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湾大选.观察】蔡英文让人意外 柯文哲稳扎稳打

撰文: 多维新闻
出版:更新:

2020年台湾大选战情上周再有明显进展,高雄市长韩国瑜正式参加国民党初选,党内“大老”王金平随后突然宣布不参加初选。这个结果其实不会太让人觉得意外,根据台湾媒体的网络调查,目前竞逐总统的热门人选头五名分别为:韩国瑜、台湾总统蔡英文、台北市长柯文哲、台湾首富郭台铭、前行政院长赖清德,故韩国瑜出战和王金平退选可谓在情理之中。当下,民进党内“蔡赖之争”持续胶着,国民党内郭台铭紧追韩国瑜,从去年底就开始被问“选不选”却一直卖关子的柯文哲,民望也悄悄上升。撰文:郭雪筠

王金平6月6日突然宣布不参加初选。外界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资料图片)

今次大选,可以说是继2004年陈水扁“两颗子弹”后,最有趣的一次大选,原因有三:第一,变化太快太猛,几个月前,国民党的前新北市长朱立伦还是对比式民调(朱立伦、柯文哲、蔡英文)中民望最高的,无奈后有郭台铭及韩国瑜,再加上蔡英文“辣台妹”牌奏效,朱立伦一下子从第一名变成“小透明”,只能说时不我与。

第二,“非典型”在这届选举不再稀奇。2014年,柯文哲凭借独特的讲话方式在台湾政坛上独树一帜,到今年,媒体上全是“非典型”。这里的“非典型”并非要如柯文哲般政治素人出身,重点是要将自己打造成一方网红,与传统蓝绿切割。除了韩国瑜之外,大老板郭台铭也粉墨登场,就连原本的“典型政治人物”蔡英文也一改昔日作风,想证明自己亦可以“非典型”。

第三,这次选举出现了非常少见的情况—现任总统在选举期间承认自己连任困难,甚至需动用一切手段稳住党内支持。过去,陈水扁与马英九虽然在争取连任总统时陷入民望低迷的窘态,但选前仍表现得自信满满,然而此次从赖清德宣布参选开始,蔡英文的种种表态与动作皆让人意外。

民众高举标语﹐支持蔡英文。(资料图片)

蔡英文坦承遇连任危机

民进党本周(6月10日至14日)会进行党内初选民调,蔡英文与赖清德谁能胜出,不同媒体与民调有不同预测。综合观察可以发现,两人的差距一直在误差范围内(总体而言赖清德赢蔡英文约一到三个百分点不等),民进党各立委现在恐怕都还在看风向。

台湾不同媒体与民调虽然各有立场,但在年轻人中,目前蔡英文的支持度明显较赖清德高,而在传统投票给民进党的泛绿阵营里,两人的支持度不相上下。若两人的差距保持在误差范围内,那最后由蔡英文代表民进党出战的可能性会更大,民进党也可避免“自己打脸自己政绩”的尴尬。

回到3月18日登记参加民进党党内初选那天,赖清德踏出了注定与整个蔡英文政府为敌的一步,高声喊出“愿意承担责任”。此话一出,蔡英文虽然可能早就心里有数,但仍然受惊,脚步一度大乱。

接下来,蔡英文从一开始隐晦喊话走到高声呼喊合作,在4月中旬甚至表态称自己的民望确实落后于国民党阵营,但如果民进党能合作,民调会有所不同。言下之意是,执政三年的蔡英文已承认出现执政危机,只能寄望赖清德这个党内同志“放手”。

蔡英文被指面对大陆威胁,发表强硬立场,被称为“辣台妹”。(资料图片)

媒体与社会如何不看好是一回事,现任总统直接坦承遇到连任危机,在台湾选举历史上实属罕见。对比过去同样民望低迷的陈水扁与马英九,蔡英文可以说是放低了姿态。

在确认赖清德铁了心要参选后,掌握资源的蔡英文阵营全力压制对方。先在媒体上全面施压,再将初选时间推迟,最后更直接将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塞入初选机制。动用一切资源及延后初选日期的做法不让人意外,但民进党最近一次中执会不但未有直播,会后更擡出蔡英文派系主张且被视为对蔡英文最有利的初选方法,如此露骨的弄权作为,不符合外界对“言必民主”的“学者蔡英文”之想像。

英派全面围堵赖清德,是此次大选第一场宫斗大戏,更赤裸裸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保卫权力面前,“民主”沦为掌权者手中好看一些的包装纸。蔡英文本人或许从没想过,有一天会为了连任而动用权力,阻止变动发生;她或许更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挑动民众情绪的“辣台妹”,只可惜这种“辣”看似自信满满,实则紧张体虚。

