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摊牌”提“警告” 两岸未来四年或冲突不断?

撰文: 卫木槿
出版:更新:

蔡英文胜选之后的两岸关系备受瞩目,国台办在台湾大选后的首场记者会,强调对台政策不变。蔡英文选后接受英媒“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专访强调“中华民国台湾”已经是独立国家之后,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随即发表回应“警告”民进党。在双方一来一往唇枪舌战之下,两岸关系的前景耐人寻味。

蔡英文胜选后接受英媒“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专访,一席强调“中华民国台湾”已经是独立国家的言论,引发大陆国台办强烈措辞且具摊牌意味的警告。(台湾总统府提供)

国台办15日以强硬态度表示,大陆不会因为台湾一场选举就改变对台政策,并强调“九二共识”是难以撼动的定海神针。这场记者会中,国台办揭示选后对台有“四个不变”:

其一是和平统一不变,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基本方针,不会因为台湾人短期的选举情绪而受到影响。

其二是两岸交流前提不变。马晓光提到“撼山易,撼九二共识难”,坚持“九二共识”仍是两岸政治交流前提。

其三是反对台独的力道与底线不会改变。

其四则是对台经济政策不变,惠台的系列举措都会持续,促进两岸民间走近。

尽管国台办表态对台政策不变,但台湾当政者显然未将此视为陆方释放的“善意”。蔡英文虽然在选后第一时间,针对未来两岸关系发表八字箴言“和平、对等、民主、对话”,不过几天之后面对英国媒体专访,却又展现相对强硬的态度。

就在国台办召开记者会的同一天上午,英媒BBC刊出蔡英文胜选后的专访。选战中获得817万余票台湾民意支持的蔡英文,在专访中以坚定立场表示台湾不需要宣告自己是独立的国家,因为“我们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称自己是中华民国(台湾)”。

蔡英文专访中提到的“中华民国台湾”,BBC网站专访通稿“中华民国(台湾)”与台湾总统府事后发出的“中华民国台湾”,两者因括号有无产生争议,引起外界高度重视。(台湾总统府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BBC专访,台湾总统府官方网站上发出的通稿,却是直接使用“中华民国台湾”一词,“台湾”前后并没有加上括号,引起外界高度的重视与讨论。

蔡英文在专访中也对中国大陆喊话,认为中共需要面对现实,并对台湾表示尊重。她也提到两岸不排除战争的可能性,她所领导的台湾十分努力增强国防的能力,甚至做此放话:“对中国来说,侵略台湾的代价将十分巨大”。

在蔡英文BBC专访播出后,国台办一改此前相对和缓的对台口径,于1月16日透过中新社等官媒反击。马晓光以强硬的措辞批评,“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妄图挑战这铁一般的事实,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落得身败名裂”。

马晓光并以极其严厉的语言表示,“我们警告民进党当局领导人,不要自我膨胀,误判形势,进一步制造台海紧张动荡,把台湾带向危险的境地。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国台办前一次使用“警告”的语气在2019年8月至9月期间,当时警告民进党勿插手香港事务,破坏两岸关系。图为民进党带领参与台湾“9·29撑港大游行”。(Facebook@卓荣泰)

由国台办的回应中可以发现两点不寻常:

首先,国台办罕见地用了“警告”一词,几乎是摊牌的语气。国台办前一次使用警告的语气,时间点约在2019年8月至9月间,用以批评民进党政府支持香港“反修例”示威活动的言论与行为,并正告民进党勿插手香港事务、破坏两岸关系,否则将玩火自焚。此次国台办再度使用“警告”一词,显见蔡英文在BBC关于两岸关系的提法,已经游走在陆方的敏感底线周围。

其次,国台办以“民进党当局领导人”代称“蔡英文”,显示以严厉的态度,对于民进党执政下的未来四年两岸路线,传达陆方的“警告”之意。

总而言之,台湾大选过后不到一周的时间,两岸之间已激荡出紧张的火花。大陆国台办虽然在蔡英文选后,表示对台政策四个方向不变,但从国台办1月16日的声明也可了解,他们嗅到了蔡英文在试探“台独”的底线与意向,同时也认知到在两岸关系在四个不变的前提下,仍充满多重变数。

由此来看,尽管尚无法判断蔡英文将在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上提出什么样的两岸政策主张,但从近几日两岸官方的交锋研判,估计两岸未来四年将会冲突不断,两岸关系的道途恐怕将会是磕磕绊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