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礼夫人“改名”】波兰驻台办事处:应让人认知到她是独立个体

撰文: 姜庚宇
出版:更新:

台湾课审委员会会中建议基于性别平等原则,未来教科书中提到女性科学家例如居礼夫人时,应改称本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礼,此事引发正反两面声浪。
波兰台北办事处周三(19日)在Facebook发文表示,欧洲人都知道她叫“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礼”,而非“居礼夫人”,教科书也使用全名介绍她的事迹。波兰办事处“赞赏”课纲委员的提议“让大家能更清楚认知到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玛丽.居礼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网上图片)

台湾教育部日前召开课审大会,修正通过自然领域课纲,会中有课审委员建议注意女性科学家的贡献,并以“居礼夫人”为例,建议如果教科书提到时使用她的本名,而非只有先生的姓氏。但教育部表示,教科书的翻译名词以国教院公告内容为准,国教院则指出,翻译名词仍遵循一般学术机制使用“居礼夫人”。

波兰台北办事处今天(19日)在Facebook发文表示,在台湾大家习惯把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礼女士(Marie Skłodowska-Curie)称为居礼夫人,不过,她不只是居礼先生的太太,也是第一个获颁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更是目前唯一在2个不同精密科学领域获颁诺贝尔奖的波兰科学家。

办事处说,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出生于列强第3次瓜分波兰的时空背景,并且在发现新化学元素后,将它命名成Polonium,也就是从波兰的拉丁文Polonia转化而来,中文是“钋”。

波兰办事处强调,大家都知道她是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礼,而不是“居礼夫人”;在欧洲,教科书是用她的全名来介绍她的事迹,欧盟的人才培育计划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也是采用她的全名。并赞赏课纲委员的提议“让大家能更清楚认知到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中央社)

玛莉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礼1867年生于俄罗斯帝国治下波兰会议王国的华沙,即现在波兰的首都。她因发现并成功分离出钋与镭两种化学元素,以及发表放射性理论而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因长期接受放射物质的辐射而罹患多种疾病,于1934年逝世于法国。
玛丽.居礼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