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湾大选】解决台湾财政困局的“圣之时者”在哪

撰文: 陈炯廷
出版:更新:

近20几年来,台湾政府的财政赤字,未偿债务余额不断攀升是不争的事实,也使得控制赤字以求“财政平衡”,成了政治人物的某种政治正确信条,而社会大众在“债留子孙”的顾虑下,多倾向认可此一观念。尔今,蔡英文政府数度宣扬任内达成“平衡政府预算”,并将其视为“三年有成”的政绩,却引发诸多质疑,认为蔡政府的政治宣称与财政平衡的事实之间存有落差。

面对财政赤字,政府固然应减少浪费,避免滥开“选举支票”,但一昧追求“财政平衡”,不明就理地把“赤字”视为毒药,甚至把“撙节”当解药,除了是开错药单外,也非社会之福。

香港01台湾大选专页

https://taiwan2020.hk01.com/

台湾知名财政学者曾巨威表示,台湾长年入不敷出的赤字已是个结构性问题,其中政府收入能力的下降是关键,因此解决之道在于如何开源,而非节流,也因此税制改革非常重要。曾巨威坦言,这是不论哪个政党执政,都必须直面的财政真相和挑战。

身穿“极度公平”上衣的曾巨威,现为台湾“中国科技大学”财政学系讲座教授,长期关注台湾的财政与税制不公课题,不只勤于笔耕,也投身于政治实践中。(陈炯廷/多维新闻)

反思“财政平衡”

当前“财政平衡”无疑是台湾蓝绿两大政党的主流共识,从日前民进党政府宣称“平衡预算”时,国民党着眼的重点只会是平衡的真假与否,而不敢质疑“财政平衡”目标的对错,显见双方都认为“财政平衡”是合理的。

对此,曾巨威强调,财政平衡不见得是合理的。他认为政府单一年度或短时间的财政平衡与否并不重要,因为“真正的财政平衡”需搭配政府的经济目标和愿景来考量,并从一个区段的时间来观察,这短期的不平衡是否是为达到长期的平衡和政府的经济目标。

曾巨威表示,假如政府能够提出一个在景气循环下的经济目标和财政平衡愿景,不论是从财政专业的角度或就人民的观感而言,某几年的财政不平衡是绝对可以被接受的。

不过,曾巨威表示台湾20几年来的财政不平衡已是个结构性的赤字问题。曾巨威说,财政不平衡攸关的就是政府的收支问题,而入不敷出的原因只会有两个,一是收不够,一是支太多,唯有认知到是哪个问题才能找到方法解决,假如是收不够就要开源,支太多就要节流。

2018年1月,立法院长苏嘉全(右)敲槌三读通过中央政府总预算。(资料图片/中央社)

台湾财政困境在如何开源而非节流

为找出台湾政府近20几年来的赤字的问题出在哪?曾巨威透过长期的政府财政资料分析找出了答案。曾巨威指出,台湾在1990年以前因为是“节省的政府”,所以财政多半是剩余的,假如政府有发生“入不敷出”最主要的原因会来自“支出面”,但1990年迄今,主要的原因则是来自于政府“收入面”,亦即开源的不足。

曾巨威说,这个答案清楚说明,政府假如要“有效解决”收支平衡的问题,就必须努力开源,增加收入,而唯一的方法就只有增加税收,但这不意味着节流不重要,而是开源不足才是赤字和收支不平衡的罪魁祸首。况且,以目前的社经环境,政府支出压力只会益愈增加,节流的可能性及缩减赤字的成效当极为有限。

此外,曾巨威指出,自1980年代以来,政府在租税功能的“劫富”和“所得重分配”效果也越来越差,这也是导致开源不足和分配不均恶化的原因。例如蔡政府将综合所得税的最高税率降低(自45%将至40%),又把股利所得分离课税(税率仅28%),就表现出政府在“劫富济(国)库”功能的削弱。

曾巨威强调,开源不足与收入能力弱化是台湾执政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财政认知。假如没有这层认识,不论哪个政党上台就不敢努力推动税制改革。而最怕的情况就是,哪天政府碰上财政压力,执政者又不敢课税,就可能回头告诉民众说要设法节流。

自1980年代以来,台湾的租税政策的主旋律就是不断为资本家和富人减税,弱化政府的财政能量,也恶化所得分配不均。(VCG)

政府非企业财政规划应“量出为入”

曾巨威表示,执政者还必须认知到,政府财政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他强调,政府在收支规划上,不同于个人或企业。个人或企业通常在财务规划上会倾向“量入为出”,但政府则应要“量出为入”。

曾巨威说,政府的存在有它一定的理由,它被要求做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一定是企业做不到的事,这也是人们需要有政府的原因,但这些事情都需要钱,因此政府的财政规划必须是要“量出为入”。因为政府假如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就会损及社会大众的利益。

曾巨威补充到,政府的收支运用之所以不同于企业或个人,更在于它可以影响经济、景气循环,可以提供民生所需的公共财和公共建设、促进财富和所得重分配等等,也因此执政者在制定任何财政政策时,不可不慎。

曾巨威指出,自1980年代以来,台湾政府在租税功能的“劫富”和“所得重分配”效果也越来越差。(网络图片)

台湾需要“左右”之辨和“圣之时者”

总结台湾当前的财政和分配不均的困局,曾巨威强调有为的政府就必须推动税制改革,设法开源以增加税收,并强化租税在“劫富”方面的效果,让税制的重分配功能可逐渐增加。然而,在资本全球流动和台湾当前的政治局势来看,这个的挑战,显然是非常严酷的。

曾巨威坦言,他不晓得哪个党执政能够解决台湾的财政和所得分配恶化的问题。因为蓝绿两大政党在财经和民生课题的核心价值上,根本没有太大的区别,无法让人有“左、右”之分。

至于蓝绿之间的差异,除了“偏统”或“偏独”的政治意识型态外,只剩下“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区别,所以台湾的企业家,其实跟蓝绿之间的关系都非常要好,不会有嫌隙。不管谁执政,到头来都因为需要,也怕得罪“金主”,所以施政上只会在乎财团和有钱人。

着眼台湾的现状和展望未来,曾巨威期待,有关台湾前途的讨论和政党的选择,民众能在“统、独”之外,也能在财经和民生问题上有“左、右”的选择。由于任何改革若要能成功,为政者都必须能把握时代潮流与改革契机,因此曾巨威也强调,能引领台湾走出经济民生困局的政治领导人,必须是如同《孟子万章下》中所谓的“圣之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