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大坡池频有入侵物种“泰国鳢”遭冻死 专家:寒流助除害
台湾近期受连续3波寒流侵袭,其中台东县池上乡温度低至摄氏4.1度,导致大坡池内来自热带的泰国鳢冻死。据了解,泰国鳢几乎没有天敌,所以大量繁衍,导致生态浩劫,为此生态专家周五(15日)形容寒流是除害最强助力。
据台媒日前报道,今年截至1月13日,便已有6天达到“寒流”等级,追平去年全年纪录。而据早前报道,全台都有疑因天冷导致内科疾病引发猝死案例,曾短短48小时已累计多达126人死,更有一名警方执勤时倒地休克,经送院抢救后不治。
而池上乡“台东池上禾谷坊”微气象站周四(14日)录得摄氏4.1度低温,连日来都有民众发现大坡池出现翻腹浮在水面及池边死亡的泰国鳢。有长期在该处钓害鱼的民众表示,自从寒流来袭就开始钓不到泰国鳢,推估死亡的泰国鳢冻死的。
泰国鳢又名线鳢,其体型巨大,耐污力惊人,不但可生活于受到农药污染的水体,从一般河川中下流域、湖泊、池塘以及水库等流域,甚至是受严重污染的下水道、大排水沟也有其踪影。
洄澜风生态公司的生态专家范力仁表示,泰国鳢源自泰国、越南等热带国家。最初,台湾引进这种鱼是为了食用,惟后来因鱼肉臭土味浓,渐被业者、民众任意弃养,进而令其大量繁衍,导致生态浩劫。他指,泰国鳢非常有机会是被冻死,又提到宜兰县双连埤此前也发现过该鱼,结果一次冬天便全部消失。
范力仁最后指出,没想到今年的寒流竟然成为了池上乡公所移除害鱼的最强助力,同时希望人类在未来别任意破坏环境,破坏这一大自然防御机制。
据了解,大坡池水中生态在近代开始遭外来鱼种泰国鳢及琵琶鼠鱼(坊间又称为“清道夫鱼”或“垃圾鱼”)入侵,其中泰国鳢会吃小鱼,琵琶鼠鱼则专吃鱼卵。
据早前报道,由于民众弃养、放生活动等原因,琵琶鼠鱼进一步入侵台湾各地河川,威胁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台湾原生鱼类保育协会生态专家张嘉宏介绍指,琵琶鼠鱼会以嘴巴刮食湖底藻类、青苔,甚至连其他鱼类的卵都不放过,每只琵琶鼠鱼每日能吞食3000粒鱼卵,间接影响台湾原生种的鱼类。
保育团体抓捕琵琶鼠鱼(点图放大):
去年12月26日,民进党台北市议员李建昌为此与台湾原生鱼类保育协会在碧湖公园开记者会,并在现场设网捕抓琵琶鼠鱼,至少捕获超过80条琵琶鼠鱼。至于前述池上乡公所,亦自4年前起举办害鱼钓除比赛,民众每钓1公斤害鱼可获赠50元新台币(约14港元)的池上乡公所消费券。
(中央社/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