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派一万元”VS“三倍券” 港台纾困方案比一比
因应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推出方案来纾解民困及救经济。港府推出向成年永久居民派发一万元港币的“现金发放计划”。今天(6日)起已经陆续有香港民众收到这笔款项。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华人的储蓄跟消费习惯,这笔“现金发放计划”对于香港经济纾困的助益或许并没有想像中大,市民仅会花费一至两成左右,而更多是花费在餐饮业,因此这种最传统的“直升机撒钱”对于“救市”的助益并不如消费券来得及时。不过也有人认为经济不好时,拿到现金还是显得“落袋为安”。
相较之下,台湾近期则开放民众登记“三倍券”,而这是台湾行政院“费尽心思”所设想出来的纾困方案,虽然前期要民众先拿一千新台币(约港币250元)预购“三倍券”,而到七月中旬就可以领到三千元新台币的消费券(非现金,半年内必须花完),预估政府支出约500亿元新台币。台湾政府屡次强调这并非“发二千”,而是“三倍券”,相较于马英九在2009年因应全球金融危机所发放的三千六百元的消费券,背后的考量在于降低举债成本、增加纾困效益,不过屡次强调的过程中,反倒令人想起了朝三暮四的典故。
而从港台纾困金的比较,可以看出香港政府的力道的确很大,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港府在推动“港版国安法”后给市民的“甜头”,但由于采“派大钱”的方式,也可能被诟病成举债度日,花得其实还是香港市民的钱,而香港政府2020年至21年度的财政赤字可能将达高到二千多亿元港币,债务高涨也将成为香港治理的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台湾政府推出的“三倍消费券”,而能看出民进党似乎有长期执政的打算,因此对于举债和“派钱”的方式显得较为谨慎,更多着墨于“效率问题”。但主要考虑还是避免马英九在2009年所犯的错。而由于其复杂的手续和一千元的门槛、以及“发二千”的使用范围,也被外界批评“没有诚意”。
不过,台湾也不乏对“三倍券”的批评声浪。如台北市长柯文哲就在7月6日指出“振兴三倍券使用时间长达5个半月,对产业振兴一点效果都没有,在座所有经济学家,只要有念书的都知道振兴券是完全没用的”。而柯文哲也点出,台湾经济在疫情后需要的应该是转型,而非振兴。
归根究底,纾困方案的成功与否最终要视它能否让经济重新振兴。而不管是“派大钱”或“三倍券”都只是政府众多纾困方案的其中一环,最终的成败还是取决于政府的规划和治理能否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