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亲撰《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吁观众入剧场寻找自我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当更多人把时间用在“即叫即食”与“实报实销”的事物之上,走进剧场,便是一种比上教堂更要虔诚的事情,因为宗教是有经文可循更早有答案可援的,戏剧正好相反,它的宝贵在于提出问号,如“你可有从另一角度看见被习惯麻痺了的,或被定见框住了的⋯自己?”
自己,是谁?
多数人都用对别人说的话来界定“我”的定义,但是,内心经常响起的,对自己指指点点的那把声音,才是“我”。只是,这个“我”很懂得玩捉迷藏,它可藉各种外在的力量,伪装不存在,又或掩饰它的影响。“心理活动”,就是每个人认识自己是谁的最佳参考,它们的背后,就是,某些想法,为什么成为了我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又如何决定我是怎样一个人?
戏剧,是关于人的艺术,最深层的部分,是挖掘人心。但要更多人对人的心有探索的兴趣,首先要让花在这件事情的时间被认为值得。但,没有时间,拿不出时间,不愿意“浪费”时间,是现在最普遍的信念。
那么,我们的时间都到哪里去了?
现在的时间观
请你现在拿起一张A4纸,把它搓成一团。现在请你打开它,上面是不是都是绉痕?没有一张那样的纸上会有一样的绉痕,那是在前数据(码)时代的我们的时间观。不论是搓,折,叠,一张纸仍然是完整的一张纸。
现在不同了,互联网,自媒体,每个人经营的“自我”,手机上同时跟不同人的“对话”,已经把这张纸撕成一片片,一段段,一块块,而这张愈来愈细碎并且无法回复完整的白纸,就是我们现在的“(没有)时间”。
这些没有了的时间,都贡献了给短暂的关系,所谓短暂,即是,“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例如“话语权”丶“点击率”丶“关注”丶“眼球”,追随的是KOL,自己又要成为KOL,为自己而活的真正意思,是为别人而活。因为,我们的时间不是用在来认识与完善自己,而是用来完成别人对自己的想像。
Fantasy。
那个“自己”,是谁?
自恋需要多少时间?那是一辈子的经历都缩短为一种时间观:由凝视到定格,一种集体人格由此形成,由自我怀疑到自我否定,由不被欲望到自我拒绝。现在的人如此依赖镜头作为镜子,其实,是内心无法平静的补偿作用:如果不能被我欲望的人“爱(欲望)我”,那就让我“爱(欲望)”自己吧。
但,那个“自己”,是谁?
这个问题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应该不下于任何重大的议题如环保,而戏剧,正是负责把对这问题的思考,进行既普及又深化的推动工程。然而,现实的矛盾是,戏剧在我们的文化里(也是一般人的观念),如果不是服务娱乐的需求先行,就是带着象牙塔色彩,而这两种定位的时间观,其实也是“停滞不前”。
最多人害怕自由
更多人不愿走进剧场,是害怕两三小时坐在一张椅子上“等待”丶“思考”丶“枯橾”丶“沉闷”丶“焦虑”丶因为这些名词和感受,都是被动带来的无力感。有趣的是,现实中“不用等待”丶“不用思考”丶“不枯橾”丶“不沉闷”丶“不焦虑”的那些时刻,又会是什么时候?答案触目皆是,望着手机(欲望)的时候,但,那正正也是最最被动的时候。
人,常说自由可贵,事实上,自由也是最多人害怕,最多人逃避,甚至要把它毁灭。因为,它的存在,需要我们付出各种代价,例如,不怕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怕与真实的自己对话。
不怕,对自己说出心㡳的那些话。
剧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与社会氛围里,提供给大家这样的⋯时间。
是的,在这片荒原上,人会觉得孤独。但没有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不要走到这里,唯有拥有自己的思想,唯有接受自己的孤独,一个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真实:人格的独立性。
剧场捍卫的,永远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