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中国近代史中 于文化与政治都不会缺席的一号人物
来自哈佛大学的汉学家 J. B. Grieder 曾写下《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分析了上世纪影响中国文化界极深的胡适先生,并以五四新文化活动、自由主义与实用主义等角度深入分析、批判胡适的思想。而钱锺书的老师温源宁,也曾以“philosophe”(法文:哲学家)来形容胡适,和一般的 philosopher 不同,他是一位哲人,可以与启蒙时期的伏尔泰、狄德罗等哲人媲美。如果胡适先生在世的话,今天是他的129岁生日了,这位一生都为中华文化努力的大学者,我们必须记得他的功劳。
香港的中国历史课到了近代史时,胡适先生是不会缺席的一号人物: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北京大学校长,以及国共内战时期的奔波,都在不同角度展现了这位近代史上的思想巨人如何推动新中国发展。即便到了大学,中文系的红学会提及胡适对红楼梦的研究、哲学系会提及他师从约翰.杜威(John Deway)的实用主义、历史系会提及他在历史舞台上显露的不同面向。胡适是一位伟人,【在与时】环节我们在杜威等哲学家侧面提及过他,这天,我们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以精要的篇幅介绍他的一生的几个重要时刻。
胡适,差点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的男人
1891年胡适生于中国江苏,19岁时留学美国修读农科,但五年后转至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杜威,故深受其实用主义影响,也使得他回国后的倡议多倾向实务为主——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里的“我手写我口”,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也有实用主义的影子。其实这篇文章胡适最初时只是写给美国的《留学生季报》刊登的,岂料抄了一份给陈独秀的《新青年》后,影响了席卷全国的新文化运动。同年,他考完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口试后,回家就任北大教授,也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团队,大力推动新文化运动。
十年后,他与徐志摩等人组织了新月书店(新诗流派“新月派”的那个新月)。同年,他在上海蒋介石与宋美龄婚礼上,结识了蒋介石。五年后的1932年,他升职成北大文学院院长,1935年到香港接受港大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让胡适即日到美国争取援助。翌年,他成为了中华民国第3任驻美大使,此后更在哈佛大学讲学。
由以上的事件可见胡适除了在学术范畴外,与政治圈子也密不可分。然而,胡适在国外期间,第二次国共内战在1945年爆发了。在战争其间,国民党也急于求变以获得更多民众支持,抗衡共产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从下而上的阶级斗争策略。1948年,蒋介石认为中华民国实行的内阁制里,总统应为虚位,是以邀请胡适担任总统一职,他本人退居为行政院阁揆。尽管如此,国民党最后还是让蒋介石担任了总统,而共产党在同年甚至用电台广播要求胡适留任北大校长。同年12月,胡适逃离了北大,翌年离开中国,远赴美国多次发表文章与公开演说。
毛泽东:21世纪再为胡适恢复名誉吧
在蒋介石与胡适还在纠缠着第一任总统是谁担任时,共产党经已歼灭、俘虏了二百多万国军。胡适到达美国时,也曾想过筹组反对党在台湾推行民主,向蒋介石建议容许筹组反对党以促进民主发展,但那时台湾面临内忧外患,因此该提议被蒋介石否决。美国也尝试说服胡适领导海外反共人士取代蒋介石政权,但胡适也没有接下这个任务。在共产党接管中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极左时期,三反五反,大肃托,肃反运动,毛泽东举行了全国批判胡适的运动。
是以日后好长一段时间里,胡适在中国的形象也是大右派,卖国者,蒋介石的御用文人等等。据说是胡适在北大时期,形容毛泽东当时水平考不上北大,使其心生不忿。讽刺的是,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共产党党校“湖南自修大学”,是因为胡适的倡导才成功推行的。五十年代的极左时期,胡适被国家机器大肆攻击,节录几份期刊,分别有1955年《复旦学报》的《汉代的俗乐和民歌——兼斥胡适白话文学史对乐府诗的歪曲和污蔑》、1956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批判胡适反动的改良主义思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批判胡适文学史“著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庸俗进化论》等等,不一而足。
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发表说话,指胡适顽固,不知道贪恋外国甚么,但说实话他对新文化运动有功劳,不能一笔抹杀,到21世纪再为他恢复名誉吧。那时的胡适还介意这样的批评吗?他不像另一位新儒学的大家梁漱溟一般多次与毛泽东论战,并游走在两岸及美国之间。直至1962年,因心脏病在台湾辞世。
关于胡适先生的思想,可参见【百年新儒学】的专栏文章:俯首一破贤与顽,百年夸夺终一丘。上世纪中国思想家辈出,他们融合东西文化,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在如今全球化盛行的时代看来仍然毫不过时。“文革”结束后,中国的研究与课本都恢复了对胡适的肯定,他的思想与成就也在香港的课本里常常出现。就如文初提出“philosophe”的温源宁,指胡适在伏尔泰、边沁、狄德罗、费尔巴哈等哲人行列里头,也肯定不会算差。
_________________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