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谍案】传台军情局内斗向陆泄密致线人暴露 意在挑战新局长
据《多维新闻》报道,台湾一名现职国安局人员透露,两岸近来“台谍案”风波是台湾国防部军情局内斗使然。报道称,一直以来和北京方面有“交流”的台湾国防部军事情报局,故意泄漏低阶、非专职人员的资料予大陆国安部,以挑战蔡英文指派的新任局长罗德民。
该国安局人员表示,军情局的内斗由来已久,尤其蔡英文此次任命非情报体系出身的罗德民中将接任局长,普遍引起军情局内部不满,由于其内部派系复杂、互斗已久,因此在派系倒戈的情况下,故意向大陆泄密。
他表示,被曝光的这些军情局收编线人,仅只是帮助收集资料、舆情等低阶情报的“吸收分子”,并非军情局编制内的特工或情报员。此次曝光连台湾身份证号码都具备,陆方却仅止于公布、调查,未有继续深入收网侦办,其宣传意义大于实质情报战意义。这种“刻意泄漏情报、使上级尴尬”的戏码,是整个“台谍案”真相的一大部份。
据悉,台湾军情局惯于“泄密”,常用此手法拔除异己、消灭政敌。特别是自台湾解严以来,号称“忠党爱国”的军情局情报员,由于在台湾转型民主政体的关键期“适应不良”,加上国家认同错乱、混淆,以及贪图钱财女色等因素,频频爆发泄密丑闻。从2000年政党轮替、民进党首度执政后,以往的“忠党”家风受到挑战,故案件如雨后春笋般频现。
2003年爆发的台商郑炽远案,牵连三、四十位被军情局吸收的线人,被陆方国安部一举擒获,2007年郑炽远刑满被释放回台时,就曾公开指责军情局内部泄密,导致他们数人被抓,而时任军情局执行长的李乐明,甚至公开宣称“不敢保证排除内部泄密的可能性”,意即承认是军情局内部泄密导致台商线人遭收网捕获。此事件后,军情局已经停止招募台商“为国效力”。今次事件表明军情局已改为吸收学生等下线为线人,搜集无关机密的舆情和社会状况等资料与报告。
据悉,是次“台谍案”风波几乎是郑炽远案的翻版,但搭配了大陆国安部门的宣传,效应扩大到台湾、影响政军界,但实质效应有限。而台湾军情局的泄密,几乎已经成为“日常课题”。有现任台国防部高级智库的主管表示,台湾情报人员的泄密与投诚案,犹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台当局不可不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