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丹爆《真情》叉烧系道具:挂得太长时间积尘要攞去洗
刘丹,一个大家听到都会觉得非常亲切的名字,由《真情》的“叉烧炳”,到现在《爱.回家之开心速递》的“熊树根”,陪伴著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不少观众每晚开饭的“铁脚”。除此之外,丹爷所饰演《上海滩》的“冯敬尧”、《鹿鼎记》的“吴三桂”、以及《射雕英雄传》的“洪七公”等经典角色至今依然令人津津乐道。
不过在50多年的演艺路上,丹爷其实经历过不少高山低谷,在接受《01娱乐》专访,他细诉了当年入行初期遇上一次又一次的“重击”,尽管如此,丹爷凭著打不死的精神,让他在低处时见到曙光,由当日一位发明星梦的黄毛小子,成为如今“万千光辉演艺人大奖”得主。不过当忆起已故好友翁美玲,纵使相隔多年,丹爷依然难掩伤感,大叹:“真系唔抵...…”
摄影:梁碧玲
看拍戏萌生演艺梦 海员变演员
现年80岁的丹爷在影视圈打滚超过半世纪,修读土木工程的他,入行前做过地盘建筑,但不久撞正有间大银行突然倒闭,影响全港建筑行业,瞬间令他失去工作。当时面对失业打击的丹爷心情低落,很想离港散心,奈何要面对现实就是没钱,故只能光想,此时有个当远洋船船长的世叔伯见他没工作,便问他可有兴趣上船学东西,丹爷见有得游埠又可见识世界便立即答应,就此开始了行船生涯,那时丹爷只是20岁出头。
虽然每天可以看著一望无际的大海,海豚在船边穿来穿去,晚上又见到满天星星的美景,但丹爷直言看得多,几正都会麻木,于是行船两年就觉得闷,有想转行的想法。就在这个时候,国泰电影公司租借了他公司的船来拍电影,丹爷称当值时看著别人拍戏愈看愈过瘾、真的很感兴趣,于是便放弃高薪的海员职位,决心去报考国泰电影公司第二期艺员训练班,“我小学时有做过话剧,加上我本身性格好动,看著拍戏原来那么好玩,同时在报纸又看到国泰招考训练班学员,我觉得很适合自己,于是千辛万苦挑了一张自己认为最有型的照片寄去,开头两次面试的结果都是‘返去等消息啦’,之后我继续行船,但又担心因此错过通知,所以最后决心辞职等消息,最后真的给我收到录取信。当时原来有1000多人报名,取录了45个人入训练班,到最后毕业获签约的只有11个人,我是其中一个。”
瞒家人入训练班 一个月激减30磅
获训练班录取后,当时行船养出一个大肚腩的丹爷,为了当好演员这份职业,立即去操弗,凭著坚毅意志,一个月内激减30磅,由170多磅减到140多磅,“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方法都不是很健康,做运动、出汗、但少喝水,就算很渴都是两小时后才喝,最多喝两口。”其后实习期间开工日数不多,丹爷又趁没有工开的日子增值自己去骑马,当有电影拍摄大场面需要多只马匹时,他便可以顶上,从而增加收入,“那时毕业班实习拍1日戏只得30元,但骑马就算得一个镜头,都有100多元,是几倍。”
原以为丹爷得到家人的支持,所以能无后顾追梦,但原来并不是,而是先斩后奏。丹爷称:“那时老人家觉得做戏不实在,一来很难入行,而且有多少个人会红,简直是发明星梦,所以由考训练班开始,我都不敢告诉家人,直至后来正式签了演员约才告诉他们,我说如果违约会被公司告的,家人都没有办法,只能答应。”至于其艺名“刘丹”的由来,丹爷说:“是训练班班主任帮我改的,那个很流行两个字的名字,叫起来响亮又容易记,所以就改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初入行遇连环不幸事件 做男主角票房惨淡收场
可惜这个气势十足的名字,未能为丹爷的星途开个好头,入行不久,国泰电影的大老板陆运涛在台湾撞机离世,其家人无兴趣继续经营电影,令公司愈来愈没落,刚巧邵氏又有人找他,大家一倾即合,但加盟后又遇上另一个不幸,其主演的首套邵氏电影《风雷魔镜》上画时,又遇上台风,令票房成绩惨谈收场,“那时真的很难过,但没办法,自己彩数不够。”
这次打风,将刘丹从主角打了下来,其后一年都是做一些闲角,就算努力做好,但始终觉得没什么意思,刘丹就开始想些别的来做,恰巧这个时候又给他遇上另一个机会,配音组领班问他有没有兴趣当配音,被投闲置散的刘丹,虽然未做过,但有懂国语的优势,所以一口答应。刘丹称当时做配音很忙,而且收入不俗,“直至有晚凌晨,我看著几位在配音界几十年的老前辈,有些在打瞌睡,有些则昏昏欲睡的样子,我突然就想,我将来会不会跟这些前辈们一样呢?”
