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曾国祥月薪八千做打杂 不靠父荫入围金马:陈可辛带我入行

撰文: 朱小博
出版:更新:

访问以前,先观赏香港亚洲电影节的开幕电影《七月与安生》……入场是必须的,好歹要了解一下,36岁的曾国祥凭什么和杜琪峰、冯小刚同时入围竞逐金马奖最佳导演,又是如何造成父与子同届获得金马奖提名这种巧合(曾志伟凭《一念无明》提名最佳男配角)。有趣的是,15岁已经立志要做导演、21岁正式入行,曾国祥热爱电影缘自王家卫,接触电影始于陈可辛,倒是父亲曾志伟的影响,几乎没有:“那个年代,正是他事业上搏杀期,最长试过两年没见面。再加上,我根本抗拒看他的电影,你懂的,小时候看到爸爸在电影里总是被打被欺负的那个,很不好过……”先放下偏见,先不谈父荫,听听曾国祥说他的故事:从前有一对父子,因为电影愈行愈远,也是因为电影,他们俩再次肩并肩,一起走过红地毡。摄影:符祥定

去年初获邀执导《七月与安生》,曾国祥的命运从此改写,也让他的名字成为电影圈的头号抢手货。

可能是我听过最甜蜜蜜、出自一个父亲口中的话,一听说曾国祥入围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曾志伟说:“用尽毕生身家,也要使黑钱帮儿子买个奖回来!”这话当然是戏言,不过隔住个屏幕既能感受到儿子生性父亲倍感安慰,也想像得到不知道多少人又要带着不屑藐完又藐说:“还不是靠父荫!”我想,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曾国祥走到今天,也不是一朝一夕光靠父亲。公平一点,15年耕耘,对谁来说都不容易。

去年初接到陈可辛的电话,获邀执导改编自内地“网红”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七月与安生》,曾国祥的命运从此改写。9月电影上映至今,内地票房累积过两亿人民币、入围金马奖,也让他的名字成为电影圈的头号抢手货。

《七月与安生》中,家明同时周旋于七月与安生之间的处境,曾国祥不是没有经历过的。

“几乎每天都收到老板、监制的电话,说手上有个什么什么剧本,希望请我执导。不只这几天,是从这部电影问世以来,我就开始处于人生事业上的一个高点。”

曾国祥说:“愈是听的电话多,我愈是告诉自己下一部作品一定要小心挑选,绝不能为了‘食住个势’为拍而拍,我不是那种松毛松翼的人,毕竟努力了15年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𡃁仔时期,姊姊最重要

从入行算起是15年,其实这个电影梦萌芽,远远不止。“我家不是什么有文化氛围的家,爸爸又经常不在家,是我13、14岁真正开始成长、开始接受资讯的时候,姊姊(曾宝仪)教我喜欢电影该看哪个导演、喜欢看书该读哪个作家。与其说影响,姊姊对‘𡃁仔’时期的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人。”

曾国祥成长的1980、1990年代,正是香港电影发展最蓬勃的日子,算起来那20年间曾志伟拍戏超过150部,曾国祥看电影却尽量避开父亲的作品,难度极高。

老实说,作为星二代,起步比别人容易,不过真正困难的,是起步以后要走的路。
曾国祥说:“不少人说我的《七月与安生》,是女生版的《双城故事》。”

“小时候甚至抗拒看他拍的戏。你也知道那个年代他拍的都是咸湿佬、被人欺负、吴准少那种……倒是王家卫,被我视为电影上的启蒙老师。我看《春光乍泄》,知道原来华人导演也有一天能走进康城,得到导演奖;我看P.T. Anderson的《Magnolia》,知道即使是一个才27岁的年轻导演,也能刻划人性如此么心么肺。不是说我也一定能行,而是这两个人告诉我,可以去做。”

于是11岁跟妈妈、外婆移民到加拿大,21岁完成多伦多大学的社会学学士学位以后,曾国祥就一个人回港,在电影圈起步。

“老实说,作为星二代,起步比别人容易,不过真正困难的,是起步以后要走的路。” 因为爸爸的关系,曾国祥大学毕业以后,第一份工就是加入陈可辛的电影公司,担当打杂工作。

“小时候就很少见爸爸,在香港住的时候少见,后来移民更是两年都见不到一面。一直已经习惯了他不在身边,倒是难得回一次家,身边突然多了一个有父权的人,大家都不自在。小时候会怪他不想我们、也不管我们,直到入行才明白这一行真的能忙到这个程度。”

即使是曾志伟的儿子,曾国祥入行初时不单月薪只有八千,头两年的工作还是大多花在斟茶递水冲咖啡叫外卖上。

月薪八千,由打杂开始

月薪8,000,看似不多,其实一天24小时不管吃睡都在电影公司里打发,倒是要用钱的机会也不多;工时自由,其实换个说法是根本就没有下班时间,即使是曾志伟的儿子,入行头两年还是大多花在斟茶递水冲咖啡叫外卖上,“除了冲咖啡叫外卖帮手找资料,那时候电影还是用菲林拍,我记得我做得最多的就是做跑腿,一卷一卷送到港九新界各大戏院;然后最多的时间花在等冲菲林、等电脑一格一格数码化菲林上。两年以后,陈可辛才开始把MV交给我剪,才让我开始跟电影。第一个进导演组做场记跟的电影,我还记得是《三更之回家》。”

