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仁40而“不求人” 计划出实体碟:没有资源亦没有限制
与“神”对话已经难,更遑论成为被“神”拣选的幸运儿。音乐鬼才陈奂仁(Hanjin),初出道分别被两代歌神张学友和陈奕迅选中而创作歌曲,初登大银幕又夺得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40岁的陈奂仁看似是人生胜利组的一员,事实上他的人生满布荆棘,被拒绝和打击是等闲事。他的成绩,绝对是老土名言,“苦尽甘来”。摄影:李孙彤
与陈奂仁的对话,坦白说已经有过数次,我们谈过新加坡组屋、李光耀的贡献等等,今次访问终于问及他的强项。虽然心知音乐为他带来名利,但笔者还是客套问音乐为他带来什么。“音乐带给我无限挫折、无限樽颈,樽颈和挫折是进步必经之路。”语出惊人,到底是40岁拥有的智慧,或是眼前果真是一位鬼才? 还未搞得清。Hanjin便回忆在新加坡遇到的辛酸往事。
Hanjin忆述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在成绩表写上,“陈奂仁爱唱歌,但把声很难听”。人身攻击当然不可接受,但Hanjin并没有介意老师的恶意批评,他指:“好好笑,好讽刺,爱唱歌但很难听,我和弟弟碌在地上笑,父母看着我们都笑了。”被评为唱歌难听的陈奂仁,后来却成为歌唱比赛评审。Hanjin继续说:“12岁患上耳疾,结果双耳听力比常人低,左耳少三成,右耳更少一半。”他没有放弃,用反复聆听歌曲来克服先天不足。直至15岁时,钢琴好不容易考上第七级,不过老师却指他没有天分,着他放弃,他当然不服输,但他说:“我读谱很慢,一年只可以记着两三首歌,老师当然恼我,这么迟才赶我走已经很仁慈。”音乐鬼才原来都有音乐弱点。
“为什么我对你们好,都要欺凌我?”
陈奂仁17岁时,由于名校间竞争激烈,Hanjin曾经转到别家“敌对”学校读书,后来又重返旧校修学,结果惨成牺牲品,被同学散布谣言排斥他,他坦言:“连老师都对我有偏见。”Hanjin自小抱着“我对人好,人对我好”的信念,怎料来到这个时候却不奏效,结果患上抑郁症,无故会哭起来。吃了一星期药后情况才有所改善。“心理上的调节需要成长才能克服。”如今回想起来,Hanjin认为:“学校群体生活中,当有部分人带头,其他人便会跟随,其实他们都不想(排斥我)的。”经历过校园欺凌,Hanjin学到的就是,对人好的出发点,不应期望别人都会对自己好,而是很纯粹的帮助别人。
唱片公司:你不够靓仔
陈奂仁可说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听着他的成长经历,都不禁赞叹他的坚强。苦尽甘来或许是时候在陈奂仁身上出现。20岁左右,他成功得到在酒吧的演出机会。在酒廊唱着歌,一度令他幻想起往后的星梦,于是找寻新加坡不同的唱片公司,怎料唱片公司对他说:“你的样子和声音不夹,你的音乐又不够商业,简单讲,你不够靓仔。”
在新加坡一次又一次的打击,Hanjin都坚强地挺过来。“虽然说香港音乐行业萎缩,但对比新加坡仍然很大!其他地方做不到的,在香港可以做到。”凭着这股信念,加上被两代歌神选中,结果“客似云来”,先后为李玟、郑秀文、陈冠希、黎明,甚至韩国歌手Rain监制歌曲。
“除了音乐 我没有技能”
耳中听着陈奂仁的成长往事,眼前看到的却是圆头笑脸,坦白讲,是很奇怪的。样子看似欢乐,内心却是复杂。“如果要进步就要抵得起挫折,就要投资时间和痛苦。”他补充道。
Hanjin迎难而上,或许你会觉得他是“攞苦嚟辛”,但他享受音乐是他的所有。虽然Hanjin成绩优良,但于大学期间,他萌生不再读书的念头,却因为爸爸一番说话而又再坚持。“2年级时我已经和爸爸说,我不想读书,想做音乐。”可是爸爸回应相当有骨。“可以的,你扫地也是可以的,你开心便可以吧。”虽然顺利完成学位课程,但他坦言:“除了音乐,我没有其他生活技能。”
音乐带给我无限挫折﹑无限樽颈,樽颈和挫折是进步必经之路。
商业下牺牲梦想
千禧过后可说是陈奂仁的黄金时代,创作过《爱是怀疑》、《阿士匹灵》等歌曲,当过陈奕迅专辑的监制,被问到现在为何少了帮他人打造音乐时,他这样回答:“我是服务提供者,永远是聆听服务者的指示,别人想找我自然会找,或许别人觉得我忙吧?我又没有特别追问。”他再补充:“别人都有自己的计划,有种种原因,所以我答唔到你,但合作是无时无刻的。”
