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冲突?大陆兼职? 管中闵陷台大校长遴选争议风波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台湾民主化后,历任总统皆是出自台大;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亦是台大出身--从“四六事件”到“野百合运动”,甚至是近年的太阳花学运,总见台大身影。然而,最近台大却因校长遴选争议频频上报--台湾教育部日前(4/27)决定,以台大校长当选人管中闵,“在参选过程中未揭露担任台湾大哥大独立董事等理由,决定不聘任管为台大校长”。

,身为中研院院士、去年底甫获得国家讲座学术奖的管中闵,从台湾总统蔡英文手中接过奖座。(资料图片)

台大校长遴选争议,从本年1月5日由校长遴选委员会选为校长至今,已是3个多月。台湾教育部日前(4/27)决定,“以台大校长当选人管中闵,在参选过程中未揭露担任台湾大哥大独立董事等理由,决定不聘任管为台大校长,全案回到遴选委员会对校长候选人资格进行初审的阶段”--台大校长,重选。

在台湾,教育部驳回管中闵一事被称为“拔管”(按法规,作为国立大学的台大,校长当选人最后须经教育部同意才能确认上任);在如今的政治环境,“拔管案”演变成政治事件可谓自然而然,国民党日前召开的记者会亦把“拔管”一事上升到统独层次(合理与否请读者自行判断)--到底其实是次“拔管案”争议为何?各方的立场与论据又是什么?

国民党于周一(30日)召开记者会,指蔡英文政府刀驳回台大校长当选人管中闵的任命案一事为“莫须有”。(中央社)

综合台媒报道,台湾行政院发言人徐国勇于周二(1日)上午接受电台节目专访时明确表示,管中闵在参选台大校长时,“兼任台湾大哥大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这2个职务,事先没有签产学合作契约,台大没有核准,管中闵就不能兼职”、“现在反对者用大学自治来批评政府,但大学自治也不能违法,若违法就不应通过”。

此外,教育部指管中闵与校长遴选委员会有利益冲突,相关方面却无事先申报——管中闵身兼的台湾大哥大职位,具有监督董事会运作及核定一般董事薪酬的任务,教育部“认定与台大校长遴选委员会中的蔡明兴(台湾大哥大副董事长)委员之间,有特殊的重大利害关系,亦未曾在遴选程序揭露,因此不予同意聘任案”。

面对此种指诉,台大遴选会则表示,管中闵确实已于校长遴选作业前申请核准兼任台湾大哥大独立董事,台大依教师兼职审议程序于2017年5月17日同意管中闵兼职,其当选后也已于2018年1月12日请辞该兼职。

台大文学院前院长、国学大师余英时弟子陈弱水,亦是此次台大校长遴选的热门人选之一。(陈弱水facebook)

除上述利益冲突的争议外,今年3月,管中闵亦被指有违法到中国大陆兼职之虞。自2005年起,管中闵被指陆续在厦门大学、西安交大和华中科技大学兼职;依据台湾现行规定,大学专职教授不可到大陆兼职,仅可做短期学术交流。

台大人事室却(3/24)表示,管中闵前往大陆,都是参加国际会议、开会、讲学、发表论文和访问,只有1天至13的短期行程,完全依法在30天以下。教育部次长林腾蛟驳回台大校长遴选结果时(4/27)表示:“目前并未发现(管中闵)兼职、兼课上,有违反重大行政规范。”不过林腾蛟也说,关于管中闵赴中活动一事,检调也在调查中,将来如果检调查证属实,教育部会再依法处置。

还有论文抄袭事件--被指论文抄袭或造假,在学术界可谓接近死刑的存在,而台大上任校长杨泮池,亦卷入了论文做假争议。

民进党立法委员张廖万坚本年年初质疑,管中闵与前国发会副主委陈建良在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与台大经济系合办研讨会中联名发表的学术论文,疑似涉及抄袭另一篇硕士论文。

台大为此召开学术伦理委员会,经参考和确认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相关资料后,认为该研讨会偏向较非正式的学术会议,不属于台大学术伦理规范的处理对象,因此决议不予立案调查,但后续亦遭学界人士质疑台大学术处理范围标准究竟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