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九论》:日本史学大家内藤湖南 与你论康、雍、干三帝

撰文: 中和出版
出版:更新:

本文节录自内藤湖南《清史九论》第一部分〈第一讲:帝王及其内治〉。内藤湖南为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是“京都实证学派”创始人,凭“唐宋变革说”为中国史研究作出巨大贡献。于《清史九论》中,内藤从帝王、外交贸易、艺术文化方面梳理清朝历史,尤其着重讲解经学、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演变历程,将清朝除政治之外的历史抽丝剥茧。

关于内藤的“唐宋变革说”──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中国史学史

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是“清朝帝王的特点及其原因”。之前已经提到,君主独裁是清朝政治统治的一大特征。此外,每位皇帝也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这一点大家可以先有个了解。至于其原因,我也会在稍后讲到。

清朝帝王都有接受系统教育的传统。该传统虽非始于清朝建国初期,但早先就多少有这种倾向。这主要是因为帝位的继任者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驾崩后,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继位。可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即位之初并未独掌皇权,且其他兄弟也非都位居人臣。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驾崩以后,朝中位高权重的共有四人,其中就有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清朝把相当于王侯地位的人称为贝勒。当时的贝勒有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以及方才提到的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即四贝勒。大贝勒代善是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的亲哥、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的次子,后被封为礼亲王。二贝勒阿敏是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的侄子,和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是堂兄弟,后被革职削爵。三贝勒莽古尔泰是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的哥哥,后来也被革职削爵。剩下的就只有四贝勒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了。

清・佚名 《清太宗崇德皇帝朝服像》(Wikimedia Commons)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驾崩不久后,四大贝勒共享皇权。正月朝贺之际,四大贝勒都面朝南坐,接受群臣叩拜。其中,四贝勒在军中的声望最高。军中声望高者自然得势。四贝勒因此逐渐壮大势力,最终如日中天。帝王之位非他莫属。这时,二贝勒阿敏先是在出征朝鲜时犯下过失,之后征伐中原时虽曾绕道山海关后方,攻入长城,却在归途酿下大错,最终被革职削爵。再说三贝勒莽古尔泰,他因当年处心积虑想要独占皇位,而与四贝勒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交恶。三贝勒莽古尔泰死后,军中颇有声望的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大力搜集证据,削其子孙势力。大贝勒与四贝勒一样,在军中也很有威望。大贝勒之子萨哈廉十分聪敏,认为四贝勒掌权是大势所趋,劝说其父放弃皇位。因此,大贝勒虽为兄长,最终仍决定拥护四贝勒。继位五年后,四贝勒开始独享皇位,受人臣拜谒。大贝勒也位列人臣,行拜谒帝王之礼。不过,这些并非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生前所愿。

总的来说,蒙古人或满洲人的习俗是幼子继位,和日本的长子继承制正好相反。所以,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其实是想传位于我们之前提到的九王,也就是之后的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是当时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新任大妃的儿子,十分聪颖伶俐。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很想传位于他。但大势所趋,最终由四贝勒继位。由此可见,皇位继承充满了不确定性。太宗文皇帝皇太极驾崩后,肃亲王豪格虽然贵为长子,却由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的第九子继承了皇位。肃亲王豪格就是如今逃往旅顺这位肃亲王的祖先。当时的肃亲王豪格已经立有战功,却为何让六岁小儿继承了皇位呢?这可能与宫闱大有关系。因为顺治帝的母亲、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的皇后后来下嫁给了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一国皇后或皇太后改嫁他人着实不可思议,因为当时距离满洲民风淳朴的时代尚不算久,所以这种事情才会发生。《清实录》当中就记载有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初被称为皇叔父,后来进而被尊为皇父之事。在保存下来的当时的科举考卷中,也能看到皇父这个表述。所以,人们认为,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是因为与顺治皇帝母亲的关系,才拥立顺治当上皇帝。这种事情毕竟不太光彩,所以继承大统之人不能确定也未见得是甚么好事。

多尔衮朝服像(Wikimedia Commons)

康熙帝时,清朝已经入主中原。虽然康熙帝册立过太子,但太子因犯下过失被废。当时朝中议论纷纷,都在商讨再立太子之事。甚至有人不畏触犯龙颜,直言进谏,称一国之君不能不立太子,不过都未被皇帝采纳。如此,清朝有了不立太子的家法,众多皇子一齐接受教育。《纲目》中所记“上书房读书”就是指在上书房里,众多皇子谁也不知未来谁将成为储君,一起接受相同的教育。关于清朝立储制度还有一种传言──皇帝如果认为立储的时机成熟,并有继承大统的属意人选,便会写下他的名字,藏于正大光明殿中书有“正大光明”四字的匾额后方。皇帝未颁遗诏驾崩的情况下,顾命大臣打开它便可得知继位人选。皇帝若是寿终正寝,尚可留下立谁为储的遗言;但若是皇帝突然驾崩,便需打开匾额后的遗嘱来定。总之,清朝一般不提前册立太子。众多皇子尚在年幼之时,便都成了皇帝候选人,因此从不贪玩任性,而都奋发苦读,钻研学问,接受严格充分的教育。