谈起合作,果真是无时无刻的。担任徐小凤演唱会嘉宾,又与网络红人拍片唱歌,更是幕前幕后两边走。“其实幕前幕后都是同一个角色,只是一个见样,一个不见样吧了,而演员和音乐人才则是不同角色。”陈奂仁近年有多番新尝试,先后在电视电影中出现。2011年在电影《李小龙》中,以不足20分钟的戏分夺得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他坦言父母对夺演员奖惊喜万分,他说:“夺音乐奖项,不论是什么全国奖项,父母只是会赞个奖几靓而已,但夺演员奖,他们却拍烂手掌,我当然想父母开心。”
虽然得到各项成就,得到父母认同,又经常担任演唱会嘉宾,但Hanjin显然不满足,因为他与梦想仍有大段距离。“我已经40岁了,我实践梦想的路,只是走了几步。”。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做巡回演出。“这是我开始爱上音乐到现在,最想做的音乐项目,但我真的未起步。除了爱我家庭外,我需要好踏实追求我想做的东西。”
巡演的道路在40岁才刚起步,其实与商业世界不无关系。“全世界做纯音乐都有困难,音乐要商业化,首先产品要有销售。音乐工作者要演出,演出靠人气多过能力!开演唱会,主办商首要问题不是问你唱得够唔够劲,而是问他够不够红!”难怪有些歌手只有几首作品,都能够在红馆开演唱会,一语道破音乐与商业的关系。虽然音乐人要面对社会现实,但Hanjin觉得香港仍然是一块福地,毕竟对音乐的接纳程度仍然很大。“作为独立音乐人,我可以出爵士,古灵精怪的概念专辑,做慈善音乐会,甚至不求人大乐队,香港是很特别的地方”。
40而不求人:没有资源 却没有限制
别人40而不惑,他却40而不求人,组成“不求人大乐队”。虽说大乐队,实际上只有他一人。因为大多音乐人都很忙,常常练惯练熟后,又再分道扬镳,难以承受陈奂仁的巡演愿望。“以前陈奂仁都是一枝结他和一把声音,我看到外国开始有歌手用Looper,Looper可以做到声音出来,将两枝咪高峰,一枝结他,加上循环器和效果器,便可以营造出10人的乐队声效。”结果,透过好友小凤姐的意见,将自己的音乐活动命名为“不求人大乐队”。
“不求人大乐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成功出碟。陈奂仁近期在“音乐蜂”众筹网站,集资出实体碟。“互联网这东西,其实我是不懂的,我在大学时的考卷都是手写!”互联网盛行,他仍然选择出实体碟,销量自然是未知数,他毫不担心。“事实是,实体音乐未找到代替CD的媒介,而互联网亦未成熟到能代替CD。”
独立音乐人在商业社会不易生存,但Hanjin总是乐观面对:“资源没有,但限制都没有!”投资者重视收益,但音乐人重视创作自由,难免会产生矛盾。“做完‘不求人大乐队’后,接着打算做的是绕舌的唱片,虽然我不是绕舌歌手,但绕舌都是音乐,R&B的一部分,所以做!我又想做ACAPELLA 碟,又想做摇滚碟,亦想做新的爵士碟、黑胶碟,最紧要做很多巡演。”没有大公司束缚的Hanjin,原来都很贪心。陈奂仁不管前路如何,都要顶硬上的原因,原来是纯粹的追梦。
“梦想是靠自己做出来的。”
以音乐做慈善
所谓相由心生,陈奂仁脸上挂着微笑,他的内心果然都是希望让人欢笑。“我希望透过小小能力,令大环境的人开心多一分钟,我就觉得好开心。”自称只懂音乐的陈奂仁,原来是笑里藏“刀”,有三项能助人的长处。“我问自己,强在什么地方?就是音乐、故事分享和对学习的概念。”
“希望世界和平”这些客套说话,笔者在Hanjin身上几乎找不到,事关他目标明确。“香港传统将受助人分4类,老人家、病人、穷人和年青人。”Hanjin有研究地指老人和病人资源充足,而他们亦懂得寻求协助。穷人是问题,但他仍然在想办法如何贡献。
至于年青人,Hanjin表示:“很多时候都帮不到他们,直至出事前都找不到问题。近年又多了年青人伤害自己,甚至自杀,我觉得这事情上可以贡献。”难怪陈奂仁在8月14日与“敢动尊严”合作,举办大型户外音乐会,鼓励年青人用实际行动找回自信和自尊。
后记:夫唱妇随
陈奂仁如此有决心在40岁追梦,笔者总认为与他身边人有莫大关系,至少令他无后顾之忧。贤内助Prima充当经理人和助手角色,为Hanjin准备一切所需,访谈期间亦不时拿起手机为Hanjin做网络直播。究竟有什么原因,令Prima愿意跟随Hanjin追梦?她直言:“最初只是仰慕他的才华,认识后才发现他心地善良,是连蚊都不会拍死,认为蚊子都有生命的人,对人亦十分忠诚。”简单讲就是因为爱。这就是典型的夫唱妇随。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