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独派推“制宪意向”公投 蔡英文的“麻烦”是自找的
美国《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于4月23日刊一篇由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政治学博士候选人南乐(Lev Nachman)与网络杂志《破土》(New Bloom)创办人、华(台湾)裔美国人丘琦欣(Brian Hioe)联名撰写,标题为《NO, Taiwan’s Presinenet Isn’t Pro-Independence》(不,台湾的总统不是独派)分析报道,指近来许多国际媒体报道蔡英文是“独派”是错误的。
文章中指蔡英文的立场是“维持现状”,指国际媒体报道蔡英文说的“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必须理解蔡英文说的是“中华民国(台湾)”的通称“台湾”,而非“台湾国”(State of Taiwan),不应有所误解,避免蔡英文与民进党政府被描绘成会激怒北京的挑衅者。
独派大老辜宽敏成立的“台湾制宪基金会”于4月26日释出消息,表示将推动“您是否同意要求总统启动宪法改造工程”及“您是否同意要求总统推动制定一部符合台湾现状的新宪法”两项公民投票案,目前已经各获得3000多人联署支持,达到提案门坎,将于4月30日将两个公投提案送交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审核。
基金会执行长林宜正不讳言指出,推动“制宪意向”公投是希望了解台湾民众对于制宪的态度,是为了解决“台湾国家定位的问题”、“如果不做,现状没有改变的可能”。
《外交家》杂志上的分析文章与独派推动的“制宪意向”公投见诸媒体的时机点相近,且聚焦的主题都是蔡英文,一个形同是蔡英文的“大外宣”,帮国际媒体“科普”蔡英文的“Taiwan”其实是“ROC(Taiwan)”的简称,帮蔡英文“洗白”不遗余力;一个则是向全民要求“总统领头”启动“宪法改造”、“制定新宪法”,等同要推动“两阶段”制宪工程,不啻是独派以公投之名对蔡英文展开“心灵拷问”。
蔡英文即将在5月20日正式展开她的第二个台湾总统任期,虽然不清楚《外交家》的“科普”文章背后有无蔡英文政府的意志,但必须指出来,蔡英文是否为“独派”,取决于她自己及民进党为了她的连任,不断激化抗中、仇中情绪,又将过往两岸互动基础的“九二共识”毒化,从来就与CNN、BBC等国际媒体无关。她连任获得破纪录的817万票支持,让她有足够底气在胜选后接受BBC中文网专访时,强调“情势已经不同”、“模糊定义空间不再”,虽然仍然强调“维持现状”,但明眼人都知道蔡英文建构的“中华民国台湾”新国名,其实就是将“台湾已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寄生于“中华民国”的躯壳上。
更遑论包括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及一干民进党及独派政党政治人物利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肆虐之际,“抗中、仇中”之余,还指着“台湾独立”旗宣示“我们国家的”大吃北京豆腐,蔡英文不但没有要求苏贞昌“谨守份际”,反而表示“说出很多人的心声”。
蔡英文在当下确实不想“激怒”北京,因为北京“综合考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两岸关系形势”中止陆生赴台就学措施,释放两岸关系可能“推倒重建”重大讯息,下一步被拿上祭台的,可能就是实施将满10年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
《外交家》的“蔡英文非独派”文章在这个时空背景下问世,明着要国际媒体不要搞错了蔡英文的政治主张,实则希望国际媒体高擡贵手,不要为了“激怒北京”,再拿蔡英文说事,就算文章背后没有蔡英文的意志,而是“主动”帮忙,但内容说出蔡英文“委屈”,确也称得上“不中,亦不远矣”。
更值得提的其实是“独派”推出的“制宪意向”公投。众所皆知,让蔡英文当选的817万选票,在蔡英文成功连任后轻易的被解读为“支持两岸不同国”的“主流民意”,民进党政府也乐得轻松,以防疫之名持续深化“抗中、仇中”意识及措施,同时还争取到国际声名,蔡英文因此获得超高支持度不在话下。
分析“制宪意向”公投的“巧妙”之处有二,一是巧妙的运用蔡英文的“高支持度”及“维持现状”的语法,再加上国民党主席江启臣早在4月初就表明“不排除全面修宪”、“总统应领导修宪”等“共识,使蔡英文得以为“独派”助力;二是《公民投票法》明订同一公投案两年不能重复提案限制,若中选会找不到“正当理由”驳回目的在于调查“民意”的公投提案,此门一开,无论台湾由哪一政党执政,每两年就得接受“独派”的“制宪意向”公投“定期”考验。
“独派”与蔡英文的互动一向处于“恐怖平衡”,有趣的是,“尊蔡”却成了此次“制宪意向”公投的巧门,就算中选会勉强找到理由将提案驳回了,恐怕被蔡英文指为“主流民意”的817万支持者,延续今年一月来勃发的自信,也不会因此善了。
说到底,“独派”推“制宪意向”公投“尊蔡”,确实是搭着蔡英文高支持度的顺风车,明里、暗里吃的都是蔡英文的豆腐,但这个困境不是别人给的,是蔡英文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