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美国封锁?台湾将华为、中芯列出口管制 清单首见内地科企
中国双航母同时现身西太平洋几天后,台湾在中美贸易谈判拉锯之际,对华为和中芯国际等中国大陆高端芯片研发企业发布出口禁令。
受访学者认为,台湾此举一方面是配合美国,补上对中国大陆尖端芯片管制的缺口;另一方面也透过打压华为来表达对近期北京对台一系列动作的不满,两岸紧张局势或进一步加剧。
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署官网6月14日公布最新“战略性高科技货品”实体管理名单,华为、中芯国际及其多家子公司被列入名单,包括华为在日本、俄罗斯和德国的子公司。
据台媒《中时新闻网》报道,台经济部国贸署6月15日证实,更新后的名单新增俄罗斯、巴基斯坦、中国大陆等地的601个实体,其中包括华为和中芯国际。台湾厂商若要向受管制实体出口,须事先取得当局核发的许可证。
虽然台湾多年来禁止向中国大陆出口光刻机等关键芯片制造设备,但此前从未将大陆主要科企或芯片制造商列入实体清单。
上述禁令发布前,解放军两艘航母上周首次同时现身西太平洋,引发台湾不满。与此同时,北京与华盛顿在伦敦完成新一轮经贸谈判,双方虽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但在稀土和芯片等关键问题上仍相持不下。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北京官方本月12日发布支持台企在中国大陆融资的金融政策,这是台湾官方不愿看到的,因此透过打压大陆科技企业来表达不满。
此外,包承柯认为,对高科技产品的管控是下一阶段中美贸易谈判的主要内容,台湾此时发布出口禁令,也显示出与美国的协作性。
从经济层面,包承柯说,台积电等台湾尖端半导体企业开始意识到,华为可能很快就会与台湾尖端芯片产生竞争,因而在此时祭出禁令。
华为今年来在高阶芯片上取得进展,包括下半年预计可量产据称可替代NVIDIA H20的升腾920,以及推出算力超越NVIDIA旗舰产品GB200 NVL72的CloudMatrix 384超节点集群。
台湾中山大学亚太英语学程助理教授刘奇峰受访时指出,台湾将华为和中芯国际纳入实体清单的讨论已持续一段时间,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沈伯洋去年10月就曾在立法院对此提出质询,当时台湾经济部回应要进行三个月检讨。
刘奇峰分析,此时发布禁令,一方面是台政府在美国影响下,将对中国大陆芯片出口管制体系“重要的一块补上”。另外,随著两岸紧张局势升温,不排除这是台湾对大陆近期动作的回应。
但他同时指出,当前出口管制仍留有一定灵活空间,“审批多久、条件是什么,这些基本还是开放的”。
分析:台业界已有避险准备
据《彭博社》报道,新颁布的管制措施预计将部分切断华为与中芯国际获取台湾关键技术、材料与设备的渠道。投资者担忧,出口禁令会冲击台湾半导体企业,造成6月16日开市后的台股动荡。
刘奇峰研判,台湾半导体业界对于禁令应该已经有所准备,包括布局供应链转移,做好避险动作。
在缺少台积电资源的情况下,刘奇峰认为华为除了采用叠加和集群等方法弥补技术短处,也要靠芯片量产技术取得突破。
但业界人士认为,最新举措预计不会对华为和中芯国际造成重大打击,因为这两家公司此前已受到美国出口管制的严重制约,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