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废水|台湾40个环保团体联合反对 吁政府更强烈积极回应
日本政府4月13日决定两年后将把福岛核电厂的核废水经大量稀释后排入太平洋,引发国际关注。
台湾近日也有40个环保团体发表共同声明,严正反对日本“以邻为壑”,让海洋、渔业与人民健康置于辐射污染的威胁之中。
有环保团体负责人在受访时就呼吁,台湾政府应更加强烈、积极去回应日本的决定。
对于日方拟把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的举措,《香港01》访问关注核灾与能源转型问题长达20多年的台湾环保人士、“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秘书长崔愫欣。崔愫欣指出,福岛核废水绝非如日方所述稀释后安全到可以饮用。日本政府及日本核工业不该便宜行事,把福岛核灾的处理成本,转嫁给海洋生态和邻近地区的人民承担,而应寻求其他更好的处置方案。相较于大陆方面及韩府对日方排核废水决策的回应,崔愫欣认为,台湾政府应更加强烈、积极。
“如何处理福岛核电厂的这些核废水,让日本政府相当头痛”,崔愫欣表示,日本政府拟排放入海的核废水为福岛核灾发生后,累积长达10年的辐射水。这些废水来自于“炉心熔毁”事故后,为救灾、冷却反应炉时的注水,也包括这10年来渗入厂区的雨水和地下水。水量非常多,有将近125万公吨,因为有害所以无法直接排放入海,被收集在陆地上1,000多个大型水槽中。可谓是福岛核灾后10年未解的污染问题。
崔愫欣说,虽然这几年日本政府尝试用“多核种除去设备”(ALPS)处理辐射性物质,但除污效果不如预期,2018年东京电力公司曾被揭露,指除污后的废水仍有70%的放射性物质。
尽管日方声称目前废水经二次处理后,只剩下“氚”这个物质,并要以稀释方法排入大海。但崔愫欣质疑,“二次处理之后的这废水,究竟还含有哪些放射性物质?”,以及“放射性物质的总量是多少?”其实日本政府都没有公开的资讯,这是首先叫人疑虑的地方。
再者,崔愫欣说,虽然要排放的核废水是经过稀释,但不管怎么样稀释,“污染的总量还是不变的”,即使剩下的只有“氚”这一个放射性物质,但终究还是把本来不该在自然环境中有的这些放射性物质排到海里。此外,她强调日本不只是排放一次核废水,“目前这个排放作业预计会到30年以上,长期累积下来,对海洋生态一定是会有影响的。”
对于日本政府及东京电力公司指处理过的核废水“如果稀释的话就可以喝”的说法,崔愫欣更是不以为然,直言“绝非这么安全”。她指出一般工业废水即便符合法规排放,也不代表它符合饮用水标准,假如福岛核废水如此安全无害的话,日本政府也不会收集了10年都排不出去,“它还是可以排到福岛本身的灌溉用水或河川。”
“处理福岛核废水绝对不是只有稀释后,排入大海这个唯一方案”,崔愫欣指出,日本政府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就只是因为“这是最便宜的方案”,因为要处理得更好,成本就会增加。例如日本的环保团体有建议是,这些大量的核废水还是可以持续在陆地上用大型水槽储存,未来可能是采用砂浆把那些废水固化,然后埋到一定深度的地底之类的,可行方案绝非只有排入大海一途。
崔愫欣强调日本政府及日本核工业必须对福岛核灾的后果负责,而非把善后核灾的成本丢给海洋环境、当地人民或邻国来一起承受。
在日本政府决议两年后将排放福岛核废水后,相较于陆方及韩国政府对日方决策的回应,崔愫欣说,相较之下台湾政府对日方的回应,给人的感觉确实比较温和,政府抗议的层级也是比较低。她认为台湾政府的反对声音和动作应该更加强烈、积极一点,现在离日本要排放核废水入海还有两年的时间,台湾政府应通过正式的外交管道,或跟韩国联手以国际诉讼的方式,用国际的舆论压力来逼着日本政府改变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