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安倍对台史:从滥觞、孺慕到深水不涉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7月8日在奈良辅选演讲时惊传遭人近距离枪击,伤重不治,事件震惊国际。对于这位一向被认为“最友台”的日本首相,台湾朝野政要当日陆续发表声明,严厉谴责暴力行为之余,也为台湾痛失“重要国际挚友”而叹息。
为了“答谢”安倍生前对台湾的“贡献”,蔡英文9日对外宣布,台湾各级政府机关、公立学校7月11日降半旗1日,表达最深哀悼和感谢。安倍原定本(七)月赴台访问,纪念李登辉逝世两周年,业成未竟之旅。辅以台湾舆论在事发当日稍早群起“集气”为安倍祝祷,直至安倍离世当晚台网霸满屏幕的哀悼,从台湾官方到民间,再到安倍念及李登辉政治舐犊之情来看,这位号称台日断交后“最友台”日本首相的骤然离世,对于民进党政府近年积极经营台日关系发展的努力,必然造成一定挫伤。
众所皆知,安倍出身知名政治世家,且两度担任日本首相,其在 2006 年第一次担任首相开始,便展现对台亲善立场,卸任后也多次以国会议员身份访台与台湾蓝绿政要频密接触,留下不少身影。
细究致成安倍“友台”背景,日本存乎自身政治与经济利益需求,乃至配合美国在东亚区域战略与台海政策走向是外生结构根本,滥觞“一家三相”的“家族传统”,则是安倍内生意识的潜在引导,家族内两位前首相的对台态度,深刻烙印安倍从政路上的对台认识论——其外祖父岸信介“反共”立场鲜明,外叔公佐藤荣作迄今仍是最后一位在任期间访台的日本首相,都致使安倍很早就认识到台湾的“特殊性”。两者相辅加乘,都使得台湾在安倍眼中,不论是作为日本尚美主义下跟打的一张外交牌,还是权衡中日矛盾间用以叫价北京、与之亲善的筹码,安倍对台政策的相对友善,都更像是地缘揉合血缘关系下的一场必然。
在地缘政治与血缘意识承继之外,安倍与台湾关系的缔连,“李登辉因素”不可或缺。《李登辉秘录》作者河崎真澄曾指出,安倍对于李登辉在台的政治手腕与行动,多次给予极高评价。河崎更形容,李登辉与安倍晋三的关系有如“师徒”,两人在“国家正常化”的概念理解上有相当交流,李登辉甚至在2010年时还鼓励安倍“再当一次首相”,并建议应主导日本修宪、成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以加强日本自身的吓阻力,减少对美国依赖。外界评价两人私交甚笃,基本创建在双方政治意识一拍即合的基础上,故而显见安倍不顾旧例也要打破日本首相不见台湾卸任元首的政治默契,于李登辉赴日期间也要登门拜访。
这些根植于安倍从政前半时期的“际遇”,都转化成为台湾朝野对于安倍政权友台固化的期待。确实安倍在2012年重新入主相位后,同样基于美国扈从角色,以及中日关系彼时因钓岛国有化争议降至冰点缘故,于2013年与马英九政权签署《台日渔业协定》,反身加强与台湾关系,此事充分彰显前述安倍对台认识观的具体操作。
随后台湾政党轮替,安倍与蔡英文政权将如何互动更被台湾内部“高度期待”,最为台日政府联手炒作台日友好的“佳绩”,除了安倍暗助、台湾台面高捧的日本援台百万疫苗外,政治上莫过民进党不顾台湾社会反弹开放福岛五县食品入台、换取了安倍卸任后主张“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美日同盟有事”立场,并将之高悬入堂美日峰会加以言说。
尽管台湾内部普遍认定蔡英文政府治下的台日关系,只会好而不会坏,但这等印象却也一定程度迷惑了台湾内部理解日本对待台湾“功能本质”的目光。就以安倍骤然离世对于往后的台日关系会否带来影响为例,在台的日本研究学界多认定“不会影响日本自民党长期的友台立场”,续而主张“安倍率先将台海有事与美日同盟连结起来”,此思维已得到日本政坛确认。
然而,这等评论不啻停留在台湾之于日本长久以来的地缘利害角色而定,与台湾单方面期待台日关系与日本“动真情”与台发展更实质关系,两者间并不成为因果——台日关系间的民间友好固然会让台湾官方心有所本,日本政坛对台表现亲善,也多是应自身地缘政治所需,方于外交语言上展现一二,但凡涉及台日高层政治环节,如经贸与政治议题,实质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即包含彼时的安倍政权在内,日本对台政策从来都是虚实区别、“有礼无体”,在表态与行动间切换自如。
诸如发言挺台加入世界卫生大会(WHA)、“欢迎”台湾以独立关税区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到不吝赞扬台湾自由与民主成就,这些“有礼”的言语馈赠,日本对台从不嘴软。但一旦论及行动,如台湾有意申请加入CPTPP,欢迎语罢,冷水后至,“台湾入会不是日本说了算”刻成日本倏忽背向台湾的现实独白。
质言之,哪怕是被台湾各界奉为“最亲台”的安倍,都无能扭转日本政客“日本第一”的政治天性,台湾寄予日本高度期望本身就是犯了一个天性上的误解,先是误解自己,然后误识安倍、曲解日本,最终方错认了整个台日关系。对于台湾社会竟会为一个他国首相逝世感到如此沉重,台行政院长苏贞昌之女、民进党立委苏巧慧给出了一个带有台湾盲点典范的回答:因为他(安倍)在我们(台湾人)心中早已是“自己人”。正是台湾对于日本政客从怀抱期待,到“升华”成为“自己人”,当局者迷,方能不辨日本对台政策从来存在自利、禁忌与天花板,就连友台滥觞于家族意识传承、与台湾政要多有交往的安倍,都做不到勇跨台日关系深水区的一步,便已说明了日本对台政策的局限,也说明了台日关系发展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