曾国祥一入行便跟着陈可辛,从他身上学到认真的制作电影。“他最了不起的是特别会跟演员沟通。”

话说回来,梦想做导演的文艺青年,第一次做场记导演是大师陈可辛,而男主角之一是自己的父亲曾志伟,这些机会……

“的而且确,我比别人幸运在,带我入行的是陈可辛。小时候喜欢看戏,到在陈可辛身边看他拍戏,才知道小时候‘懒’文艺青年,眼高手低藐别人太不实际,其实拍电影要学的很多,在香港拍戏更是很难。我觉得陈可辛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和拍档许月珍的认真,制作电影每个细节每一关都亲力亲为。而拍戏现场,陈可辛最了不起的是特别会跟演员沟通,就在《回家》片厂,我看着他在原丽淇(片中饰演黎明妻子)耳边讲戏,说到哪一句希望有泪花,说到哪一句眼泪要滴下来。那3年里学到的,我至今受用。那3年里我从不觉得辛苦、不觉得没有尽头,反而觉得要学的太多,时间不够用。”

爸爸从小不太管我们,某程度上也是为了让我们少被这个圈渲染,可以像正常小孩一样成长。小时候的不开心,我不知道是不是也能算是一种庆幸,别人家的男生有father issue,少不了和父亲冲撞。而在我最反叛的年代,因为和他太少见面,连冲撞、连那一下爆的机会也没有。
曾志伟这不怎么回家的爸爸,在外倒是义气仔女;曾国祥入行才知道作为曾志伟儿子,可以很光荣。

反叛时代,连冲撞也没有

从入行开始就被人说靠父荫,一直走到今天走到金马奖,还有人说他靠的是曾志伟。曾国祥说小时候的确觉得爸爸这个角色太陌生,几乎没有怎么参与自己的人生,入行以后却因此受尽抨击,实情冤枉得很。不过也是因为入行,爸爸的形象和影响这才立体生动起来,才知道作为曾志伟的儿子,可以很光荣。

“爸爸从小不太管我们,某程度上也是为了让我们少被这个圈渲染,可以像正常小孩一样成长。小时候的不开心,我不知道是不是也能算是一种庆幸,别人家的男生有father issue,少不了和父亲冲撞。而在我最反叛的年代,因为和他太少见面,连冲撞、连那一下爆的机会也没有。”

更何况,这个不怎么回家,也不怎么理老婆孩子的爸爸,在外倒是形象鲜明,数十年如一日的义气仔女、行头大哥,最爱帮人,最爱揽别人的事上身。

这些年,才开始了解他

“从入行开始,我跟爸爸才有了共同圈子和话题;也是入行这些年,去到哪,总会遇到有人走过来,握着我的手跟我说,想当年受到爸爸的恩惠或者帮助;在片场看爸爸拍戏,我发现那一辈演员特有的诚恳和热情,他是做幕后出身的,所以对幕后特别好……这些年,我才开始了解爸爸、敬佩爸爸,再看他拍过的戏,学会欣赏还觉得很自豪。其实不少人说我的《七月与安生》,是女生版的《双城故事》。”

回归基本,曾国祥一对一,与女朋友王敏奕乐于宅在家中大眼对细眼。

话说《七月与安生》,除了周冬雨和马思纯两位女主角,还有曾国祥亲自面试挑选的新人男演员李程彬。因为五官面形和彭于晏也长得太像,从电影上映至今李程彬都因此备受抨击,因为先天优胜赢在起跑线上,打后却举步维艰,这种感觉想必曾国祥最有同感不过。

“活在别人的影子下,这种说法也太严重。刚开始我贪玩又没有任何成绩,被人批评是‘抵’。”他表示,“其实他是一个新演员,我也还是一个新导演,大家都才刚开始,进步空间还很大,有时候不用想太多,不要觉得自己背负太多,做好自己的本分,总有一天,会有人欣赏你。”

喜欢这个又放不下那个的心事,曾国祥尝过,“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

后记 致青春

话说“抵”被人批评的一段黑历史,是6年前,曾国祥被指“一脚踏三船”。电影里的家明同时周旋于七月与安生之间,曾国祥更威,一次过搭上3个𡃁模。我问曾国祥,那种喜欢这个又放不下那个,家明的心事应该没有人比你更懂吧?

“我当然试过,说没有是骗你的……你可以站在道德高处批评别人,但是当事人未必可以控制得了。我当时不是优柔寡断,我想说同时喜欢两个人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又游离于既喜欢两个人,又明知道自己做错的状态,一点也不过瘾。”

这个当年喝酒,下下学足爸爸会醉到被人擡出来,又会同时喜欢3个外形雷同的𡃁模的曾国祥,如今喜欢和女朋友王敏奕宅在家里,即使是公布入围金马欢天喜地的那个晚上,也放弃和大班朋友狂欢,而是和女朋友两个人吃顿简餐庆祝,只能说,谁没有错过,谁没有青春过?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