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务实的台独工作者” :赖清德制造的危机与不安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近日,台湾行政院长赖清德一席“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论述,不但搅动台湾政坛一池春水,也引来北京关注。国台办主任刘结一回应此事时说,“他就是个台独!”语气中显见不满,加上解放军4月18日在台湾海峡进行实弹演习、战机连续两天“绕岛巡航”,更被外界解读是恫吓赖清德以及对任何试图分裂国土主张的回应。

事实上,这并非赖清德接任行政院长后首次阐释自己的台独主张。2017年9月,在接受立法委员陈怡洁质询时,赖清德即坦言自己是“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不管担任哪个职务都不会改变”,后又自称“务实的台独主义者”、“台湾已是主权独立国家,不需另行宣布独立”。这些言论使赖清德成为首位在台湾立法院公开主张台独的阁揆。

赖清德成为首位在台湾立法院公开主张台独的阁揆。(中央社)

台独主张 不因职务而变

2018年3月30日,赖清德在立法院重申“我确是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一番话引来大陆鹰派媒体《环球时报》激烈批评,在文章中点名批判赖清德,更要求大陆官方必须“精准打击赖清德”、制裁“台独份子”。果真,4月2日国台办以发言人马晓光名义发布新闻稿,在标题点名赖清德十分危险不自量力。这已是《环时》第三次批判赖清德,前两次的具名批判就是在前述2017年9月的台独言论后发出,可说赖清德为《环时》提供了不少评论素材。

回看2015年8月,台北市长柯文哲正为双城论坛大谈“两岸一家亲”,赖清德建议柯文哲要思考“两岸一家亲是谁的义务?”他说两岸应该求同存异,不要互相欺骗,也表示台湾早在两三万年前就有人住,台湾跟大陆有血缘关系,但并非全部,“血缘上没有亲到像一家人,台湾自成一个台湾民族”。

2015年10月,赖清德在台南市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我主张台湾独立,但没主张要兵戎相向,我认为中国要尊重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他又解释,其主张都在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内容中。台湾目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但未来要与中国大陆统一或宣布建国,须由台湾2,300万人共同决定。

更早之前,赖清德曾以台南市长的身份于2014年访问上海,赖清德一改多数台湾政治人物访问大陆时以“台湾领导人”代称“台湾总统”的惯例,循陈菊于2009年访问北京时所提及马英九“总统”的说法,明确说出李登辉“总统”、陈水扁“总统”的“职衔”,更在与复旦大学师生座谈时,谈论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台独理念等多项敏感议题。种种言论皆表现出,赖清德不论处在何时何地,皆胸怀台独的意识。

赖清德与马英九两人2012年参加活动合影。(网上图片)

不在其位 却谋其政

作为民进党的政治明星,赖清德的动向一直受到外界的重视与关注。过去,当其身份为台南市长时,因市政需要,必须争取中国市场,因此建议陆客赴台南“医疗观光”、开放台南农渔产品外销大陆等。他还要求时任总统马英九担任台南观光代言人,招揽陆客前往台南旅游。

在担任市长那一段时期所表现出的务实态度,除了代表赖清德体认当时的社会氛围与民意,希望地方首长以经济发展优先,避免制造无谓的政治纷争,还因为当时执政党是国民党,赖清德无必要与执政当局正面冲突,相反若能藉当时两岸和缓的关系,为台南亦替自身累积声望与更多好评,对其仕途的发展,会有颇多助益。

不过,当2014年“太阳花学运”爆发后,赖清德对两岸关系的实际看法亦逐渐显露。“太阳花学运”初始是因反对立法院黑箱通过《两岸服贸协议》、厌恶国民党与中共在两岸间制造的买办文化,以及绝大多数民众未能享有“和平红利”,使年轻一代的台湾民众走上街头,最终也迫使立院撤回该协议,并使国民党声望大挫,于该年县市长与2016年总统大选接连大败,第三势力与民进党则似乎成为台湾的救世主。

在此情况下,赖清德除了如前述登陆发表台独相关言论,也在多个场合发表对两岸关系的看法,然而这些意见多与执政者的两岸立场不同。以台湾的宪政分际来看,两岸、国防、外交是总统的职权,内政与经济发展等则由行政院长负责;县市首长主要都以繁荣壮大县市、带动县市政发展为依归,较少有关于两岸、国防与外交的言论,有的话也只是与县市经济发展有关,不涉及更高层次的课题。

