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十年》获奖 尔冬升恐惧什么(全文)
香港电影金像奖因为《十年》获得“最佳电影”而成为全城焦点,有外界评论视《十年》获奖为“香港人的宣言”,标志着这个时候的“时代精神”;有的则从电影艺术角度出发,认为《十年》更应该获“最有影响力电影”而不是“最佳影片”;惹火的批评还有多位电影业界的老板级人马或投资者,严声批评金像奖的投票机制及专业性,担心香港电影会被“政治绑架”云云。
在当晚负责颁发压轴“最佳电影奖”的金像奖主席尔冬升,也因为在颁奖时引用罗斯福名言“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而遭各种不同解读。在种种喧闹的背后,尔冬升本人告诉香港01,他“恐惧”的究竟是什么。
摄影︰林振东
▼政治绑架了电影?尔冬升认为用“政治绑架”来形容不对,因为这部戏很多人看,可以反映这个时代。
香港01:《十年》获得“最佳电影”,可以说掀起一个小风波,坊间有些问题,例如“最佳电影”是怎么评选出来的?为什么《十年》其他奖项一项提名都没有,却可以拿“最佳电影”呢?作为主席你怎么解答?
金像奖的投票机制
尔:我上任之后,在颁奖礼六个月之前,有一班新的编剧来参加创作及制作会议。当时我的看法是,金像奖第35届了,很多人仍不知道投票机制是怎样的,甚至圈内都有很多人不知道,以为董事局或主席“话事”。所以,我们会在颁奖礼上,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去介绍投票机制其实是“民选”的。
今年有1100多位的“选民”。这1100多“选民”,包括13个属会的登记会员,通过所属协会,获得提名表格及投票表格,还有一些不在协会内的评委,是我们邀请的,例如学院的学者等。
产生“最佳电影”的机制是这样的:第一轮的提名,每个属会的会员可以投票,结果占50%;评委也可投票,结果占50%。第二轮的评奖,提名结果会交到评委那里,评委包括50名业内人士及5名业外人士。评委占结果的55%;另外“一人一票”占45%。
如果在“最佳导演”或“最佳摄影”的专业性奖项,由于涉及专业角度,评委会占一个百分比,专业的会占一个百分比,然后“全民”票又会占一个百分比。
每份投票表格的签名都经核实,所以是记名投票的,而表格会直接交去会计师那里。在奖项揭晓之前,董事局是不知道结果的。以前很多人打电话来问:“有没有奖攞,有奖我来,没奖不来。”很难做的,所以干脆完全不给人知道结果。今年的投票率超过60%,算是很高的了。我觉得制度没有问题,我们在保密及维持公正上亦下足全力。
▼尔冬升觉得最大的恐惧,是有人危言耸听。
怕的是影响香港电影工业推广
香港01:之前有没有一些关于评选结果的投诉或争议?
尔:我印象中好像都没有。不过我想说,早前我接受媒体采访,曾说“忧虑政治绑架金像奖”,现在回想,这句话有点问题,是我不够深思熟虑。但作为个人,我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说我们都不希望政治影响艺术、体育,但现实上是不可能没有影响的。它甚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次我是否只单纯地忧虑这件事被“政治绑架”呢?作为金像奖的主席,我是站在协会和工业的角度来考虑的。
金像奖几十年来,在全球华人世界,对香港电影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以前大陆是不转播金像奖的,但是前几年开始转播。我恐怕发生了这次事件,会对整个香港电影工业的推广有所影响。我听说今年会有多几部类似的电影会上映,我不怕你有政治立场,反而有些人会利用这件东西。我还听说有政党要“开戏”,这样搞我不知道怎么处理。我很希望借着这次事件,13个属会的会员大家赶紧看一看,下一届怎么面对与处理。当初我是站在一个工业和推广的角度,可能用“政治绑架”来形容不对,因为很多人看这部戏,觉得年轻人值得鼓励,有些人会认为这部戏很有创意,能反映时代。作为董事局和主席,我们可以做的就只能是维持公正,只要你按既定的投票机制投票,我们就要尊重你的决定。
什么叫“符合资格”,很简单,只要在去年12月31日前上映,只要是香港片,就已经获得提名权,这是事实,跟你喜不喜欢无关,跟政治、政党也无关。
香港01:我们只能问投票的过程和结果是否合法,而不能问动机的,就算是总统选举,我喜欢这个人的发型也可以投他一票, 虽然这张票只代表一个选择,你也得尊重。但我想问,你刚刚提了好几次“这件事”,“这件事”具体指什么?是《十年》得奖,还是大家的反应,或者其他?
尔:我是个感性人,觉得很悲哀。我引述罗斯福的话是从心而发的,因感觉到圈内真的有种恐惧,由导演会执委颁发“特别奖”给《十年》开始,到颁金像奖奖礼当晚,我一直在想要不要说,最后还是说了。我觉得这件事被放大了,为什么大家不可以客观一点看,《十年》这出电影的出现,背后是有很大的社会原因的。至于为什么大陆不转播金像奖,背后自然也有它的原因。有人骂大陆不转播,但这不就是“一国两制”吗?正如大陆也不会干预你颁奖,对不对?
