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白烟》:因这位教宗 教廷变革的车轮正一点点向前挪动
罗生门中的教宗发言
一向敢言的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近日因一句争议性的言论又上了新闻。他在导演叶夫根尼・艾菲尼夫斯基(Evgeny Afineevsky)最新的纪录片《Francesco》中,对同性恋议题表态: “我们应该建立一套民事结合法律,让他们可以有法律的保障。”(What we have to create is a civil union law. That way they are legally covered.)自2013年上任至今,对离婚与再婚人士、同性恋表现出宽容态度的方济各,已经多次挑战过教会保守派的传统。
不过这一次,还很有些扑朔迷离的意思。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注】,记录片里的采访片段,其实是教宗2019年接受墨西哥 Televisa 电视台访问的内容,导演艾菲尼夫斯基不过是从梵蒂冈的档案库里把它找出来,放在了自己的电影中。这个片段之所以没有在 Televisa 播出,据闻是由于教廷对内容进行过审核。但这会引出一个新的疑问——既然片段已被剪掉,又如何会被重新允许在电影中使用呢?梵蒂冈的回应是:拒绝回应。
也许矛盾与迷雾的表象本身,已为我们粗略勾勒出了一幅教廷内部斗争与变革的轮廓。
本笃十六世与方济各
在《Francesco》上映之前,不妨先回顾一下 Netflix 去年的一套热门电影——《教廷白烟》 (The Two Popes)。方济各的前任——被视作保守派代表的教宗本笃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曾做过一个更为大胆,令世界震惊的决定。
电影开场不久,镜头从意大利冈多菲堡上空飞过,阿尔巴诺湖由巨大的火山口形成,湖面如镜。阳光为城堡屋顶镀上薄薄一层金辉。花园正繁盛,植物迷宫被修剪得过于齐整,从高处望去,仿佛享用不尽的松软糕点。这样的景象不似人间,更像是遥远的天国胜境。
观看电影,很难不被这一幕夏宫的壮美击中。同样的感觉,还出现在当本笃十六世与还未成为教宗方济各的伯格里奥(Jorge Mario Bergoglio),坐在梵蒂冈西斯汀小堂内,望著壁间米开朗基罗的巨作《最后的审判》之时。眼前的宏丽,会让人凭空升起一份敬畏之情。但亦不免生出一阵困惑:是否只有在如此精美与高贵之中,才能找到上帝的身影,才配谈论上帝?
电影中,伯格里奥拒绝住进为枢机主教准备的府邸,他说:“它太豪华,太大了。”本笃十六世发难:“你在用自己的纯洁简朴,隐射我们其他人都过得不够简朴。”碰撞——在保守强势的教宗与希冀同现代世界对话的枢机主教之间——已然开始。处处有机锋。可惜这次会面,只是一场美妙的构想。宫壁典雅,镜头内两位智者如在端坐在云间倾谈;天主教真正的危机,崩塌为表,罪恶为里,早已于俗世的缝隙中,一日一日蔓延、裂变开了。
若望・保禄二世之后,辞职的教宗
故事要回到2005年4月2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Pope John Paul II)去世。对这场两千年来最为隆重的教宗葬礼,电影直接用了当日的真实影像。圣彼得广场上,忽然风起,经书书页被风吹动。在信徒眼中,这是教宗精神仍萦绕此地的象征。4月19日,新教宗选举。也许是为了表现作为枢机团团长和保守派代表人物的绝对威望,在安东尼・鹤健士(Anthony Hopkins)扮演的拉辛格(Joseph Aloisius Ratzinger,即本笃十六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政治强人的气势。现实中的拉辛格,举手投足间其实颇为柔和。四轮投票后,梵蒂冈上空升起白烟。新当选的拉辛格以本笃十六世为名号,他称自己为“在上主葡萄园里简朴卑微的工人”。
