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魏绮珊陈文刚首度挑战音乐剧 反对香港“经济为本”
几年前,魏绮珊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印尼畅销小说《天虹战队小学》,被当中故事深深吸引,老公陈文刚看过后,也一致认为要将当中的讯息跟大众分享,然而,要筹备一出舞台剧不是一时三刻能做到,需要场地、资金、演员档期等各方配合,于是魏绮珊决定静待适合时机再把故事搬上舞台。而在今年,这个作品终于面世,亦是魏绮珊跟陈文刚首次挑战音乐剧,《萤火虫》一剧中除了有多首原创音乐,更会有万绮雯客串,是糊涂戏班最新作品。
由魏绮珊及陈文刚主创的音乐剧《萤火虫》改编自《天虹战队小学》,原著是印尼最畅销小说,讲述在落后小岛的一所中学面临杀校,但校长深感教育的重要,故跟学生奋力对抗命运,终让各人都有拥抱梦想的机会。当中最令魏绮珊感动的亦即是书中所反映的,就是教育的真正价值,“香港的教育很扭曲,只是倒模式去教,读书只为攞高分,然后赚钱。”她补充书中的校长收留了智障的学生,因其画画天分,于是校长便任由他去发挥,实践了有教无类,“香港什么都用经济去衡量其存在价值,挡路的树要斩,公园、古迹有什么用?铲平起楼更好,你学跳舞、画画、唱歌、体育,没有用的,会读书才好。”
香港地畸形地价令价值观变得扭曲,故事中的学校因为岛上要发展经济而面临清拆,魏绮珊认为能教人反思到底上学读书的人重要,还是用块地去赚钱更重要,而讽刺的是,正因为这个把教育置于经济之上的故事,大力推了岛上的旅游业一把。魏绮珊跟陈文刚早前亲自到书中的勿里洞岛(Belitung Island)上考察,本以为会看到颓垣败瓦,怎料当地已摇身一变成为度假天堂,“我起初以为自己眼花,真的像马尔代夫一样。”全靠小说和改编电影,吸引了很多游客去游水、浮潜、看珊瑚,印证了路不止得一条。
天时地利人和 缺一不可
说到这里,你是否觉得情节听来好像熟口熟面?港产片《五个小孩的校长》讲的正是类近的故事,电影在2015年票房大收旺场,被问到当时何不乘势公演《萤火虫》,魏绮珊解释自觉时机未成熟,“要有场地、资金,演员又要埋到班,在香港筹备一出话剧闲闲地要两、三年,快的话可以一年半载内,但就会很急,我很想将当中讯息跟观众分享,所以很想把它做好。”而为何选择以音乐剧呈现,魏绮珊认为故事中的某些时刻,用上音乐去呈现会更感动,她透露有趣的是原来剧中的主题曲在10年前早已写好,“那时为别的剧目写了首歌,虽然最后用不上,但我们都在想将来有机会做音乐剧一定要用,正好歌词跟这出戏非常合衬,冥冥中自有主宰。”
小说改编音乐剧 考起两公婆
陈文刚跟魏绮珊做舞台剧的经验不少,做音乐剧却是第一次,陈文刚除了是导演,也要参与布景设计,又亲自为剧中的25首原创歌曲填词,用分身乏术去形容一点也不偏差,但他自言辛苦却甘心,能看着成品一路成长慢慢建立起来,那份满足不言而喻,“即使有很多晚要通宵达旦,可能是追梦的缘故,令我们有力量去做。”对魏绮珊来说新剧目同样是个挑战,因为没有唱歌底子的她,为了演出跟歌唱老师学习,努力练就唱现场的本领。而是次最大的挑战,其实仍是控制成本,13个演员加上现场乐队的5位成员和租用乐器,规模比以往大得多,亦因为想制作CD留念,成本上又添了一笔,陈文刚笑言只能“硬食”,“制作时要睇𩠌食饭,但如果加多少少或者挨少少就可以成就件事,情愿自己掏荷包也不想将来后悔。”《萤火虫》日前宣布加场,售票情况亦颇为理想,相信用心的作品,自有捧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