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全史》:尼采崇敬的“查拉图斯特拉”究竟是谁?
【01哲学编按】相信大多都知道或读过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oke Zarathustra)这本书,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又名琐罗亚斯德(Zoroaster),尼采所写的是他虚构的人物,但史实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到底是什么人?他创立了怎样的宗教?以下文章就为我们简要介绍。
本文节录自出口治明《哲学与宗教全史:人类三千年的思考之旅》〈第2章 琐罗亚斯德教的礼物〉。
开始意识到超自然存在的人类,在历经对太阳神与大地母神的单纯信仰后,也开始意识到自然万物皆有神,步入原始的多神教时代。在这之后,给予后世宗教诸多影响的人类史上第一个世界宗教也诞生了,那就是琐罗亚斯德教。
西元前1000年(前后误差约300年)左右,在古波斯,也就是现在伊朗高原东北部,有一位名为“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的宗教家诞生了;若以英语来念他的名字,即为琐罗亚斯德(Zoroaster)。
在当时的社会中,查拉图斯特拉似乎是少数拥有具象思考能力的人,这使得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既明确,也非常有逻辑。
一般认为,查拉图斯特拉所创的琐罗亚斯德教,其内容基本上以移居至波斯的雅利安人民族信仰为主。波斯古王朝中,以后来拓展为世界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西元前550∼330年)较为人所知,而在此王朝创建者居鲁士二世(西元前550∼530年在位)的时代,人们已经普遍信仰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以波斯为中心,传播至中亚地区,甚至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称为“祆教”。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遭亚历山大大帝击溃后,接续的王朝分别是塞琉古王朝和安息帝国。等到打倒安息帝国的萨珊王朝(226∼651年)登场后,琐罗亚斯德教成了国教,其典籍也在萨珊王朝初期完备。
〔善恶二元论与最后审判〕
琐罗亚斯德教的创世主神是阿胡拉.马兹达,同时世上有善神也有恶神。琐罗亚斯德教告诉信徒,善神与恶神始终在互相对抗。
善神集团以人类守护神斯彭塔.曼纽等七位神明为首,恶神集团则是以司掌所有邪恶与毒害的大魔王安哥拉.曼纽(又被称为阿里曼)率领的七位神明为主,双方的众神明个性也都相当鲜明。从这边可以看到,七不但是“圣数”,同时也符合一周的循环。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宇宙从开始到结束总共有12000年,每3000年为一期,共有四期。查拉图斯特拉曾表示“当今是善神与恶神对抗最激烈的时代”。如果日子一直过得非常苦,那么就是恶神头子安哥拉.曼纽占上风;如果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过得非常舒适,那必然是善神统领斯彭塔.曼纽扳回一城,打了胜仗。
善神与恶神的混战终将在12000年后结束,而在世界终结时,阿胡拉.马兹达会进行最后审判,祂会决定包含生者与死者在内的所有人类是善或恶,并加以审判、分类;恶人将坠入地狱,一切都会毁灭,而善人将获得永远的生命,届时就能在天国(乐园)生活。这就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论点。正因为如此,人活在现世时,必须累积三德(善思、善语、善行)才行。
查拉图斯特拉认为时间是线性的(由创造天地起到最后审判为止),并推论出非常具戏剧性的善恶二元论。就宗教而言,以善恶二元论来解释这个世界,可说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做法。
〔守护灵与洗礼〕