不过,有志更上一层楼的县市长对国防、外交与两岸事务的熟稔程度,就是其能否向上攀升的重点。赖清德2014年以来在两岸关系上的言论,都表现其不安于仅担任“直辖市长”,而是对未来有更高期许。不分蓝绿,地方首长多以照顾县市政为优先、以繁荣地方为首要。然而,若地方首长不时表述对两岸、国防或外交的看法,即表现其争取高位的企图。

外界认为赖清德试图挑战蔡英文的权威与底线、甚至图谋2020大位。(网上图片)

接班大热之一 常就两岸关系发言

2016年民进党执政后,外界关注的接班梯队都在赖清德、台中市长林佳龙,以及原本较不受瞩目的桃园市长郑文灿之上。2017年时,这几位首长不约而同谈及个人的两岸主张,赖清德提出“亲中爱台”、郑文灿说“和中爱台”、林佳龙则是“知中爱台”。基本上皆强调要多了解中国大陆、两岸和平相处、求同存异、互相了解;然而,赖清德在“亲中爱台”提出未久,又于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两岸关系是“国际关系”,此说法非但证明“亲中爱台”论不过是一幌子,赖的实际主张仍是台独,也表示其理念具一致性。

赖清德就任行政院长后,屡次提及自己的台独立场,也不吝于解释他的台独是何种台独。以“务实的台独工作者”来看,其提出“三个务实”与“六个面向”,首要的务实,是台湾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不必另行宣布独立;第二个务实,是台湾前途只有2,300万人可决定;第三,自其接任行政院长,率领团队建设台湾、发展经济、壮大台湾,让民众选择台湾,支持台湾,这就是务实所在。

具体工作内容则有六方向:首要是巩固、捍卫台湾主权;其次是维护台湾的自由、民主、人权;再来是捍卫台湾人决定前途与选择的权利;第四是发展经济、壮大台湾,让民众安居乐业;第五是自信地展开两岸交流,求同存异,以交流增进彼此互相了解、理解、谅解、和解,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第六是台湾身为国际一员,应与日、韩等亚太国家,共同维护区域和平安全。

然而,这些论述不但与总统蔡英文的“维持现状”有所差异,赖的身分也不应表述太多的两岸立场。蔡英文曾在接受访问时表示,赖清德应知道分际与政府的政策;加以两岸外交与国防属总统职权,都让外界认为赖清德有意无意试图挑战蔡英文的权威与底线、甚至图谋2020大位。

与蔡英文相互辉映 还是拖累?

赖清德民望比蔡英文高,加上民进党内新潮流系与蔡英文的竞合,使得蔡赖关系颇受外界瞩目。新潮流系长期以来因派系的独特性质,多年来为民进党提供了许多在选举与政府中的人才。然而,也因该派系在党内掌握太多权力,与其他派系间的摩擦也日益增加,因此对蔡英文来说,让新潮流掌握党与政府的重要权力并不是好选择,可碍于现实,她仍不得不将新潮流中的重要人物赖清德与陈菊拔擢接掌行政院与担任总统府秘书长。

蔡英文期盼赖能发挥五星市长的光环与能力,进一步扭转民进党政府与蔡个人的颓势。可是,赖清德接掌行政院至今,外界并未实际感受其在台南施政时所展现的魄力与执行力,对蔡政府执政至今遭逢的问题也未提出有效对策,反倒因多次越殂代庖发表两岸关系的言论,让人联想其似有意与蔡英文一较长短。特别是赖长久以来的台独立场,与蔡英文相对中庸的两岸论述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他有意成为绿营内中间至深绿领域的共主。

对此,蔡英文只能多次表示赖清德与政府的立场一致,都是支持“维持现状”,然而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两人正在为谁能撑到最后做努力。倘若蔡英文撤换赖清德,一方面独派势力会责难她,反而提升赖在深绿阵营的地位,二来也会给人向中国大陆低头的印象;若留用赖清德,难以保证赖将来是否会在两岸事务上噤声。如何平衡党内各方势力与顺利施政,会是让蔡英文头痛的课题。更需要注意的是,蔡赖两人若持续明争暗斗,将使台湾陷入混乱的政治深渊,对两岸关系发展,更只会有害无益。

撤换赖清德与否 成两难局面

因此,从近期国台办主任刘结一对赖清德的批评来看,回顾赖清德长久以来的言论与态度,作为一个台独主义者,他非但坦诚也勇于面对自己;然而作为一个政府的领导人、一个上有总统的行政院长时,赖却有失分寸,未能衡量时局。对赖清德来说,或许个人及派系利益大于台湾整体利益,不过他也必须思考,若台湾有朝一日完全失去主动性,各项利益也将烟消云散,难以复见。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4月23日出版的第108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