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信徒选高雄市长?张亚中的再战与“韩流”创造营
国民党在2022年底高雄市长参选人尚未决定,在前副市长李四川表态无意参选后,部分深蓝社团、市党干部已私下喊出征召孙文学校校长张亚中出马角逐。张亚中本人则在4月19日对外表示,愿意考虑为国民党承担高雄这场选举。
据悉,部份在地的国民党籍市议员在确定劝进李四川无望的情况下,已经转向支持张亚中代表国民党角逐高雄市长,另有高雄工商界人士表示,张亚中具备清晰的论述能力,以及捍卫公理价值的正义形象,且在2021年的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在高雄有不错表现,十分欣赏。曾经在韩国瑜主政高雄期间任职民政局长的曹桓荣也表态,称“张亚中之前党主席选举,在高雄有不错表现,代表韩国瑜的光环与效应,转移至张亚中身上,吸收过半韩粉过去的支持力量”。
对此,独派政党台湾基进党市议员参选人陈子瑜则嘲讽“国民党稳了”,绝对支持张亚中参选高雄,其长期主张两岸统合论,一定可以在高雄激发相当高的讨论。
面对高雄市长陈其迈竞选连任的现任优势,国民党内在蜀中无人表态的处境下,张亚中倘若出其不意代表参选,确实能为国民党在高雄市长一役创造话题效果。但围绕在张亚中、韩国瑜光环效应,以及其鲜明的两岸主张等标签下,国民党要挑战高雄这片艰困选区,有四点问题必须要先能够自恰,才能够说服当地选民在投了一次韩国瑜之后,再投下国民党候选人一票。
首先,国民党需要理解的问题是“韩流”如何复制,以及能否复制的问题。尽管韩国瑜热在2018年兴起之际,一时间杀得民进党措手不及,进而丢失了在高雄20年的执政权。但事后回观,“韩流”一方面是人的问题,同时也是势的问题——存在韩国瑜个人不同于宫廷酱缸的庶民烟火气,点燃了选民希望,辅以民进党在2016年执政后一连串的施政傲慢与年金改革惹出来的民怨,两者相辅相成才将国民党推上了势头。如今,时空环境大变,未来候选人换做了张亚中,乃至于其他人,国民党阵营具备了什么复制“韩流”的条件?
其次,更大的现实是,对于国民党众的主观期待来说,“韩流”必须要复制是一个肯定句,因为不复制“韩流”,国民党人已无想像力与选举斗志去相信自己在“绿油油”的高雄还有胜选的机会。就此层面而言,“韩流”更像是一笔过去胜利留下来的遗产,令国民党人无法不去争取继承,但“韩流”复制如果是一道胜利必须的信仰,这对国民党来说,究竟是激励效果,还是带来新生的约制不无疑问。
第三,从国民党籍市议员在确定劝进李四川无望的情况下,转向支持张亚中代表国民党角逐高雄市长的立场来看,也暗自体现国民党基层与政治人物经营地方的无力。李四川的不战当然对于国民党在高雄市长一役的士气有相当减损,党众转投次佳候选人的期待无可厚非。“弃李投张”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张亚中的“空降之姿”,也说明了若非是国民党在高雄当地缺乏政治格局足以挑战市长资格的人选,不然就是堪当大任的地方政治人物怯战。这类的情势,国民党在过去多回多地的地方县市长选举已出现多回,若非怯战者众,就是推派政治能量不足挑战的人选硬着头皮上,在艰困选区越选越弱,成为了一记无限的恶性循环。
最后,国民党众期待“深蓝”立场卓越的张亚中出征高雄,就期待而言十分容易理解,但就国民党主导大选区选举的策略来看,却也多少颠覆了选举政治的常规操作。意即面对如高雄、台南等“深绿”选民结构的艰困大选区,国民党基层表现的期待是一个更在光谱极端的人前去挑战,为的不是胜选,而是创造话题,再企图以话题带动胜选士气。值得留意的是,从旁鼓噪相关人选话题的人物,多是应付小选区的议员民代,这些小选区议员在现行复数选区相对多数决(SNTV)的选制下,并不需要获取绝对多数的民意支持,争取到一定比例的选票即可能当选。因此,在SNTV选制下的小选区议员多有剑走偏锋、以创造声量为先的动机,这与大选区胜选的操作逻辑并不一致。在声量不对称下,最终导致了国民党在艰困选区舍弃了推派立场中庸、最获大众偏好的候选人,回头拥抱基本教义的情况。从选举策略评价,此举实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