转战电视圈
对演艺满腔热诚的刘丹,当时觉得这样不行,应该要转变一下,就在这个时候,他又收到冯淬帆的电话,问他有没有兴趣加入佳视(佳艺电视)进电视圈玩一下,“电视我是完全没接触过,但觉得很新鲜,于是便答应,然后就一直拍电视拍到现在。”
不过丹爷只是在佳视待了两年时间,无线高层叶洁馨就向他挖角,更愿意等到他约满,丹爷称当时在佳视“池中无鱼虾为大”,都算阿哥级,所以心大心细,后来太太帮他找来算命师傅,对方叫他“快点走,佳视不行的,一定会倒闭”,后来佳视真的因营运不善结束,他庆幸自己没有做错决定;而在加盟无线后,丹爷也迎来他的事业高峰,效力至今40多年,所演过的角色多不胜数,当中:《上海滩》的“冯敬尧”、《鹿鼎记》的“吴三桂”及《射雕英雄传》系列的“洪七公”,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
与翁美玲情同父女 忆对方难掩伤感
丹爷称自己自细已经是《射雕英雄传》迷,所以当收到演“洪七公”时有梦想成真的感觉。除了把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获好评外,丹爷与剧中徒弟翁美玲亦因合作建立深厚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延伸到剧外,虽然翁美玲离世至今已一段时间,但忆起故友,刘丹依然难掩伤感,停顿了几秒整理情绪才能开口:“总之,她对我是很好,真的很好,那时朝见晚见,而且几套剧都一起合作,她连跟谁拍拖全都告诉我听,真的把我当作爸爸一样。当日老婆跟我说翁美玲出事了,我起初还说她拿这些说笑,后来看到新闻不停播,当时的心真的很难过。一个那么醒目、聪明的人,竟然结局会是这样,真的‘好唔抵’,唉!”
“我最深印象跟她有次在厂景拍打戏,几个武师打她一个,人多打总会有错手,其中一个武师不小心打到她眼睛,她即时掩住,但血已经在手指罅不停流著,那武师害怕到不停打颤说对不起,但想也没想到,阿翁跟对方说不用怕,没事的,我本来就准备去开刀割双眼皮,现在这样就可以省回一只了,在那个环境她竟然还能这样说,真的不简单,我心想:‘哗,呢条𡃁妹,犀利㖞。’”
还有一次是他和翁美玲及苗侨伟一起出外景为《天师执位》拍摄通宵戏,丹爷称当晚拍完看通告发现大家第二日一早又是同一个场景,于是他们三个索性叫道具同事拿几张榻榻米开个炉火在那里露营,开工叫醒他们就可以。丹爷表示至今与苗侨伟每次回想此段青葱岁月,大家仍然会笑。
丹爷还爆翁美玲有著豪爽一面,他说有时拍完剧大家去庆功,对方喝了几杯就会很豪爽:“‘伙计,喝完了,再来多一支白兰地,我的!’她说她付钱,非常有大家姐风范,我说不用,她就说刚那支你付了,这支到我了,很豪爽、很可爱。但没想到......现在每次提起她,心里还是会很不舒服。”
黄日华个性似“郭靖”
此外,丹爷亦可以说集齐“五虎”,当中以梁朝伟、刘德华、黄日华和苗侨伟合作最多,他大赞各人都很勤力、待人接物很真诚,“黄日华是很勤力,而且个性十足‘郭靖’这个角色;苗侨伟同黄日华差不到多少,大家都是很顺口的一个人。”
刘德华为保靓仔样不睡觉
谈到刘德华,丹爷称记得有次拍剧,每个人在没自己场口时都会抓紧时间找地方补眠,但刘德华却铺两张粒榻榻米在一旁练习打筋斗、练跳:“我说(华仔)你不睡一下?他跟我说刘丹不行的,我睡醒会口肿面肿,拍出来会不好看的,所以我这样一来可以练功提神,又能保持样子,我说你真的‘巴闭’。”
梁朝伟“鬼灵精”:从来没有NG
丹爷重点提到梁朝伟,并用“呢条友”称呼对方,可见二人交情不浅:“呢条友真的是‘鬼灵精’,他记性特别好,他不用睡觉,又不用看剧本,但全部能记住,从来都没有NG,NG的一定是别人。”
丹爷还说有时拍戏拍到凌晨两点,收工后大家都想睡觉休息,但梁朝伟依然精力旺盛,逗他和夏雨去打桌球,还约定说:“本来明早8点通告的,我们迟一个小时,我说你是主角,当然你话事,9点就9点。”
“冯敬尧”红遍华人地区 与周润发吕良伟有默契
