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推网络游戏“限时令” 海外玩家为何“躺着也中枪”?

撰文: 林君颖
出版:更新:

中国大陆官方为了改善青少年、儿童沉迷网络、手机游戏的现象,近日推出相关政策,盼能为孩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规范除了带给大陆的游戏公司、未成年玩家重重限制外,还有一个群体也深受影响,那就是海外玩家。

中国大陆政府近日推出政策,盼能改善青少年、儿童沉迷网络、手机游戏的问题。(VCG)

其实这波针对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政策,很早便有蛛丝马迹。今(2021)年8月初时,大陆官媒《经济日报》便发文称“现今的网络游戏是一种‘精神鸦片’、‘电子毒品’”。由于文中点名腾讯公司的旗下游戏,导致其股价重挫。尽管事后《经济日报》删文,并重新以《网络游戏长成数千亿产业》为题(内容与前篇相似,不过删去负面名词),似乎已预告接下来将会对游戏产业、未成年人做出进一步规范。

果不其然,8月底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通知,将严格限制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从9月1日开始,所有的网络游戏公司仅可于每周五、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玩家提供1小时的游戏时间,其他时段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服务。

同时要游戏公司,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帐号的实名注册与登录要求,并限制未成年玩家的“氪金”(游戏充值)额度。还要政府各级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范推出至今第三天,对于游戏推出的各种审核,不少青少年早已有解套,比如直接拿父母、爷爷奶奶的身份证来实名,或是上网购买已实名且为成年人的帐号,并花钱找人帮忙代人脸辨识、玩国际版等等,大钻漏洞。

相较于很快找到解套方式的大陆未成年玩家,台湾、星马等地的玩家对于9月1日推出的游戏实名认证、人脸辨识等要求,却仍相当头痛。

为何一个大陆政策会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玩家?这是因为近几年来大陆游戏产业发展快速,加上同样使用中文无需经过翻译,于是吸引许多台湾、星马等地,想要抢先体验游戏内容的玩家。尽管大陆的游戏表示可以使用护照、港澳台亦可使用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但对注重个人身份讯息隐私、尚未有身份证明文件的台湾、星马玩家(含已成年玩家)来说,还是相当不便。

因此9月1日推出的未成年人游戏时间规范,也让台湾、星马地区的一些玩家“被迫”不能玩大陆的手机游戏。尽管部分游戏有国际版、有港澳台代理版,但若想继续玩该游戏只能从头开始,多数玩大陆版的台湾星马玩家表示:“大不了万一被抓就不要玩了”、“对大陆游戏早就有心理准备”,多半倾向“退坑”(不再关注、花钱玩该游戏)不玩了。

虽然研究证实,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会带来不良影响,但大陆官方在推行政策之余,也该避免形式主义的“一刀切”,毕竟网络游戏也是拉近周边地区连结和情谊的场域,特别是游戏背后玩家的交流,别让大陆、台湾与星马地区的玩家损失了一个可以互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