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事的关键不是阻止伊朗或阻止以色列
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后,中国外长王毅4月15日同伊朗外长和沙特外交大臣通话。王毅对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说相信伊朗能够把握好局势,在维护伊方主权和尊严的同时,避免局势进一步动荡。王毅对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说愿同沙方共同努力,避免对抗进一步加剧。
前不久4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致电中国外长王毅,请求中国游说伊朗不要报复以色列。但是中国和伊朗的沟通是在伊朗袭击之后,而非之前。是中国没来得及阻止伊朗还是中国本就无意阻止伊朗?
按照伊朗的说法,袭击之前已经提前数日通知了多个国家,也就是说布林肯同王毅通话的4月11日伊朗就已经有袭击以色列的计划了。在伊朗决心已下的背景下,中国是否对美国的请求无能为力?
从美国请求中国帮忙阻止伊朗,到在伊朗袭击以色列一事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表明立场。中国作为大国需要发挥作用是注定的。问题是中国打算发挥何种作用?
伊朗袭击以色列事件发生后,如果要阻止事态升级,就要阻止以色列连环报复。而4月15日仅有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和以色列驻华大使会晤,中国并未有高阶的外交官同以色列方面有所接触。那么,中国有说服以色列的计划吗?中国认为可以影响以色列吗?
中东事态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不是最关键的具体问题调停者,伊朗作为地区大国有自身的对美政策。以影响力施压是美国惯用的手段,中国的行事作风和美国是不同的,不太可能会动用经济手段施压伊朗。以色列会采取何种政策,取决于内塔尼亚胡的政治需要和美国的政治需要。具体问题上,中国能够做的实际上是有限的。
在本轮局势变迁中,简单的阻止伊朗或者阻止以色列,已经不是最优解。在全球大变局中,中东能够摆脱大国对抗的螺旋,越来越自主,逐步能够解决深层次的矛盾,才是重要的。
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是美国,自然不希望美国视线转移。从长远的视角看,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相悖,从短期看,内塔尼亚胡政府对战争的诉求和拜登政府不希望掉入战争泥潭的诉求相悖。战争如果继续,美以的政治裂痕会加大,冲突如果被美国叫停,那则是地区国家斗争的一个胜利。美国无论如何都已经输了。
哈马斯、胡塞武装、伊朗,目前采取的措施,本质都是在逼美国做出选择。面对美国请求中国阻止伊朗,中国直接说“美方尤其应该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样是在向美国施压。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在全球的舆论中口碑极差,同样让支持以色列的美国承受了相当大的道德压力。
中国多次提出巴勒斯坦的建国问题,使其能够被摆到台面上去讨论,起到的是推动关键问题向前发展的作用。但是两国方案的落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地区国家的配合,更需要美国的配合。压力倍增的美国陷入抉择困境的情况下,赢得美国的同意有了初步的可能。因此问题的核心不是阻止伊朗阻止以色列,而是让美国越来越痛,痛才会有所改变。
作为两国方案的反对者,伊朗谋求地缘政治利益的冲动远大于关切巴勒斯坦问题。纷纷同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尽管支持两国方案,但是很难为了巴勒斯坦的利益采取最强有力的手腕。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为两国方案奔走,联合沙特,游说伊朗,倒逼美国,所做的努力是符合自身大国定位的。是跳出具体问题,从全局视野寻求核心问题得到解决的务实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