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史上最强舞台 5,000万巨制:郭富城演唱会的设计幻想曲
一场演唱会要值得980元的票价并不容易,除了演出者本身的歌艺,舞台机关、灯光效果等视觉冲击亦要计算在内。特别是红馆贵为本地演唱会殿堂,是每个歌手梦寐以求的表演场地,但要配得起这个台板,在筹备时各个单位都需绞尽脑汁。一周前的星期日郭富城新一轮演唱会开锣,用了5,000万制作堪称香港史上最强的智能舞台,大家在欣赏城城劲歌热舞时,有否留意到制作者背后的心思?摄影:符祥定、部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郑宇君机关算尽! 为郭富城设计首个“六面台”
已是第16次在红馆开骚的郭富城即使经验老到依然不敢怠慢,这次《舞林密码世界巡回演唱会2016》香港站,舞台设计上更是“机关算尽”,宣传时就以“智能舞台”作噱头。事实上,今次开骚亦花尽心思务求再创高峰,不过所谓的“高峰”不只眼前的成就,更重要是贴近红馆“顶峰”。
今次郭富城就将巨石阵搬到红馆,一个个小舞台在红馆“拔地而起”,期间有小舞台更升至三层楼高,在高空离地旋转,场面震撼之余,亦能与山顶观众达水平视线。是次演唱会舞台设计师郑宇君(Fion Cheng)表示:“现在舞台设计会尽量尝试贴近山顶,观众会开心好多,我在设计时会代入观众的角色去做,我都会看不同的演唱会,会思考我坐这一行会看到什么?”
Fion为郭富城演唱会设计舞台时,亦考虑到香港观众看四面台惯性,因此创造“六面台”时亦沿用贴近观众的概念,“香港观众习惯看四面台,为突破四面台亦都花了不少心思,今次舞台亦不是一个四面台,而是长形的设计,会有新鲜感,亦会有更多变化。”
妙想天开如愿 科技实现创意
踏入21世纪,有更先进的科技支援,舞台的设计亦可以更加天马行空,郭富城的450°旋转舞台和今次的“巨石阵”就是一个好例子,Fion表示:“上次有在台面做荧幕,大家都觉得很好,今次亦用了立体效果,再配合机动,观众见到会觉得动感好强烈。”
要完成一个舞台设计,并非靠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还需要工程师和机械公司互相合作,Fion表示:“每一个舞台都要因应歌手去配合,需要好多部分组成,令事件更加丰富,因为安全性好重要,所以会有工程师和其他机械公司帮忙做测试。”
问到入行10多年可有一个构思是完全没法实现?Fion笑言:“没有,这些年来最复杂的是城城的舞台。”亦即是代表着,无论是多妙想天开的想法,在红馆都有机会实现,不论是当年黄伟文的演唱会笑言要搭升降机到红馆、还是林峰在舞台中心大玩飞天千秋,都一一印证了红馆有无限可能性。
又系“土地问题” 香港地难有外国规模音乐会
看演唱会,当然不局限于本地歌手,近20年来外国歌手也频繁地访港开骚。但在香港看外国歌手演唱会,感觉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原来这并非单是舞台设计或制作上的因素,而是牵涉到香港“土地问题”。就此,我们走访了拥有丰富外地歌手演唱会制作经验的丰华唱片(Forward Music)总经理Keyman Luk,为读者了解一下目前业界所面对的困难。
如前文所说,香港具规模的演唱会制作公司来来去去也是那几间,其实连场地也没有太多选择。Keyman表示,无论是政府管理的红馆、文化中心、大会堂等,还是私人公司拥有的九展、亚洲博览馆,在申办演唱会时都各有难处,至令全香港所有适合演出的场地都长期爆满。
“政府的场馆收费固定,基本设备也较齐全,但因为政府本身已有不同的项目排期使用,想租场的话最少要一年前入纸,但外国歌手很难在这么长时间之前就和你落实行程。”至于私人场馆,虽然排程较有弹性,但谈得上大型的也只有两三个地方,于黄金档期还是“争崩头”。
钱,全部都系钱! 制作成本远超想像
外国经常都有户外演唱会,问到香港为何做不来,Keyman说:“因为香港是一个城市,而外国举行大型音乐会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在郊外,法例上的管制有很大分别。黎明早前在中环海滨的演唱会就是好例子,香港就算大球场隔邻也是民居,不止噪音连灯光、烟火等效果都有严厉监管。”
场地限制了入场人数,大如红馆和博览馆坐满也只是一万人左右,但外国歌手通常只能开一两场,变相令主办方收支难以平衡,想看到原汁原味的演唱会,票价无奈要贵一点。
种种原因之下,外国星做香港骚难免要“一切从简”,不过Keyman指还好近年很多歌手都偏向以人为本,着重音乐表达多于舞台机关,如九展Music Zone那种Live House式的场地更受欢迎。此外,很多公司在和外国人合作过后,也能学到他们的制作,例如之前福山雅治的香港演唱会后,本地制作公司就代理了他使用的器材,这样也能为日后的演唱会节省成本,令香港的“搞骚文化”获得进步。
解构“四面台”吸引力
到底“四面台”对歌手有什么吸引力呢?其一,因为多数人都会觉得红馆是神级的演唱会场地,走得上这个舞台当然想坐满12,500座位;其二, 四面台可以与观众近距离接触,每次演唱会开卖头排门票总是很快被抢购一空,“争崩头”为的就是希望与歌手有一次握手,甚至自拍机会,渐渐形成了“握手位”的文化,好多歌手知道观众的期望,亦会在流程中加入握手环节。
提起红馆,演唱会导演李志伦(Jacky Lee)指出四面台属香港红馆首创,过往演唱会舞台都是以三面台方式呈现。“对歌手来说,四面台比较难驾驭,因为歌手在台上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永远会有个控制台在面前、或是字幕机让歌手辨别方向。” Jacky又透露,四面台的制作费是双倍计算,因为面向观众的音响和灯光需要四套,有别于三面台的一套音响设备,而设立升降舞台,或者让歌手从空中降下来,成本亦较高。
好多时候,我们看到就是舞台演出一刻,其实每一步都是经过多个月的构思而成,Jacky又试过为关心妍演唱会添加新意,设置拥有喷水池的红馆舞台。水池会跟着歌曲执行不同的喷水指令,恍如一个音乐喷泉,期间所有舞蹈员都一直湿透身,防水咪高峰都要在德国特别订造,可谓不惜工本。“观众不知道,我们被红馆罚了很多钱,因为舞台下面都水浸了,每个工作人员,甚至舞蹈员都要帮忙清走积水,扫出场馆外。”
一场演唱会是否好看,除了舞台设计用心外,导演亦有着很大的责任,Jacky解释:“虽然灯光和舞台设计师已做好基本需要,但我们会有其他考虑,每首歌都要设定不同程式,让每个节奏拍子有不同舞台效果。”
不难发现,即使世界级的演唱会,都会有香港的制作团队参与其中,香港的演唱会导演,往往能在演唱会上出现“神来之笔”。Jacky表示:“我们会因应即场需要而变化,这是香港制作人的优势。”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