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中文翻译

撰文: 01哲学团队
出版:更新:

法国现象学家伊曼纽尔.列维纳斯的早期重要著作《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首度中文翻译出版。

不久前,法国现象学家伊曼纽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évinas)的早期重要著作《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的中文翻译首次在华语世界出现。译者是知名的现象学专家,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与现象学研究所的朱刚教授。

本书是列维纳斯的国家博士论文,内容论证了在传统存在论哲学作为一总体性存在与总体意义的暴力过程,在这种总体性的暴力之下,为了形成意义与意识自身的显题领域,他人遭受到不可避免的化约与不当对待。简而言之,存在论哲学中,他人总是为了自我意识与显题意义而存在的一种为了自我的相对性依附条件。因而为了还原他人的陌生性及其真正的外在性,列维纳斯依其深厚的现象学基础与隐含的犹太哲学思想(主要来自著作《救赎之星》);动员海德格哲学(Martin Heidegger)与形上学改造、透过对面容的分析,而最终或者应该说是一开始就保留了他人的纯粹外在性与多元性,使其不再被化约为主体性形上学的一个过渡性环节。

然而如此简化的说明,的确丝毫无法正确地尽述其中的深刻思考与论证。加上原作过少的哲学注脚与非传统常见的哲学笔法,某些段落大幅度的总结哲学史,以及哲学家自身独特的外在性思考,都一再使得此书曾是也仍然是研究列维纳斯思想的一大重要基石与门槛。

但是译者朱刚教授同时参考法文原典与德文译本,为读者大幅度地解决了原有法文语句的精要与难解。(如不考量列维纳斯特殊的法文笔法)他贴心地为读者写作了一篇精要、重点却又易于阅读的书后附录,适合读者即刻掌握列维纳斯思想及其演变的概要,在此首先推荐阅读。

延伸阅读

华语世界的列维纳斯翻译与研究长年来未曾间断,虽不如其他现象学家如此蓬勃发展,却也涓流不断。导论著作部份,从较早杜小真教授所写的《勒维纳斯》、日本的港道隆教授《列维纳斯:法外的思想》中译本,到最新的英文《列维纳斯导读》中译。一本非常重要的会议论文集《列维纳斯的世纪或他者的命运》。重要的研究专著则有:王恒教授《时间性:自身与他者》、孙小玲教授《从绝对自我到绝对他者:胡塞尔与列维纳斯哲学中的主体际性问题》、孙庆斌教授《勒维纳斯》、刘文瑾教授《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黄瑜教授《他者的境域: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研究》,以及赖俊雄教授编辑与写作的三书:《他者哲学:回归列维纳斯》、《列维纳斯与文学》、《回应他者:列维纳斯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