也只是一个面子问题。如果巴勒斯坦能主动收回申请,美国就不必在此刻世界各国普遍同情巴勒斯坦、不满以色列加沙暴行的形势之中再次孤身运用否决权。(按:这进一步使美国过往在俄乌相关问题上对俄罗斯滥用否决权的批评变成更加难看的“双重标准”。)
除了游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之外,美国本来还希望争取到安理会中至少其他六个国家的反对或弃权。可是,到最后,连日本、韩国也不愿为拜登的以色列政策付出外交代价,只有英国和瑞士舍身为美国保存一些颜面。
符号意义大于实际
自2012年以来,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已经得到了联合国以“非成员观察员国”的身份承认,改变了其自1974年起所得到的“非成员观察员实体”身份。由于“非成员观察员国”的地位只需要大会过半通过,跟需要安理会通过且大会三分之二通过的成员国地位不同,当时美国就算想阻挠也阻挠不了。
客观而言,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成员国本身,其即时意义也是符号大于实际,并不能中止加沙战争,不会阻止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本来就不获国际法承认的领土侵占,最多只是确立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国际地位,并使之在联合国舞台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不过,在加沙战争爆发之后,面对着终生致力阻止巴勒斯坦建国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美国和欧洲过去几个月来都有传出考虑承认巴勒斯坦,甚至推动巴勒斯坦变成联合国成员国的讨论,目标就是要让巴勒斯坦建国走上“不可逆转的进程”。英国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本年初就多次公开提到这一点。
但从美国这次否决来看,拜登始终不敢作出将巴勒斯坦国“强加”于内塔尼亚胡政府身上的决定。
而欧洲内部对此也有明显分歧:日前,西班牙、爱尔兰、斯洛文尼亚、马尔他等国公开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但欧盟内部明显有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家的阻力,他们支持两国方案,却认为巴勒斯坦立国需要透过同以色列的和谈解决,因此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最终也只能表示如果欧盟国家不共同行动,西班牙将会自行作出其决定。
一个不能以理性解释的决定
奇怪的是,在美国运用否决权之前,《华尔街日报》就刊登报道,称拜登政府正再次力推以色列在未来几个月接受承认巴勒斯坦国换取向沙特建交的协议。报道称,拜登愿意向沙特提供更为正式的国防关系、帮助沙特发展民用核能,再加上巴勒斯坦建国的进展,来换取沙特同以色列建交。
此类协议,在10月7日之前,本来也是拜登首届任期希望在中东地区达成的“临门一脚”政绩。10月7日之后,基本格局无改,只是沙特对于以色列接受巴勒斯坦建国的条件变得更加严格而已。
但无论此等条件若何,以色列接受巴勒斯坦建国的最低要求也不可能不包括承认其联合国成员国地位。既然如此,为何拜登当局不借联合国安理会投票之机“顺水推舟”,投个弃权票,让巴勒斯坦得以成为联合国成员国,一方面施压以色列,另一方面也确立领导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法塔赫(Fatah)在国际社会中的代表地位,抑压哈马斯对它的政治挑战?
也许,这是拜登不想将巴勒斯坦国“强加”于以色列之上,以免造成反效果。然而,从过去半年的加沙战争来看,内塔尼亚胡对于美国施压明显是“受硬不受软”,拜登唯一能稍微改变以色列行为的成功事例全都是出自强硬施压,包括以军击杀世界中央厨房(World Central Kitchen)人道救援人员后的威胁通电,以至近日伊朗报复以色列袭击之后美国表明不会参与以色列任何还击的表态。
对此,拜登不可能不清楚明白。
根据本年1月的一项民意调查,以色列犹太人的普遍态度确实是反对巴勒斯坦建国。高达59%受访者认为,即使有长久军事和平、美国保证和跟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协议作为前题,以色列也不应同意巴勒斯坦建国。支持者只得29%。
但同样地,以色列民意也不敢否定美国的政治影响力。在伊朗报复之后的一项希伯来大学民调就显示,59%以色列受访者认为,为了长远可持续的国防,以色列应该正面回应盟友的政治和军事要求。
不少人可能认为拜登是受到了美国犹太人团体的施压才不敢容许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然而,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3月公布的一项民调,认为两国方案是解决以巴冲突最佳办法的美国犹太裔受访者比例达至46%,比美国受访者整体的40%还要高,当中有13%更直接支持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共治一国的方案(在人口计算上,此国的多数人口很可能会变成阿拉伯人而不再是犹太人),而支持由以色列一国管治全境的比例则在22%。
如果单从选举角度来看,拜登如今银弹充足,不必特别依靠犹太金主;在选票上,犹太选民占美国整体2.4%左右,但既然他们大多都支持两国方案,甚至是更加激进的共治一国方案,拜登其实也不必担心;反而,如果拜登直接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成员国,这种几乎不用付出任何实质成本的象征性行动,将有助拜登夺回一些不满其以色列政策的年轻和少数种裔选票。
既然内塔尼亚胡明显“受硬不受软”,美国犹太选民又大比例倾向支持两国方案,为何拜登还要否决巴勒斯坦的成员国地位申请?
也许,像不少美国政治记者过去几个月来都不断引述的一般,这就是拜登对于支持以色列的固执。
当我们不断尝试也不能解释一个理该能够用理性解释的行为,最终我们只能说这个行为事实上是不理性的。在以色列一边用美国军火杀害加沙平民、美军另一边则在加沙海岸上建设码头的荒谬背景之下,这或许才是能够理解拜登以色列政策的框架。
文章即将出街之时,传来伊朗境内爆炸消息,美国官员向美媒表示以色列袭击了伊朗境内目标,以、伊战争似乎一触即发。这绝对不符合美国和拜登的利益,却是拜登固执挺以所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