摄于1900年的乾清宫内景,挂有“正大光明”四字匾额(Wikimedia Commons)

我们接下来看“各个帝王的文事”。其下列举了很多事例。尽管清朝作为夷狄入主中国,可历代皇帝却十分长于文事。这些证据都已在展室展出,各位一看便知。

我们首先来看“崇尚汉俗的顺治帝及其遗诏”。顺治帝二十四岁便英年早逝。他对中原文化推崇备至,令满人心生不满。从满洲来到中原以后,顺治帝目睹中原文化之先进发达,被其深深折服。明朝灭亡以后,明末遗臣作有《万古愁曲》,伤怀故国。顺治帝十分喜爱这首曲子,时常吟唱。身为夺取明朝天下的皇帝,却对亡明抱有一颗同情之心。顺治帝如此偏爱汉族,自然让满人十分不满。二十四岁时,顺治帝虽是突然驾崩,却仍留有遗诏。遗诏当中列有二十几条,主要都在反省自己偏爱汉人,疏离满人的行为。这份遗诏也可能是皇帝驾崩以后,他人为改先皇政策,事后编造,代写而成的。总之,顺治帝甚至需要在遗诏中反省偏爱汉人,由此可见其偏爱汉人之甚。

康熙帝(《清史九讲》书内图片)

顺治帝驾崩后,康熙帝八岁登基,由大臣鳌拜辅政当国。康熙帝尚年幼时,便显露雄才大略,智擒手握重权的辅政大臣鳌拜。因对鳌拜十分不满,康熙帝还是个孩子时,便想出一计将其除掉。十三岁那年,他召集一群身强力壮的孩童,终日陪他摔跤嬉戏。一日,他看不惯的这位辅政大臣来觐见时,康熙帝便命令这些孩童将鳌拜捆绑起来,惩其罪责。如此,康熙帝幼年时期便初显才略。清朝平定中原以后,第一次叛乱爆发之时,康熙帝更是大显身手。明朝旧臣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都曾为清朝效力,受封为王,封地十分辽阔。这三位明末以来战功累累的藩王举兵反清时,清王朝的老将大多已经不在人世,几乎无人可与之抗衡。因此,清军起初全被三藩打败。当时的康熙帝虽是弱冠之年,却制定了全部的作战方略,每天批阅上百道奏折,逐一向身边的大学士下达命令,指挥若定。因此,清朝兵力虽然孱弱,却因战略得当,得以平定历时七年的三藩之乱。

康熙帝志存高远,并不仅仅因为入主中原,便唯中原文化马首是瞻。当时,西洋已有传教士来到中国。康熙帝从西洋传教士那里学到很多西洋知识,胸怀博采世界知识、建立伟大帝国的宏图大志。当然,中国人的宏图大志多少有些消极的地方。但蒙古准噶尔部掀起叛乱时,康熙帝曾下诏亲征。展室里展有《亲征朔漠方略》一书。书中记有康熙帝亲征的详情。再说知识。除汉学以外,康熙帝还学习外语,精通数学,钻研天文。虽然富贵人家用来消遣的技艺能有多么精通尚不好说,但康熙帝的确对这些事物饶有兴趣。他知识广博,胸怀建立世界帝国的宏图大志。正是由于康熙帝的这些特点,清王朝的政权根基才得以逐步稳固。

清・佚名 《雍正朝服像》(Wikimedia Commons)

接下来看“雍正帝的禅机、文字狱、《朱批谕旨》、雄猜之主”。康熙帝处理政务范围极广,而雍正帝则长于精耕细作,严肃治国。雍正帝的皇位并非早就确定好的。雍正帝的儿子乾隆帝幼时便聪颖机敏,气度不凡,能力超群。康熙帝是想传位于这个孙儿,才让雍正帝继承了皇位。雍正帝久居亲王之位,用心留意之处多有不同,对地方官员观察入微。因此,他成为皇帝以后,非常擅长侦探政治,对群臣之事了如指掌,行事手段阴狠至极。雍正帝与兄弟之间的关系,好则极好,坏则极坏。关系不好的,他就横加恶名,百般折磨;关系好的,他则格外优待,荣宠备至。学问方面,雍正帝早年便喜爱佛教,也对喇嘛教做过一些研究,但尤其醉心禅宗。如今北京雍和宫的这座喇嘛寺院就是雍正帝即位之前的住所。康熙王朝之后,在清朝的压迫统治下,一些汉人开始不时发些牢骚和不满,其中尤以学者最甚。学者们时常写文作诗,暗讽清朝为夷狄之邦。因此,雍正时期大兴文字狱。数起惨案当中,最有名的是吕留良案。

