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香港需要改变】麦明诗:港女当自强
教育就是可以将所有人,无论甚么背景出身都可重新洗牌,每人都有机会达至成功。但现时教育资源实在太悬殊。
在女多男少的香港,“港女”不易做,当成功港女更是难上加难,对于“男女论”,Louisa有自己一套,她认为受着中西文化影响的香港女生,确然位置尴尬,既要矜持又要独立,不过她还是鼓励“港女”当自强,因为人生不应建基于别人的眼光上。
摄:谢浩然
“女仔不要怕叻,香港夹在中西文化间,有中国传统观念,又受西方文化影响,追求男女平等,女士要矜持又要独立,很矛盾。小时候我觉得女仔要矜持,跟男仔闹交最好闹输,又或者赚钱不要多过对方;不过到外国读书后体会深了,记得有次跟外籍男同学dating吃饭,结帐约港币六十元,当时对方问介不介意请我食饭,我觉得奇怪,点解我要介意呢? 原来我都是被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了,他尊重我才问我。那次对我很大冲击,回港后,我好希望这些矛盾文化会改变一点,女士其实可以在各方面有成就,最重要是不要傲气太高,要追求梦想,人生不是建基于异性、别人眼光上,要为自己生命而活,生命是属于自己的。”
我爸妈都是出身基层
Louisa之所以不一样,是她所关心的议题十分贴近社会脉博;困扰一般香港市民的教育及房屋问题,她也敢言敢说。
“我最关心的是教育,香港社会现在缺乏机会,我不相信可以有平等的世界,但尽量希望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教育就是可以将所有人,无论甚么背景出身都可重新洗牌,每人都有机会达至成功。但现时教育资源实在太悬殊,我当年好好彩读到女拔萃,因为这间学校才令我有启发,才会想想试考剑桥大学,我是教育很大的得益者!而我所讲的缺乏,并非资源问题,是整个环境问题,给小朋友成长的启迪。因为我去了剑桥,眼界放大了,才知自己微不足道。”
“我最近看了一个研究报告,类似讲香港的大学学位多了很多倍,但基层的加幅却好少,得益的只是中产或以上家庭的小朋友,我是属于得益的一分子,但我会为社会变成这状况感到可惜,因为我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是出身基层。”
香港问题不只是“上车”
当下人人也说要买楼“上车”,估不到连麦明诗也有同样诉求,道出香港人的心声。
“2016最希望可以买到楼,理论上我可以有高薪厚职,家境不俗,供养父母又没有迫切性,但我也感到压力。我计算过,若然做律师年薪4、50万,买楼首付动辄百多万,储十年才有百余万;但我薪酬已算不错,如果没有医生、法律学位怎样办?当你没有一个舒服环境,又如何追求梦想?
“我觉得近年香港的问题,是每个人心里只想着买楼上车,上车后就想着如何供楼,然后穷一生精力供楼,人生意义在哪?一个热血年轻人出来工作, 跟着就要背上几百万债,然后所做的每个决定,都要想着这数百万的债,不能转工,因为要供楼;不可以投资做生意,因为要供楼;其实不是没屋住的问题,而是规划整个人生,磨灭香港人的创意与精神。”她坦言,置业只是一个合理追求,希望有个自己的家。
不一定只有“黄丝”跟“蓝丝”才关心社会,还有个叫“麦明诗”,正如她所说每个位置在社会上都有效力,“见到自己的影响力,会好有满足感,要去到impact大的时候,努力跟牺牲要很多很多,我会瞧着目标努力。”但愿戴上港姐冠军光环的她,为香港带来点点希望。
麦明诗(Louisa Mak)
就读拔萃女书院,2009年香港中学会考取得十优佳绩,2011年升读英国剑桥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去年参选《2015年香港小姐竞选》,以“十优港姐”称号成为大热兼全城焦点,最后赢得“最上镜小姐”兼冠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