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攻略】女绘师爱上欧美电影 用自己方法画出男神
以前提起“同人”二字,大部分人会联想到日本动漫作品的二次创作。但随着欧美奇幻电影(例如《哈利波特》、《魔戒》)和超级英雄电影的兴起,很多同人作家都投向欧美电影寻找灵感,形成一股新浪潮。香港绘师偶仔便是其中一位。
八十后女孩偶仔的本职是一位文员,绘画的技巧都是通过不断练习自学得来。现在以美术设计相关的专业为目标,累积作品。2013年左右,因朋友的推荐开始接触欧美电影,观看完《美国队长2》(Captain America:The Winter Soldier)后一不小心就跌进了超级英雄的“大坑”。后来为了认识更多的同好,偶仔开始绘画欧美电影同人,更从香港跑到台湾参展,在圈内建立不少名气。
问到她为甚么会选择欧美电影作为二次创作的基础,偶仔表示:“普通一部电影,除非有续作,否则大多只用约两小时便完结了一个故事。通常我都会觉得意犹未尽,留有许多容许改编或补充的空间,令我充满幻想。”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欧美演员的颜值轮廓普遍比亚洲演员深,容貌较容易在漫画里表现出来”。
欧美电影同人与其他类型同人又有何分别?偶仔觉得最明显是将真人转化成平面,即所谓“二次元化”的过程。“欧美电影同人因为是以真人演员为蓝本,要考虑如何把真人的特征套入漫画的画风已经是一个难题。其他例如日系同人,因原先的作者已经为角色作好平面的设定,所以同人创作需要考虑的,只有跟随原著画风还是用自己个人画风融入二次创作。”
香港的欧美电影同人圈子似乎还在成长期,比较活跃的人数大概有400至500人左右。而邻近的台湾,不论在绘师人数还是fans量,都远超香港。偶仔曾经参与台湾的欧美同人主题展场,就她的观察,“台湾活动囊括的类型很广,包括很冷门或者很旧的作品,而香港就倾向以当期当红的影视作品为主。”《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系列、《复仇者联盟》(Avengers)系列、《变种特攻》(X-Men)系列、《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等超级英雄电影都是热门作品。
偶仔在参展之余,也会在网络世界分享她的同人画作,吸引同好。如果对她的作品有兴趣,又或者同是英国男神Tom Hiddleston的fans,可以到以下网址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