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武肺海啸”止息未有期 中国经济势难保“6”
截至周日(2月2日)凌晨零时,中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4,380例,疑似病例19,544例,治愈328例,死亡304人。源于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随着春运人流迅速蔓延至整个中国。上周四(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基于中国感染者数量增加、多个国家都出现疫情这两个事实,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毫无疑问,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深刻影响。
根据目前疫情发展情况和对于病毒的研究,与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俗称沙士)冠状病毒相比,新型冠状病毒尽管致死率较低,但传播性更强,加上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地方政府工作不力、资讯不透明,导致疫情迅速扩散,危机需要多久才能得到控制仍然是个未知之数,因此很难准确评估疫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
沙士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参考十七年前沙士的影响,为了阻断病毒传播而限制了人员流动,直接导致服务业需求减少,生产活动受限,加上投资与出口可能中断,失业人口将增加。同时,财政支出增加也可能导致金融环境恶化。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分析,在沙士疫情最严重的2003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数同比增速分别为1.7%、11.3%与8.7%。相比之下,2002年第二季度上述增速分别为1.7%、10.0%与9.6%。而2003年第一季度上述增速分别为2.8%、13.2%与10.5%。不难看出,沙士疫情的爆发的确对第三产业增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2003年第二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比2002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比2003年第一季度下降1.8个百分点。
另外,2003年4至6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7.7%、4.3%与8.3%。相比之下,2002年4至6月相应指标分别为8.2%、9.3%与8.6%,2003年1至3月分别为10.0%、8.5%与9.3%,充分反映沙士疫情冲击了消费增幅,尤其是在2003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上月下降了3.4个百分点,比2002年同月更下降了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无论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还是最终消费占GDP比重,都显著高于2003年。这意味着,即使今次肺炎疫情对第三产业与最终消费的冲击与沙士相似,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会显著高于沙士期间。
同时,肺炎疫情的爆发与持续,也会对通货膨胀和就业造成冲击。从历史数据来看,在2003年沙士爆发期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在2003年3至4月既显著高于2002年同期,也明显高于2003年1至2月。
根据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于晓华应用经典的传染病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模型来预测本次疫情的演化,病毒爆发后大概90天到达疫情高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第一个病例于去年12月8日发现,50天左右开始集中爆发(1月20日左右),从这时开始计算,预计90天左右达到高峰,4月上旬左右接近尾声,5月上旬疫情结束。尽管该模型预测非常简化,但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认同。至目前为止,预测模型与疫情发展的状况基本脗合。
正因本次肺炎疫情与2003年沙士疫情有诸多相似之处,很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需对疫情的负面冲击过度悲观。沙士期间,几家大的国际投行将当年的GDP增长预测平均降低了0.5个百分点。当然,后来的结果是2003年的GDP增速比2002年还要快,但这并不能改变沙士冲击经济的事实。这是因为2003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刚加入世贸组织(WTO)的贸易井喷期,投资主导发展模式爆发和人口红利叠加,经济很快就拐头向上,疫情未有产生太大影响。
内需占比升 冲击或较沙士大
与十七年前相比,中国经济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张明认为,中国经济已经由2003年的外需拉动转向内需拉动。2003年中国出口月度增速的均值高达34.4%。而在当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放大,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中国出口增速已经今非昔比。去年中国出口月度增速的均值仅为0.4%。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定,中国要在2020年与2021年多进口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这就意味着贸易顺差对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进一步下降。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中小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潜在坏账风险、房地产行业调控已处于关键时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尚未完成。中国经济所处阶段,决定了经济增长与风险防控面临的压力要高于2003年沙士时期。
生产投资受损 势必影响就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分析,新型肺炎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出门减少,很多地方已经实施“隔离”措施,不少疫情严重的城市甚至直接“封城”,甚至有报道称,一些地方把公路给挖断了。不出门会影响消费,特别是服务业的消费,包括旅游、交通、娱乐、零售、餐饮等,加上现在适逢春节假期,影响就更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公司美团之前发布的《2020年春节假期旅游消费预测报告》,春节期间,中国酒店预订需求较平日明显增长,异地用户占比较平时上涨16%,而文博馆类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五成,但这些现在恐怕都已成泡影。许多企业为春节假期预先储备了物资,因而遭受了双重打击。
人不能出门,生产、投资都会受影响,北京、上海、江苏苏州等地已经宣布春节假期后推迟开学,工厂、企业也有很大机会推迟节后开工的时间。黄益平认为,中国两亿多的农民工绝大部份现在都在老家欢度春节,估计大部份无法按原来计划回到就业的城市。
此外,多个国家与地区已因应疫情暂停来往武汉甚至中国各地的航班,来华的外国旅客数量也会急剧减少,其中包括商务旅客,这就影响出口与直接投资。企业经营受到冲击,必定会影响就业。2018年全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是3.6亿人,即便只有5%的就业人员因此失去工作,那也有将近2,000万人。
正值敏感时刻 专家提五建议
不巧的是,上面这些冲击正好发生在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点。去年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从第一季度的6.4%回落到第三季度的6.0%,普遍预期第四季度可能会跌到6.0%以下,并且因此触发了是否需要“保6”的争论。
所幸的是,经济在第四季度稳住了,消费、投资以及生产的环比增速还出现了小幅度回升。但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再次加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初步评估认为,新型肺炎可能令中国的GDP增速减少1.2个百分点。
黄益平建议,第一,中国央行应该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包括增加注入流动性与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第二,为新经济管道提供各种政策支援,增加网络消费;第三,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等优惠,帮助它们渡过难关;第四,帮助受疫情冲击而失去工作的人员,特别是缺乏良好社会保障的农民工;最后,有针对性地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医院、学校和城市交通。
不难预测,中国政府在今年将会采用更加扩张的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应对经济风险。张明认为,考虑到肺炎疫情会增加财政支出,2020年中国官方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很可能会突破3.0%这一门槛;然而,金融监管部门不会对疫情的负面冲击反应过度,金融强监管措施不会得到根本性放松,房地产调控也不会出现大反转。
张明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可能会在5.0%左右,甚至不排除低于5.0%。考虑到今次中国政府应对肺炎疫情的反应速度与反应能力快于强于2003年沙士时期。肺炎疫情的扩散程度、持续时间有望将因为中国政府的快速、强力反应而得到控制,基于此,评估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时也不应过分悲观,预计今年各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在5.7%上下。
相关文章:
上文刊登于第199期《香港01》周报(2020年2月3日)《“武肺海啸”止息未有期 中国经济势难保“6”》。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