琐罗亚斯德教相信精灵的存在,称之为“佛拉瓦奇”(Fravaši)。所谓的精灵,指的是寄宿于世上万物的灵性存在,当然也会停留在人身上。人们相信,祖先的佛拉瓦奇会成为守护在世者的守护灵,而这也是祖灵信仰的起源。
死去的祖先希望与自己有血缘的生者能守护自己的灵体,也因为希望他们保护自己,而成为那些人的守护灵。琐罗亚斯德教的观点正是“互相保护”的概念,因此活在世上的人必须好好敬拜祖先、确实祭拜祖灵。而这种概念广为流传,至今仍未消失。举例来说,日本在阴历七月十五日前后,会举办祭祀祖先的盂兰盆祭,许多人都以为这是佛教的活动,但目前有部分研究认为,追本溯源,这应该来自佛拉瓦奇信仰。
另外, 琐罗亚斯德教有一个称为“Navjote” 的入教仪式,后来被基督教采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洗礼”。不过琐罗亚斯德教并不像罗马天主教那样,会为刚出生的婴儿施行洗礼。举行 Navjote 仪式的时间约在7到15岁之间,也就是开始具备判断力的时期。
在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中,认为对于世界一无所知的孩童不可能理解宗教。在这方面,琐罗亚斯德教的想法颇具逻辑。在 Navjote 仪式当天,入教者会身穿清洁的内衣和全新的白色服饰,这是因为琐罗亚斯德教非常重视代表洁净的白色。
〔崇拜并祭祀火焰〕
琐罗亚斯德教并不崇拜偶像,取而代之的是对火焰崇敬,因此又称“拜火教”。
查拉图斯特拉是雅利安人。他们原先居住在里海北方,后来在西元前1500年左右进入印度,并在约西元前1200年时来到伊朗。
一般认为,沿着里海一路往南的雅利安人,在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应该曾路过阿塞拜疆的巴库一带:这里是石油产地,至今仍时常可见自然起火的现象。对雅利安人而言,不管什么气候之下都能持续燃烧的火焰,或许让他们产生了宛如见到神明般的崇敬之心,而带着这份心情抵达印度的雅利安人们,便创造出婆罗门教的火神阿耆尼。这一点对于在伊朗创立新宗教的查拉图斯特拉来说,应该也有重大的意义。
在现今伊朗亚兹德的一座神庙中,据说有着由查拉图斯特拉点燃的“永恒之火”,未曾熄灭,至今仍持续燃烧;而在巴库,也有祭祀“永恒之火”的遗迹。另外,前面提到的火神阿耆尼对佛教有非常大的影响,而这种对“永恒光明”的崇敬也随着佛教的传布来到中国和日本。例如比叡山的延历寺,有座未曾熄灭的“不灭法灯”,据说就是高僧最澄大师自唐朝学佛返国后所点燃的。
〔大家都是跟琐罗亚斯德教学的〕
由于琐罗亚斯德教有最高神明阿胡拉.马兹达,使它乍看之下很像一神教;但又有善神与恶神集团等多样化的神祇,因此也有多神教的特色。
向这个诞生于波斯最古老宗教学习最多的,就是闪族的一神教。据说闪族是诺亚其中一名儿子“闪”的血脉,居住在亚洲西南方(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阿拉伯一带),而他们也创立了许多一神信仰;具体来说,指的就是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闪族有个支派,相信唯一真神为了拯救人类,选择了亚伯拉罕为先知。一般认为,他是犹太人的祖先,而不论是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都视亚伯拉罕为“信仰之父”,广受爱戴尊敬,因此,闪族一神教也被称为“亚伯拉罕诸教”。在闪族一神教当中,不论天地创造、最后审判、天国与地狱,还是洗礼的仪式,都可以看到琐罗亚斯德教的痕迹。
对现代社会影响甚深的宗教,大致上可区分为三大类:闪族一神教、印度宗教,以及东亚宗教。诞生于印度的宗教,以印度教和佛教最具代表性;东亚宗教则以儒教(儒学)、道教,和日本神道教为主。至于“中国化”的禅宗和净土宗,虽然也是佛教的一支,却无法归类于印度佛教。
留存至今,并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宗教,大概都不出这三大类。值得一提的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个“闪族一神教”的信徒总人数,目前可是占全球总人口一半以上呢。
《哲学与宗教全史:人类三千年的思考之旅》
作者|出口治明
翻译|黄诗婷
出版|究竟出版
出版日期|2020 年10月
【本文获“究竟出版”授权转载】
_________________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