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观察】口罩外送 “中华民国台湾”走进国际的实与虚

撰文: 司马台
出版:更新:

特朗普(Donald Trump)意在北京的挥剑指向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中国(大陆)为中心”言论,引发美、中之间新一波舆论战,WHO秘书长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加入战局,指责特朗普“政治操作”危及全球团结抗疫之余,也为自己申冤,点名台湾将他“污名化”,蔡英文政府因此也加入这一波混战中,而且显然乐于“参战”。

“谭德塞被激怒了”竟让部分台湾人觉得欢快。(新华社)

对台湾被谭德塞于记者会公开点名批判,不少台湾人不以为忤,反而沾沾自喜,认为谭德塞犯了政治错误,让台湾的国际能见度大增,得以与中国(大陆)、美国平起平坐;蔡英文政府也不遑多让,厉声要求谭德塞向台湾道歉外,同时宣布继续先前口罩援外行动,台湾外交部公布援赠口罩照片,外箱上鲜明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及斗大的“Taiwan can help”字样,搭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chael Richard Pompeo)、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公开致谢,以及NCC、BCC等14家国际主流媒体盛赞台湾抗疫有成,WHO应接纳台湾等文章。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左)与美国在台协会处长郦英杰共同为装载台援美口罩的纸箱贴上“台湾能帮忙”(Taiwan can help)贴纸。(中央社)

在蔡英文政府的精心营造下,不免让许多台湾人有了“中华民国台湾”终于走进国际社会的想象,证据就是印上“国旗”及“Taiwan”的对外援赠口罩将可堂而皇之的走进获援赠的各国政府。

对长期被国际社会孤立、打压,苦求国际空间的“中华民国派”,以及习惯“精神胜利法”的“独派”来说,能够让“国旗”及“Taiwan”比肩堂皇走进有主权意义的各国海关,北京却难以“政治干预”,不论立场为何,这都是“一场胜利”。较诸于“激怒谭德塞”获得的“快感”,“让北京闭嘴”的“快感”更为巨大。

对蔡英文政府来说,借由“国旗”的主权政治符码及让台湾人充满“光荣感”的“人道救援”任务,使苦心架构已久的“中华民国台湾”走进国际社会,是极佳的“起手式”。对于“中华民国台湾”借由“口罩外交”走进国际社会的种种“想象”,在习惯“小确幸”的台湾社群中激起欢快气氛,可以理解,还是必须明白指出其中的“实”与“虚”。

台湾援赠国际的口罩外箱上,印上“国旗”及“Taiwan can help”字样,给予台湾人“中华民国台湾”走入国际社会的想象,却更显台湾人的无力感。(Twitter@MOFA_Taiwan)

除了上述种种“真实”,还有一些关于台湾口罩的“真实”必须补充说明。包括新北市长侯友宜在内的不少台湾民意要求蔡英文政府调整口罩购买数量到“至少两周10片”(目前两周9片);台湾防疫指挥官陈时中表示 “一天一片容易浪费”,还亲身示范如何运用电饭锅让口罩“延寿”;还有台湾人购买口罩至今仍是“价购”,用于让“中华民国台湾”走进国际社会的“口罩道具”则一律免费等等。

提这些“枝微末节”的“真实”,相比于“Taiwan can help”的宏观大度,对许多人来说,不免“太小家子”。的确,“中华民国台湾”若要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确实要善尽“社会责任”,只是,补充说明的种种“真实”,其实就想问问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自1 月底就开始宣传的“口罩一定够”,现在到底够了没有?

此外,还想问蔡英文政府,以台湾人省下的口罩精心铺排“中华民国台湾”的出场大戏,获得蓬佩奥、冯德莱恩等“大腕”配合演出,除了“口头感谢”外,他们到底能不能让台湾获邀以观察员身分参加WHA?或者,更直白的问,美国、欧洲申根国家会不会跟“中华民国台湾”建交?

答案是什么,因着“谭德塞被激怒了”及“北京闭嘴”而欢快的台湾人其实都很清楚,而这种因为偶然发生的“一场胜利”产生快感,这种“虚无”及无力感,恐怕才是真正“真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