两大弹性令柯文哲占优

正当民进党蔡赖互伤,国民党郭韩苦斗,蓝绿党内初选均陷入胶着之际,第三势力的柯文哲民望悄然提升,在各家媒体的统计中徘徊在第一、二名。就在一个月之前,柯文哲的支持度与韩国瑜还有不小差距,如今已经在伯仲之间,更“完胜”郭台铭、赖清德和蔡英文等人。

近期,柯文哲存在感不强,早前出访日本也未获媒体大篇幅报道,在蔡英文成为“网红辣台妹”之后,他的年轻票源甚至有部份被“吸走”。然而,柯文哲在蓝绿相争时默默地“该做什么,还做什么”,继续参加活动、对时政发表看法、对两岸关系以“柯式幽默”来回应,不断向人民证明自己才是“素人政治”的代表。经过数个月的低调,其声势令人意外地逐渐拉高。

如前所述,这是一次“非典型”竞相出现的选举,郭台铭、韩国瑜与蔡英文虽然可走网红路线,但柯文哲有两大弹性—立场弹性和策略弹性,令他占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柯文哲的立场弹性,可从他对两岸关系的说法看出端倪。上周二(6月4日),民进党议员追着柯文哲问:“中国的九二共识是一国两制,你能否接受?”柯文哲回应:“若一国两制是香港模式,上面在讲,底下台湾人都跑光……这(一国两制)不是我们要出牌,是大陆方面要解释清楚啊。”

跳脱“民进党式意识形态”,回到问题本身,中共的“两制台湾方案”是什么?现在大陆还在邀台湾各界商讨,所谓“统一”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而在台湾,目前也只有柯文哲说“大陆要解释清楚”这句话时会有效果,让民众愿意听。郭台铭和韩国瑜当然可以言辞辛辣,但两人或多或少会被国民党传统立场捆绑,逃不掉部份年轻人对国民党“亲中”的质疑,相较之下,柯文哲没有这种包袱。

柯文哲经常有幽默发言。(资料图片)

柯文哲在两岸立场上看似插科打诨、摇摇摆摆,但这完全符合多数台湾年轻人的心态—─不反对与大陆交流,甚至极其愿意去大陆赚钱,但讨厌“统一”。同时,柯文哲不去踩大陆红线,到大陆时喊喊“两岸一家亲”,让宾主尽欢,这点更是许多台湾人在大陆的谋生之道。

除了在立场上拥有弹性之外,柯文哲打选战也有很大的策略弹性。没有政党包袱的他,在形势不利时可以往后退,“安份当市长”;若形势可以,他更可在最后一刻才跳出来宣布参选,在短时间内努力炒热各种话题。别忘记,媒体在数个月前普遍认为,若韩国瑜参选,柯文哲可能就不会选了,因为那时柯文哲与韩国瑜的民望有一定差距,但如今已少有人这样说。

当然,蓝绿都知道柯文哲这种游走于蓝绿之间、时不时拉点选票的心思,所以早把他视为竞争对手。应对柯文哲这股“白色力量”,目前民望领先的韩国瑜尚无什么动作,民进党则以惯用的手法,不断抨击柯文哲在两岸关系上太软弱、与国民党无异,不像蔡英文能“保卫台湾”。

台湾陆委会5月16日公布最新民调,指台湾主流民意反对大陆操作对台威吓、打压及统战分化。(资料图片)

靠“中共”抢青年票未必奏效

诉诸中共威胁,这一招让蔡英文在网络上的年轻族群中吃香,或多或少吸走了柯文哲的青年票源。但此招短期之内或许可以“拉绿踩白”,长期来看则未必有效。柯文哲与韩国瑜相继冒起,都是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历经二十年经济沉闷后反扑的标志。

这代台湾青年的苦闷其来有自:上一代用考上好大学才能有好出路来教育下一代,但当这一代青年大学毕业了,才发现不论教育程度如何,不论起薪高或低,都很难看清未来事业前路。“要发展的离开台湾,在台湾就享受岁月静好”,可谓台湾年轻一代的普遍共识。

在对经济前景普遍失望的情况下,反统一与“中国崩溃论”都是兴奋剂,但讽刺的是,“给蔡英文点赞”的这代台湾青年,又是赴大陆发展意愿极高的一代。即使不怎么讨论经济或前景的青年,也渴望看到台湾能再往前走一步。

“中共”是蔡英文政府的兴奋剂,但药效能维持多久很难说。蔡英文走向意识形态,国民党阵营走向务实经济,柯文哲则培养羽翼、打打游击战,这次选战比过往蓝绿的“统独之争”更复杂、更好看。

柯文哲在立场和策略上均拥弹性,令他在选战中占有优势。

上文节录自第166期《香港01》周报(2019年6月10日)《蔡英文让人意外 柯文哲稳扎稳打》。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