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选】乌烟瘴气何时了? 蓝绿阵营均提不出“反空污”解方

撰文: 陈炯廷
出版:更新:

当地时间12月29日在阴雨天下,台湾有多个环保团体及来自空污重灾区的中南部民众在台北市举行“反空污抗暖化”游行,呼吁台湾总统候选人提出“2035年无煤台湾”的改革议程,并正视台湾的气候变迁问题。
对此活动,蓝绿两大党皆有派出副总统候选人到场致词,不过蓝绿双方的回应皆未获在场民众的埋单。赖清德由于未正面答复有关“减煤”的具体时程,而遭呛“说空话”,而张善政则因“不支持躁进的绿能”,主张“以核养绿”被质疑“以核如何养绿”、“核废料该如何处理”。

香港01台湾大选专页

https://taiwan2020.hk01.com/

燃煤发电和石化工业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已严重侵害人们最基本的呼吸权利。(中央社)

检视两大阵营代表的发言,不难发现为什么其答复都得不到现场民众的支持。赖清德的发言,虽然相当符合“世界潮流”,提出对于气候变迁这全球重大议题的关切,也肯定环团的努力,并表示民进党政府在方向上会重估温室气体的减量与管理办法,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低碳产业,学习日本提出“碳中和”(零碳)的期程等,至于怎么做,会再与企业、民间团体和年轻人共商讨论。

但赖清德在面对相关改革时程和内容的提问时,却难以给出具体的答复,仅以“能源转型牵一发动全身”,尚需社会共识等空泛言论,来回应民众迫切希望解决的空污问题,以及有关大潭地区因发电需求而引发的藻礁生态保育问题。

另一方面,张善政的发言则引前台湾中研院院长李远哲说法,强调其百分之一千不同意蔡英文“解决空污是下一代的事”的说法,直言解决空污要从现在开始。其虽然具体地指出2035年要做到石化燃料(燃煤和天然气)比重降低至50%,无碳能源占50%的改革议程,也将比照日本,在2075年达到“零碳社会”的愿景。不过,在能源的替代方案上,张善政所提出的“以核养绿”,仍是叫民众质疑如何“养绿”,以及核废料的问题又该如何处理。从两大阵营都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其实也暴露了空污问题的复杂性。

一方面过去台湾高度仰赖石化工业和燃煤发电的恶果,如今已清楚浮现,并累积高度的民怨。因为空污不但剥夺了人们最基本的呼吸、生存权,也带来致命性的健康危害,例如台湾在地有相关研究指出,近20年来,台湾肺腺癌的发生率有持续攀升的趋势,身为石化工业重镇的南部地区肺腺癌增加率要较北部地区高出15倍,而该地区有高达五成三的肺腺癌患者平时无抽烟习惯。

然而,另一方面,经常成为“零碳”、“减煤”的替代选项——核电,其毁灭性的核灾风险,以及难解的核废料问题,同样也让台湾社会陷入另一种的能源困局和风险之中。

空污问题的难解,就在于它深刻与台湾的民生、经济和能源问题互相交织。它确实不是可以被单独解决的问题,但也绝非是个可以轻言回避改革时程的问题,更不是能够留给下一代去承担的课题。

由于空污问题涉及能源的需求与选择,而能源政策的根结,则攸关一个社会经济体的生活模式和经济结构体质,若要真正有效治理空污问题,大至产业结构的调整,小至人们生活习惯都必须有所改变。

尽管“改善空污,人人有责”,但其中仍是有程度上的区别与责任归属的轻重之分。相对于市井小民汽、机车所排放的废气和用电的浪费,更不能忽视的是工业部门的大烟囱与其高耗能的需求。

据台湾能源局的统计显示,台湾的用电大户主要来自于工业部门(55.9%),而资通讯电子产业的用电量近20年来,更是翻倍成长。此外,石化产业对于燃煤用电的需求及其空污排放量,亦是导致中南部乌烟瘴气的重要原因。

因此,假如执政者无法具备宏观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愿景,以促进用电大户提升用电效率,并重构台湾高耗能、低电价的工业生产结构,那么在能源政策上也就难以有“减煤”,又以“非核”为目标的改革议程。从这个角度来说,蓝绿两大阵营目前都尚未能给予台湾社会,一个既能让人仰望蓝天,亦能免于核灾风险的“反空污”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