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法》议题发烧 陆委会:已在国安与人权取得平衡
民进党于11月29日推动《反渗透法》迳赴二读,让“中共渗透”议题持续在台湾大选前发烧。
对此,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周四(12日)再次强调,草案已在国家安全与保障人权中间取得平衡,必须具备受境外敌对势力指示、委托或资助的渗透作为,并从事影响选举、干预民主程序、妨碍社会秩序等五种不法行为,才会成为《反渗透法》处罚对象。
针对《反渗透法》争议,邱垂正在记者会上指出,鉴于境外敌对势力持续干扰台湾民主正常运作,特别是今年初北京公布“习五点”,意图迫使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加剧对台统战渗透分化,两岸局势已发生重大变化。
他表示,《反渗透法》草案是在既有法规基础上,于最小限度必要范围内,针对影响选举、干预民主程序、妨碍社会秩序等五种渗透干预不法行为,补充现行法律适用对象、行为态样及罚则的规范不足。
邱垂正指出,草案修法逻辑是修补现行法律的不足,特别是针对中国大陆透过白手套、中间人等“在地协力者”没有规范。同时也补充罚则规定、规范对象,并加重刑责规定。至于各界关切是否会侵犯人权、用语是否不明确,他说,“境外敌对势力”、“指示、委托或资助”等用语,现行法规都有使用,不会有解释或适用上的疑虑,个案也会有司法机关严谨判断。
邱垂正强调,行为人除了要具备受到境外敌对势力指示、委托或资助的渗透作为,还必须进而从事影响选举、干预民主程序、妨碍社会秩序等五种不法行为,才会成为《反渗透法》处罚的对象。
他说,《反渗透法》只处罚“故意”行为,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渗透来源或影响选举、干预民主程序等不法行为,并不具备认知,或没有使它发生的意思,就不会受到处罚,必须要“明知也希望行为发生”的“故意犯”。《反渗透法》是刑事罚则,不会让行政权扩张,是交由刑事机关判定,行政机关则有职责去检举通报。
另一方面,台湾2020总统大选前夕,爆出有民间协会勾结旅行社在近三年内让逾5,000名陆客以“假交流”方式赴台“真观光”,其中还有疑似大陆统战部官员,负责人被移送法办,限制出境。
邱垂正表示,该案涉嫌违反《两岸条例》第15条“使中国大陆人士非法进入台湾”,陆委会尊重司法机关侦办。并引述台移民署统计数据,2016年到2019年11月止,共计有232件申请案件遭停权或警示处分,因违规遭处分不予许可来台的中国大陆人士26人次,逾期停留的大陆人士有964件,罚款共192万8000元新台币。
他强调,将根据两岸交流最新趋势,会同相关主管机关,针对交流过程中失序现象,精进两岸人员往来管理作为,以利两岸交流正常健康永续。
此外,针对两岸春节加班机协商事宜,邱垂正重申,两岸民航主管机关正循既有机制持续沟通联系中,相关安排确定后,将由台民航局对外说明。
他强调,台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台人往返两岸的旅运需求,2009年以来,两岸建立春节加班机机制,按照过去惯例,都是农历春节前后两周处理加班机事宜,且都能顺利完成,满足台人返乡过节需求。由于陆客大量缩减,两岸定期班机尚有大量运能未被运用,政府会提供足够机位,满足台人需求,请台商朋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