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水果限台令雷声震耳 但原来对台农“影响不大”?
继台湾菠萝后,大陆海关于9月19日发布通知表示,因多次从台湾地区输中国大陆番荔枝(释迦)和莲雾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故将于9月20日起暂停上述两种作物的进口。
台湾果农纷纷表示担忧,因为不论是释迦还是莲雾,出口中国大陆都占了总交量95%以上。虽然民进党政府第一时间反批中国大陆此举不符合贸易规定,农业主管机关台湾农委会则宣布将砸新台币十亿元来挽救果农,同时将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申诉。
不过,舆论多认为这是短期做法。台湾岛内对该事件热议的焦点,多放在大陆禁令是项政治操作,意在对付蔡英文政府。但在众多讨论中,或许真正该问的是,为何台湾农业会变成两岸政治的引信?甚至还成为政治问题?这原因恐怕来自于台湾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都未被解决。
首先,台湾农业衰弱问题由来已久,不外乎因在工业发展进程中,农民劳动力流失、农地为了改为工业用地导致碎片化、劳动力也随之萎缩。因此台湾农业至今多仍停留在家户经营,以供应内需为主,如有生产剩余再外销。也因此,大陆禁令一发布,莲雾生产大县屏东县政府才会出面说,莲雾9成是内销为主,外销仅占1成,外销当中,有9成是到中国,所以“影响不大”。
可是,长久下来这种模式很难建立一套外销所需的严谨检疫检验、冷链运输流程,并成为另一种“套套逻辑”:因为外销占比小,所以影响不大,受到冲击再继续扩大内销来降低外销冲击。因此,台湾农业要大量外销十分困难,因为并未形成规模产业,并以外销为主的模式。
那么,为何台湾官方不积极建立以外销为主的农业体系呢?据统计,台湾2019年农业就业人口为55.9万人,其中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之比率为4.9%;农牧户数为77.5万户,占台湾地区该年底总现住户数之8.8%。
就台湾现行民主选举制度中,农民除了是票仓外,也是各种地方势力山头所在。所以政治人物通常不敢侵犯农民的短期利益,比如过度开放自由贸易、开放其他地区农作物进口,因为这会引发农民群怨,进而可能对选战不利。长久下来,农民,甚至一般民众对开放市场就会显得保守,因难以忍受市场开放的阵痛,当然也就难以找到跨越的机会。
不过,此间并非没有转型的契机。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大陆和平之旅后,两岸之间由国共、再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取得互信,大陆“先是让利”免关税让15种台湾果品出口大陆,2009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早收清单再开放五种果品免关税。
其实,这对台湾农业而言是个好机会,如果积极些,台湾官方与果农可以在该机制下通过大量西进竖立台湾果品品牌,甚至谋划大规模产销出口的流程,建立起自身一套产线。一旦口碑与品牌培养起来,反而能真正增加农产外销的韧性。
可是,从马英九到蔡英文,台湾只顾着享受红利,靠着出口创新高自我贴金,让建立一套壮大台湾水果品牌和新产销模式的机会白白流失,而面对农业振兴的失败,民进党政府再度将箭靶指向中共,怪罪中共偷台湾农民的技术、进行“养套杀”云云。过多的政治口水,太少的实际作为,以至于没有办法找到翻身机会,台湾农业当时无法用经济手段改善,注定只能成为社会问题,乃至于政治问题。
可是,当蔡英文喊痛、批评中共的同时,除了反省两岸关系长期恶意苦果外,反而更应该回到最初的问题:台湾农业问题解决了吗?为何台湾农业的韧性越来越差?要注意的是,台湾农业的脆弱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民的悲痛与苦难估计是累绩了几十年的创伤,而这创伤来自该做未做,甚至不断让机会流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