至于当年在《上海滩》演“冯敬尧”,看到观众非常肉紧,还红遍华人地区,成为经典之一。丹爷直言演这个角色可谓非常过瘾,但现在回看,略嫌当时自己并非演得最好。剧中 他周旋周润发和吕良伟之间,剧力万钧。丹爷直言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他们三个有著一种默契,大家一有空闲就会坐在一起研究剧本,非常合作。他还笑说可能与周润发童年都是在乡下地方成长,大家都经历过扒龙舟、天后诞等民间传统节日,以及爬戏棚看戏这些调皮事情,所以有很多共同话题特别投契。
演“跛雄”获本人赞好
而值得一提的是,有个角色大家未必常提到,但刘丹却印象深刻,那就是在剧集《追虎擒龙》中饰演以江湖人物“跛豪”吴锡豪做蓝本的“跛雄”。通常演江湖人物,都要很小心,刘丹坦言接拍前也有听说过,但他觉得只是按剧本去演,并非要演到对方大奸大恶,所以无须担心。
然而这个角色更带给丹爷一段难忘的经历:“这套戏播出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顿江湖人物的饭,试过有次我拍戏,有几位纹身汉问我几点收工,说大家姐想请我吃饭,但我说要开工没那么早,然后他们等等等,突然一班人捧著几个箱来,我问什么事?他们说知道你没空,所以特意买来给你吃,一整箱的白兰地,他们说不醉无归,我说不行还要开工,另外还有鲍鱼等,真的什么都有,那个大家姐跟我说:‘你做我们大佬真的做得很好呀!’”后来,丹爷因拍摄港台节目而有机会入到监狱,过程中竟碰到“跛豪”本人,丹爷说当时二人隔很远,对方认得得他,并向他竖起姆指,而他也拱手答谢。
拍《真情》改邪归正 最深刻“叉烧炳”
除此之外,提到丹爷又岂可能不讲到处境剧,由《真情》的“李标炳”(叉烧炳)开始到《皆大欢喜》古装、时装版,然后《毕打自己人》、《天天天晴》再到现在的《爱·回家之开心速递》“熊树根”,丹爷几乎已成为处境剧的代表人物。而对他而言,最深刻的原来是“叉烧炳”。
丹爷直言每次提到《真情》都感触万千,当时是珍姐(曾励珍)叫他演“叉烧炳”一角,亦是《真情》,令一直演反派较多的他“改邪归正”,变成住家男,“那时珍姐跟我说刘丹,有个角色让你不用那么辛苦,有那么好的东西当然答应,一直做下去,发觉不是很好,而是真的好好好,因为剧集收视、口碑都不错;而且当时大家合作得很开心,每一个点点滴滴都很难忘,所以每次提及,都会有很多感觉在心里涌出来。好记得当时的三多烧味舖,真的很好笑,每隔一阵子,我们就会把那些叉烧拿去洗一洗,因为挂得太长时间积了尘,当中都有几块是真的,用来拍摄切叉烧的时候用。”
似“根叔”永不认输 满足现状
近年丹爷最入屋的角色一定是“根叔”,笑问“根树”会否是最接近他本人性格?丹爷笑指两者都有相似的地方,例如工作上很勤力、永不认输。对于有网民觉得剧组为收视要一班老人家又跳又Rap,甚至形容为“虐老”。但丹爷并不觉得,他认为艺人就是要娱乐大家:“做戏这一行向来都是这样,难道‘一嚿木’坐在那里讲完对白就算,不是这样的,我年轻时做《欢乐今宵》时已经是这样,让大家开心嘛。”
丹爷续指娱乐观众是没有分年纪大和年轻的,他还有能力让大家开心、看著他“得啖笑”,这已经很好。丹爷早前获无线颁发《万千光辉演艺人大奖》,肯定了他对电视圈的付出。丹爷坦言自己现在已很满足,“屋企生活又舒舒服服,都80岁了,还在工作、还可以记得对白,我相信都是这样。”
自揭不剃须之谜
至于不少网民都好奇丹爷的“招牌胡须”?丹爷透露当年曾经有位风水大师提点过他不适宜剃须,一定要留须,但他不太相信,后来接到一套台湾电影,为配合里面警察角色,他把胡须剃掉,岂料回港后真的“出事”了:“那时回来香港开工,因为胡须还未长回出来,还是光脱脱,于是就黏了假须,但只是第一日开工,当时Boom一声,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是从铁丝网跌下来,殊不知一跌就跌断了我条腰,想再爬起来已经不行,非常痛,送去医院检查后原来腰骨第三节爆了,庆幸那些碎骨撑开了,而是不是向里面插,否则我下半身已经瘫了,结果我在医院睡了一个半月。”自此,丹爷就没有再剃过胡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