雍正帝虽然是个政治侦探家,但较之日本的政治侦探家却很有肚量。他对政治侦探的结果从不保密,而是统统公之于众,这也正是雍正帝的过人之处。汉人写文章大骂清朝时,他不仅不会秘而不宣,反而亲自执笔,一一反驳:你或许执此一词,可道理是如此云云。《大义觉迷录》就是一本有名的辩驳书。这本书是雍正帝针对吕留良言论所作的批驳,也陈列在展室当中。皇帝写臣子之事,可谓稀奇。由此也可以看出雍正帝的开明之处。总之,他是一位既险恶又开明的皇帝。

雍正帝还命人编撰《朱批谕旨》,收录他用汉文在奏折上所做的批示。通常,皇帝批示奏折只需一两行,可雍正帝的批示大都很长。这就是所谓的“朱批”。这些“朱批”还被特地印刻出来,以为后世树立政治典范。雍正帝生性多疑,在政治上极尽严苛。清初,朝廷沿袭明制:地方官员除向朝廷上交租税以外,还要向百姓加收银两。加收部分多被官员私吞,积习已重。到了雍正帝时期,雍正帝命令官员把收来的租税悉数上交朝廷,掏空地方官私囊的同时,给他们拨发养廉银。养廉银实际上是除每月官俸以外,防止官员贪腐的特别补贴,条件是官员要把从百姓手中征收的租税全部上交皇帝。从那时起,皇帝的收入大幅增加。可到后来,虽然官员全部上交从百姓那里征收的租税,却依旧横征暴敛,中饱私囊。养廉银虽然切实增加了朝廷的收入,但在鼓励官员廉洁方面的成效并不显著。康熙帝虽雄图大略,却也清贫度日。自雍正帝之后,国家才开始变得富裕起来。雍正帝时期虽然尚不明显,可再到下一代时国家已经非常富足。

清・郎世宁《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Wikimedia Commons)

雍正帝之后,乾隆帝继承皇位。乾隆帝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以后又活了四年左右,八十几岁逝世。他自幼长于文事,对此也颇为得意。乾隆帝相信,只要是汉人学者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他吟诗作文,样样通晓。据说,乾隆帝经常在诗文中引用生僻典故,拿去考汉人学者。如果对方不知道这些典故,他便喜不自禁,以此炫耀自己渊博的学识。虽然太平盛世多有这种皇帝,但乾隆帝还是很多才多艺的。

考虑到自己出身满洲,乾隆帝也大力提倡学习满文。当时满文已经日趋衰微。乾隆帝为复兴满文,曾命人编修字典,采取各种方法鼓励人们学习满文。譬如,乾隆帝规定,无论是汉人还是满人,要想进入翰林院,就必须懂满文。一个人纵有八斗之才,如果不懂满文,也不得入翰林院。后来,乾隆帝逐步平定蒙古。不同于雍正帝的是,乾隆帝与汉人一样,尊崇儒教,不信佛教。此外,乾隆帝为怀柔蒙古各部,曾强调学习蒙语的必要性;因为西藏的喇嘛教,他开始学习藏语;平定说回语的种族以后,他开始研习回语。至于结果如何,我们留到明天再讲。总之,乾隆帝对所有平定之地的语言都有所研究。他曾自豪地写道“所有语言同宗同理”。乾隆帝自恃对治下之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在位期间做了很多事情,却也让诸多政策矛盾重重。如前所述,他一方面优待满洲八旗,将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工作交由满人去做,力图振兴满洲;另一方面又崇尚汉族文化,潜心汉学。

乾隆帝是将中国盛世推向颠峰的皇帝。乾隆时期可谓清朝的黄金时代。六十年的极盛之时过后,清朝便日渐衰微。清朝的历代皇帝都有其御制的文集和诗集。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不是自己所写,但从康熙、乾隆时期,再到之后的嘉庆、道光、咸丰时期,所有皇帝都有自己亲作的文集和诗集。其中不仅有他们作为一朝皇帝写下的作品,也有即位以前的作品。纲目中“潜邸的全集”就是皇帝即位以前的作品。下一项是“钦定书籍之多”。钦定书籍究竟有多少,我尚未逐一查证。但之前提到的礼亲王代善的后世子孙当中,有一位十分精通清朝典故之人。此人写有一本《啸亭杂录》,其中就曾列举书目,说明钦定书籍数目之繁多。即便如此,书中所列仍不完整。