我觉得最大的恐惧,是有人危言耸听,说什么害怕影响到香港电影人的谋生;说万一《十年》获奖,以后香港电影人北上拍戏就不方便,他们的联想是这些东西。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很多根本不会受到影响,你怕什么呢?导演会执委今年颁“特别奖”给《十年》的时候,是高票获奖,当时已经有人在担忧,只是这事由于媒体报道得很少,没有人关注。
香港01:但是若有这种恐惧存在,投票的时候大家应该会宁愿弃权,结果却是《十年》仍然获奖,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尔:我不知道。在我的层面很简单,金像奖对我来说是个party,我想搞好整场show,观众觉得好看。所以当要处理这么多事情时,我都有很多情绪,抱怨不想做,但当然又不能不做,我们是成年人来的。实话实说,我愿意为业界服务,但要处理这么多不必要的事情,我觉得很浪费时间。我不喜欢搞什么政治、人际关系,我觉得非常幼稚。
▼尔冬升说从没见过金像奖出现那样的欢呼,不过那不是专业问题,而是情绪问题。
念出《十年》获奖 自己也吓了一跳
香港01:有圈内人说,为什么尔冬升当晚是自己而不叫别人去颁奖,是不是因为万一叫某人颁奖给《十年》,那个人也要揾食,可能会被算帐,所以宁可自己颁。
尔:当我讲出《十年》获奖那一刻,我都吓了一跳,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金像奖出现那样的欢呼,这不是专业问题,而是情绪问题。我想,今后大家是不是可以回归到专业、理性的方式,不要被情绪绑架。
我观察到一件事,不怕说,今年出场获得掌声最少的是陈可辛和徐克。《路人甲》可能因为我是主席,大家捧场,掌声倒数第三。为什么?因为这些是合拍片,主要市场不在香港,反应也就没有那么热烈。
香港01:我想有一些人会将合拍片理解为“投降”行为,或者觉得你不是拍给香港人看的。
尔:为什么香港没有人看合拍片,其实和分级制度有关。 大陆没有分级制度,为了进入大陆市场,电影都要老少咸宜,香港观众觉得不好看。分级制度在大陆推动了很多年,但总推不动。
香港01:有人提出要修改投票机制,作为主席,你觉得有此必要吗?
尔: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它是经过很多年的实践演变出来的。你说是不是完善呢?肯定不是。你可检讨,但大方针肯定不会变。金像奖起初是参考奥斯卡,它不可能变成康城、威尼斯。(注:采用评审团机制)
回归前《十年》或无法上映
尔:我个人觉得,如果在回归前,《十年》有可能是不能上映的;我想大家还有些印象,以前《皇天后土》(1980年代讲述大陆文革的台湾电影)。
香港01:我当年看了最后一场,接着就停映了。
尔:因为有法例,你不可以影响与邻近地区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回归前,《十年》也可能不能上映,但今时今日,有没有人敢不让它上映呢?我相信没有。但很多新的问题可能出现,现在又说“港独”了,以后电检会怎么发展,我也在观察。
香港01:很多东西以讹传讹,《十年》里面是有讲到自焚,但有人认为它不是鼓吹这样做,并不是政治宣传片。
尔:有些人认为这是“反动”电影,但我只觉得这些年轻人还蛮大胆的、蛮有创意的,中间有些地方我觉得好笑,大家的观影角度都不同。大家可能觉得这出电影很有胆量,但从电影角度,仍有很多问题,例如5个故事不统一等等。
香港01:有一些人的意见,认为金像奖应该鼓励独立创作,给小成本电影一些机会。但在现有的机制下,金像奖是个行业奖,只要走这条路线,就很难改变大局。如果要鼓励小成本电影,是否需要不同的机制,另立奖项,例如“最佳创意奖”。
“彭定康说得对”
尔:现在涉及两个机制,用几百人投票的方式搞个特别奖很难,而我又不觉得香港现阶段要搞一个类似金马奖评审委员会。在投票时,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很容易有种锄强扶弱的心态。李翰祥曾说过,当你的作品票房大卖就不要太介意有没有奖。奖是要来鼓励那些较冷门的作品。商业绝非坏事,但很多冷门作品的导演可能很刻苦,奖对他们是个鼓励,没有必要和他们争。在投票时,我也会有这种考虑。很多人会扩大到觉得《十年》拿奖,是香港和中央搞对抗,这次“玩完”了,香港电影“大镬”。这种危言耸听的讲法太过分了,大家这么多年和大陆合作,不会不明白。彭定康说得对的,我真的是怕香港有人无端制造些事端,把香港由没有问题变得有问题,这种事情太多了。刻意制造对立,然后选边站,这两年变得好复杂。
香港01:但在占中之后,一些在言论上支持占中的艺人感到被封杀,这种印象令人觉得《十年》拿奖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这种恐惧是有根源的。
尔:(叹气)没有明文写出来,你可以怎样呢?你问他有没有,他一定跟你说没有。所以如果有人跟我说他有老婆仔女,不想介入这些事情,我当然理解,多少人在大陆揾食。但是有些人根本就不在大陆揾食,却讲到好像风声鹤唳,我觉得很糟糕。大家刚开始开玩笑,说万一《十年》拿奖,现场直播镜头拍到我要不要鼓掌啊,玩笑说着说着就成真了,这样的事情不是很荒谬吗?
其实这些年在大陆,我一直有跟大陆官方有关人士沟通,就算是占中的时候也有。占中的时候我听说有2、30个业内的年轻人在那里搭帐篷,我要去看一下,有人阻止我,我说怕什么,去了解一下情况都不可以吗?了解之后我知道,这些是回归后才出生的小朋友,绝对多数没有拍过合拍片,没去过大陆。但是很多人,连去看一下占中都怕。
香港01:记忆中,是有外国媒体报道了《十年》,然后《环球时报》发文批评,然后慢慢放大了整件事。
尔:应该是从梁美芬开始的,跟着《十年》的票房就一路飙升。不过我想这件事不会持续很久,也不会出现很麻烦的情况。至于说有没有人会挑战金像奖的机制等等,到时候再说吧。任何人都有权提出意见,大家讨论,不要打架就行了。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