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华裔小说家聂华苓美国离世 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

撰文: 萧通
出版:更新:

华裔小说家聂华苓10月20日在美国离世,享年99岁。她1967年和美国诗人安格尔(Paul Engle)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被视为20世纪华人文学界重要推手,因而有“世界文学组织之母”、“文坛永远的母亲”等美誉。

图为小说家聂华苓与美国诗人安格尔(Paul Engle)。(台湾文学虚拟博物馆图片)

根据台湾文学馆及其自传《三生三世》的资料,聂华苓1925年生于湖北,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举家迁台后。她曾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文艺栏主编,直至1960年杂志因“雷震案”停刊。

其后,聂华苓曾任台湾大学与东海大学讲师,教授小说创作。1964年赴美,应邀为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访问作家,1967年和安格尔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两人后来结为夫妇。

台湾小说家聂华苓于美国辞世。(联合报资料照片)

因为这项国际写作计划,40多年来,全球超过1,000名作家曾驻访爱荷华,包括白先勇、林怀民、郑愁予、陈映真、柏杨、吴晟、莫言、毕飞宇等。

聂华苓的作品涵盖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翻译以及文学评论,集结成书者有《葛藤》、《翡翠猫》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桑青与桃红》涵盖日军空袭、国共内战、台湾白色恐怖等,英文版在1990年获颁“美国书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