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莱尔:恶之华 人生不如一句波特莱尔
当论及现代艺术,波特莱尔抒情诗中令人费解的特征,及其将反思性的经验方式推向主导地位的诗学艺术,被班雅明推崇备至,视作现代艺术的典范之一。
1867年8月31日,46岁的波特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因病在巴黎去世。生前,他的诗篇就被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赞为“像星星一般闪耀在高空”,而其名作《恶之华》(Les Fleurs du mal)更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寒颤”。作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和散文诗的鼻祖,波特莱尔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有著不朽的影响。
抱持文学理想的少年
波特莱尔1821年4月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孔多塞侯爵(Marquis de Condorcet,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和卡巴尼斯( Georges Cabanis,法国心理学家)的老朋友,才智出众,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诗歌及绘画方面颇有才能。波特莱尔自幼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尽管少年时期的波特莱尔并未显现出卓尔不群的特质,在老师眼里,他甚至属于倦怠、迟钝的类型,但他却有著极为柔细的心灵和敏锐的心智。
与许多作家一样,波特莱尔少时便拥有投身文学的愿望。但其母亲与继父似乎并不赞同,为了改变波特莱尔这一志向,他们安排他出国旅行,费尽心力地劝他弃文从商。然而,恰恰是这次异国旅行,日后成为他诗作中的景致与灵感。作家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在对波特莱尔的回忆中形容道:“他诗作中的景致经常从巴黎的浊雾和泥泞跳跃进阳光明媚、晴空万里、遍地芬芳的国度。就是在他最忧郁阴沉的诗行里,也有一扇窗户开向蓝色的印度洋面⋯⋯”这次旅行之后,波特莱尔便开始了他居于皮莫丹旅馆小套间里、时断时续的创作生涯。
艺术的自控与惊颤经验
波特莱尔深受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影响,所持的哲学和文学原则也与之相似。他注意到人类气质中的反常性,那种反叛的、“性本恶”的因素令他觉得别有吸引力。这一点决定了他打破浪漫主义的藩篱,不被自然野趣局限,却爱追寻现代人备受实际苦恼和内心情欲所折磨的生存境况。他亦认为,艺术具有绝对的“自控性质”,即是指,诗除了它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的目的,诗歌唯一的使命是激起读者去感受至高无上的美。但为了不让这种美沦于日常生活和具体的事实,波特莱尔通过对客体的变形,为这种美制造了某种意外、惊讶和奇异的效果,使其适应于它的表现媒介(如语言、色彩、声音等等),并超脱琐碎的现实。
每天,我们都逐步向地狱坠落,
穿过臭不可闻的黑暗也毫不心惊胆战。
仿佛倾家荡产的浪子狂吻狂吸
风韵犹存的妓女那受尽摧残的乳房,
我们居然一路上偷尝那不可告人的幽欢,
竭力榨取幸福,像挤榨干瘪的橘子。
——〈致读者〉,选自《恶之华》,波特莱尔著
尽管一些批评家试图批判波特莱尔诗句矫揉造作、用力过甚的问题,但正正是这些独特、复杂、委婉多姿,多重音调与色彩的语句所创造的惊异场景和神秘之处,才是诗人个性自由、畅快抒发的地方,表达著他难以捉摸的思绪和转瞬即逝的、模糊的城市影像,呈现引人堕落的情欲和固执到疯狂的奇思异想;也唯有如此的语言与诗性才恰恰能够表现出盘根错节、五光十色的现代思想和摩登事物。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班雅明将其视为现代艺术的典范。在《波特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的一位抒情诗人》中,班雅明认为波特莱尔具有一种隐喻式的天才。他通过波特莱尔的诗作,重新阅读处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初期的巴黎,亦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解释波特莱尔诗歌中惊颤经验的社会根源。班雅明指出,波特莱尔的诗句营造了突发性与疏异性的感受,因此读者需要花时间思索与消化,这一方面体现了现代艺术令人费解的走向,也与现代人的经验方式息息相关。因为,惊颤经验正是那一系列信息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反应,而波特莱尔的抒情诗所体现的正与现代人的这种经验方式相一致,这种方式便是其诗歌表现出的惊颤特点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
_________________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