2013年,本笃十六世宣布因年老力衰,无力履行教宗职务而辞职。
并非没有过教宗辞职的先例。但历史上仅有的三位,都是乱局煲中权力斗争的恶果。本笃九世(Pope Benedict IX),一生放荡不羁,把教宗一职出售予自己的教父,即额我略六世(Pope Gregory VI),此为一。而后本笃九世后悔,重回教廷夺位,额我略六世被迫辞职下台,此为二。最后一位辞职的教皇,额我略十二世(Pope Gregory XII),则是为了结束罗马与亚维农两个教廷的分裂,主动退位。戏中,本笃十六世说自己辞职是因为“无法再听到上帝的声音”,这是理想而正确的答案。但外界更愿意相信,辞职关“人事”,而非“天意”。
天上与地上的罪与恶
仍要回到若望・保禄二世时期。
2001年,《波士顿环球报》揭露了当地神父由六十年代便开始的性侵事件。这次报导,后来成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The Spotlight)。最终结果是神父入狱,而枢机主教罗宾纳(Bernard Francis Law)亦因包庇行为身败名裂。罗宾纳,正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一样,同属教会保守派。各地天主教的性侵丑闻从那时起便愈掘越多,随著若望・保禄二世的离世,危机重重的教会被交予同样是保守派的本笃十六世手中。八年后,辞职发生。
性侵、腐败、背叛⋯⋯典雅宫壁正在坍塌。原来与神同行之地,罪恶并不比“堕落”的人间更少。观其因,真的只是由于人性根源的罪恶,无法被彻底净化吗?若向外看,便会发现,教会将所有女性排除在圣职之外,反对同性恋,而神父必须保持独身的要求,与性侵受害者多为十二、三岁的男孩之间,不会没有关系。对“纯洁”的过于执著,也许反而令被压抑的邪念愈发扩散。伯格里奥的一句台词,则道出了另一个真相:“教会宁愿让九人受伤,也不愿让九百万人失去信仰。”
——当“神”被把持在人手之中,一只被禁锢的手犯了罪,另一只手变为掩盖罪的帮凶。两手合一,终不可避免地令其“堕落”为人间集团的图腾。
在成为教宗方济各之前,伯格里奥是这样一个人:热爱足球的阿根廷队球迷,爱跳探戈,不爱教宗行头。成为教宗后,他开放夏宫给民众参观,分圣餐予离婚人士,在谦卑的外表下,实有著极为大胆的理念,为教会开出一派先风。但正如“方济各”一名取自十三世纪时照顾贫苦,守护环境的圣人“圣方济各阿西西”(Saint Francis of Assisi)。在任这些年,虽对离婚与再婚人士、同性恋,对女性无法担任圣职的现状都表示过同情,方济各还是将激进与革新的热情,更多放在了贫穷、移民与环境保护上。
变革的车轮,一点点向前挪动
不过就在2019年,因亚马逊地区神职人员不足,前所未有的,方济各第一次同意将考虑准许已婚男性担任神父的提议。再之后,就有了这次对同性恋的表态。变革的车轮似在巨大的阻力下,一点点向前挪动。
电影《教廷白烟》有一个漂亮的结尾:两位教宗如老友般见面,一同在夏宫看了世界杯的比赛转播。现实没有这样完美。还是在去年,已荣休的本笃十六世忽然发文,指教会性侵事件爆发的源头,是六十年代的革命运动思潮——自由主义、性解放侵蚀了教会道德。六十年代,正好是教会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自由派崛起,内部变革开始的时期。对比方济各把性侵归结于教会等级制度中系统性权力滥用和权威崇拜,他们是站在了相背的立场中。
然而二人又是极相似的。作为坚定保守派的本笃十六世,能主动脱下“教宗”这件有著无比荣耀的外衣,让所有人了解到:原来“神的代表”也是一项可以辞职的工作,原来世界上可以同时存在两位教宗。没有比这更不保守的事了。对这个古老的宗教而言,变革早已发生了。
【注】参考连结:https://www.nytimes.com/2020/10/22/world/europe/pope-same-sex-unions-mystery.html
_________________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