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震上海人民“感同身受”?专家:地基多为软土层 放大震动
台湾花莲近海4月3日早上7时58分发生黎克特制规模7.2地震,位处震央附近的花莲县灾情最为严重。不过中国大陆多地亦传出震感,其中在上海,市地震局官微消息指出,海大部分处在高层建筑的市民反映有震感,根据历史地震经验,台湾地区发生中强地震,会对上海部分高层建筑造成影响,但不会对本市造成危害。对于为何地震远在台湾,但上海会有明显震感,专家解释,是因上海地基多为软土层会放大震动。
上海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温燕林表示,根据历史情况来看,台湾若有6级以上地震,上海部分高层建筑都会有不同程度震感,而今次地震震级更大,波及范围更大,从掌握的情况来看,福建、浙江和上海大面积的高层建筑都有明显震感,很多高层的居民可能都会感受到室内的家具震动,或悬挂的物品摆动。
温燕林解释,上海地下分布了厚达300至400米的软弱覆盖土层,对远处地震传来的长周期地震动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上海一些高层建筑自振频率与长周期地震动相近时发生共振加剧“摇摆”。因此,不只有台湾的地震会波及上海,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上海陆家嘴地区的高楼亦受到波及,不少办公室人员感到强烈震感后逃离下楼;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也让上海人民“感同身受”。
就居民感到震感时应该如何处理,温燕林称,若身处高楼,应该先就近选择厕所等狭小空间进行躲避比较安全;如果急于下楼,可能会因为一些物品震动掉落而受伤,故可以选择等到震感消失后再有序撤离。但她也强调,市民不必过分惊慌,因上海新建建筑物都是严格按照7度抗震设防标准建造的,一般远处发生的强震不会造成破坏。
对于接下来在台湾的余震,温燕林表示,如果规模再达6级以上,上海地区部分高楼可能还是会出现震感,但不会造成破坏性影响。根据历史分析研判,是次台湾地震对华东一带的地震活动影响不大。根据上海地震局的监测数据,1970年以来上海行政区陆地上发生的最大地震就是去年青浦的3.1级地震,附近水域发生的最大地震是1971年长江口4.9级地震,总体而言,目前当地地震活动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