如上所述,清朝各代皇帝都长于文事。我们不妨拿清朝与明朝做番比较。明太祖朱元璋是个争强好胜之人,虽出身乞丐,当过贼寇,但登上皇位以后也要学作文章。他常常把自己文笔拙陋之作拿去请文人学者润色,润色过度便勃然大怒。明朝《高皇帝御制文集》现今依然保存完好,虽然多有晦涩拙劣之处,却也留下这么一本文集。后来的明宣宗则潜心学问,造诣颇深。尽管明朝由文化积淀深厚的汉族统治,但清朝皇帝的文才较之却更胜一筹。臣子呈递上来的奏疏,皇帝尽量亲自批注。明朝皇帝的朱批大多都是大白话,甚至还有脏话。而清朝皇帝则断然不会如此,其朱批都是经过润色的汉文,且文采斐然。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第一百七十二卷・漕运部汇考十八之二十八》(Wikimedia Commons)

不过,这些事情有利有弊。力倡文治的成果是,康熙帝时编成一万多卷的《古今图书集成》在钦定书籍当中亦属鸿篇巨制;乾隆帝时编纂的丛书《四库全书》冠绝古今。这都是文治功绩的杰出体现。“纲目”中还写有“违碍书目及其实例”。清朝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一旦发现明代或清初书中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如出现夷狄之类的表述,便尽数删改销毁。也就是说,编纂《四库全书》的同时,也生产了一些不好的“副产品”。违碍书目是指把触犯朝廷忌讳的书单发放下去,如果有人发现上面所列书籍,便须交由朝廷销毁。由于实际无人执行,朝廷只好屡次下旨重申,但依旧收效甚微。给大家举个实例。我手头有一本书,目录部分印有皇帝的诏令内容,称本书有部分内容忤逆犯上,相应部分已经删除。可我实际去看时,发现这部分内容其实还在。可能只要目录部分标明删除,朝廷就不会再去细查。尽管清朝对禁书的取缔不够彻底,但仍有许多书籍销声匿迹。一些早年传入日本的书籍由于被列入违碍书目,在清朝看不到,却能在日本看到。再下边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也是编纂《四库全书》时所成。活字印刷虽然此前就有,但到乾隆帝时利用更广泛,从而有了这部《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诞生。以上所列便是清朝皇帝的特点之一。他们虽都是夷狄之后,却都崇文尚教,而且躬行践履。

文澜阁──于清代为了收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楼之一(Wikimedia Commons)

接着来看“节俭、康熙帝的上谕”。据说,明朝时期宫中宦官多达十万余人,到康熙帝时削减到仅剩四百来人。从十万人到四百人,裁减幅度可谓惊人。如此,清朝宫中的开支用度减至明朝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甚至四十分之一。康熙帝时,宫中尤其提倡节俭。虽然到后来,清朝国库充盈,日渐奢华,但仍不及明朝那般奢侈。明朝万历时期,仅皇太子成婚就从地方征收了一千两百万两白银。总之,节俭是清朝的一大特点。

再下来是“寡鲜失德、严加管束内宠宦官”。清朝皇帝鲜有失德之人。相传,明武宗朱厚照为了宠爱的女人,曾四处巡幸。而清朝绝无此事。此外,清朝对宦官严加管制,废除了明朝的宦官机构。虽然西太后慈禧时,宦官有些专横跋扈,但管制依旧很严。当时,有个叫安德海的宦官深受西太后慈禧的宠爱。安德海曾奉西太后慈禧的密令,前往湖南一带办差。而清朝以明朝为鉴,规定宦官不得擅出皇城,若有违者可就地正法。因此,安德海途经山东时,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便痛下决心要抓捕西太后慈禧的这位宠臣。然而,士兵和知府都有所顾忌,不敢近安德海的身。最终,士兵只把他捉拿起来押至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其就地正法,并上奏朝廷说,安德海谎称受朝廷之命,擅出皇城,已经正法。可见,西太后慈禧这般宠信宦官的时期,也因有相关制度,能对宦官严加管束。与明朝相比,清朝皇帝失德之寡尤其明显。此外,西太后慈禧日后嚣张跋扈,也不是因为荣宠过厚。虽然西太后慈禧是咸丰帝之子同治帝的生母,但咸丰帝在世期间并未过多宠幸她。也就是说,西太后慈禧是因为身为皇帝的生母,才得以掌权得势。咸丰帝等人从未因宠幸女人而使后宫权倾朝野。乾隆帝时虽有少许苗头,但总体而言,清室从未因女色和宦官事宜有失体统。综上所述,失德寡鲜是清朝皇帝的特点之一。这也是他们虽以外邦入主中原,却能实现长治久安的一大原因。

《清史九讲》

作者|〔日〕内藤湖南

译者|武琼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本书内容获“中和出版”授权转载。】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