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愿商经济平衡增长 学者:新分歧是产能过剩 交锋才刚刚开始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经过两天会谈后,同意对中美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展开正式讨论,以部分回应美方对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的关切。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撰文:刘莎
受访学者认为,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中美新的分歧点,当前,双方不直接打贸易战、而是先对话是好事,但就产能过剩这一话题的交锋才刚刚开始。
耶伦与何立峰星期五(4月5日)至星期六(4月6日)在广州举行了多轮会谈。她在星期六会谈结束后发出声明说,双方同意围绕宏观经济失衡,包括这与产能过剩之间的联系,启动正式讨论,“我打算利用这一机会倡导为美国工人和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据新华社报道,这项关于中美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的讨论将在两国去年成立的“中美经济和金融工作组”项下进行,工作组也将讨论金融稳定、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合作等其他议题。中美也同意为合作打击洗黑钱工作设立论坛。
在会谈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被问及中国同意进行经济平衡增长的讨论,是中国确实让步,还是在打拖延战以防美国实施关税等报复时,耶伦说,她相信北京已了解到美国对中国产业战略对美国影响、以及大量出口可能涌入美国市场这一问题的关切程度。
据彭博社报道,耶伦不认为问题能很快得到解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中国整个宏观经济和产业策略,因此不是一个下午、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解决。” 她强调,会谈将提供结构化的方式,让中美可以继续倾听双方意见,看是否能找到一条避免冲突的前进道路。
耶伦形容她跟何立峰星期六进行的四个半小时会谈“坦诚且富有成效”。
新华社则称,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重要共识,就两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中美经济关系及全球性挑战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
不过,新华社也说,中方就美方对华经贸限制措施表达严重关切,并就产能问题作出充分回应。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耶伦星期四(4月4日)抵达广州开启六天访华行程。她此行的首要任务是促使中国控制电动车、光伏和新能源产业的过剩产能。美国认为,中国政府对这些行业的持续补贴导致了产能过剩,并廉价输出海外,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应产业造成威胁。
新华社星期五发英文社论对此进行驳斥,指耶伦宣扬产能过剩,是为美国保护主义政策找借口,是旨在破坏中国的国内经济增长和国际合作、“散布恐慌”。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接受美媒《新闻周刊》(Newsweek)专访时则说,质疑中国产能过剩“是一个伪命题”,并说从全球范围来看,优质产能不是过剩,反而是严重不足。《新闻周刊》星期五于官网刊登专访谢锋全文。
学者:中国不会硬碰硬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耶伦提到的电动车、光伏和新能源产业,是中国外贸重点和经济转型期的新增长点,“新质生产力”战略的一部份,中国不会放弃这方面的优势。
另一方面,他说,中国也认为“产能过剩”是继芯片禁令等手段后,又一遏制中国发展的新工具,“争执和博弈才刚开始”。
但李明江也指出,此次会谈结果不悲观,美国希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而不是直接就施加关税,中国也不会硬碰硬。“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压力越来越多,一旦矛盾激化,外贸环境会更恶化。因此中方短期难有大的妥协,但能在政治外交上找到让步空间”。
耶伦星期一(4月8日)将在北京继续与中国官员进行讨论,她将会见包括国务院总理李强、财政部长蓝佛安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内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