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后现代主义的柏拉图洞穴,掩盖“真实”

撰文: 胡雅雯
出版:更新:

上周,一度濒临结业的海洋公园终获立法会通过,获得54亿元拨款,协助公园偿还贷款并支付未来一年的运营费用。此前,因海洋公园可能被清盘,令动物保育与香港人集体回忆的话题引起热议。的确,主题公园事实上早已不单单是一个供大众休闲的娱乐空间,随著各类型主题公园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这个全球化下的产物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如果说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充满幻影的洞穴,他要里面的囚徒走出洞穴,看见世界的本相,而不再是通过其他媒介显现的影子;那主题公园通过模仿动画、电影等场景,恰似给当代人重新构建了一个可以躲进去、逃避日常纷扰的洞穴。一般认为,欧洲花园与世界博览会,是现代主题公园的雏形。1893年的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The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of 1893)让人瞥见了未来主题公园的可能性,它不仅将景点与杂耍表演(sideshows)结合起来,还首次出现了摩天轮与,以及类似“世界之窗”的异国风情主题空间(thematic space)。此后,主题公园在1950年代开始流行,并在1980年代迅速在全球兴起。

卢卡斯(Scott A. Lukas)《主题公园》(Theme Park)(Reaktion Books)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题公园》(Theme Park)一书中,作者卢卡斯(Scott A. Lukas)正正将主题公园的起源隐喻性地追溯到了欧洲的史前岩洞,如:拉斯科岩洞(Lascaux)。他认为,在那里,两种建筑形式(architectural forms)同时产生了:实用性(the utilitarian)与符号性(symbol)。这种功能空间与符号空间融为一体的模式,与现代主题公园的运作方式如出一辙。如此一来,人工(artificial)与真实(real)再次成为理解主题公园的关键。

拉斯科洞窟壁画(Wikimedia Commons)

在大多数人眼中,当我们乘坐迪士尼线驶向迪士尼的乐园入口,就如同一场背向现实的逃离——暂时忘却“真实”生活的压力、烦忧,进入一个由童话建构的虚拟国度,享受全然的欢乐时光。布希亚(Jean Baudrillard)就指出,在后现代社会中,真实与想象、现实与幻觉、表象与内在已经失去区别,使得以上两者间的边界模糊不清,从而产生了一种超真实的(hyperreality)文化。在《拟像与仿真》(Simulacra and Simulations)中,他问到:要是符号并不指向某种内在现实,而仅仅是指向其他符号,会怎么样?此时,整个系统就变成了他所说的拟像(simulacrum)。于是,布希亚用仿真(simulation)替代表象(representation)。而符号则经历了一系列阶段,才到达了现今的空洞阶段。其中,迪士尼乐园为代表的主题乐园,便代表著符号掩饰真相/缺失(absence)的阶段。

布希亚《拟像与仿真》(Simulacra and Simulations)(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他指出,在这个看似虚构的童话乐园中,(美国的)所有价值——透过微缩景观和漫画人物——都被擡得很高:

“这里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万花筒,颂扬美国的价值,把原本自相矛盾的现实理想化,在输送出去。”

这一点其实也符合符号的第二个阶段,相对于第一阶段符号代表著基本现实,在这一阶段中,符号错误表现(misrepresent)或扭曲了现实,即是说,那些看似可爱迷人、理想化、供人们逃离现实的微缩景观,实际上正是经过扭曲了的美国社会缩影。然而,他进一步指出:

“迪士尼乐园的存在,恰恰掩盖了一个事实:那个‘真实的’国家,所有‘真实的’美国,才真正是迪士尼乐园(如同存在著监狱就是要掩盖平庸无所不在的整个社会就是一所搭建与一样)。迪士尼乐园被当成虚幻陈列在我们眼前,于是我们就可以相信乐园以外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了。”

布希亚:祭奠物质与真实之死的“后现代”大祭司

在此,真相就是:根本没有什么与符号相对应的现实。迪士尼乐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掩盖真相,也就是真实不再真实这个真相,从而挽救现实原则。”当然,最后的阶段,则是符号完全脱离现实,两者不再有任何联系。

迪士尼:米奇老鼠和它的霸权

在布希亚看来,真相与拟像的分界早已被打破,一切只不过是模式、是图像,是一切徒具外表的梦后残像,缺乏内在深度——这便是他所称的“超真实”(the hyperreal)。也就是说我们自以为躲入了主题公园这个由卡通、电影所构建的欢乐“洞穴”,但事实上与那个恼人的现实并无二致,我们不过是在图像的网络中,嬉戏著表层的游戏。

延伸阅读──The Matrix廿二世纪杀人网络|《拟像与拟仿》一书与“真实已死”

【来稿不代表01哲学立场】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