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钟维持至倒数90秒 科学家警告三大风险
科学家1月23日公布象征人类末日的“末日钟”(Doomsday Clock)维持至倒数90秒,仍是有纪录以来的最接近午夜的时刻。
路透社报道,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公布,今年的末日钟的时刻与去年一样都是处于午夜前的90秒。科学家指出,人类面对核问题、气候变化及人工智能和新生物科技等突破性技术威胁。
该公报的行政总裁、原子科学家布朗森(Rachel Bronson)表示,末日钟维持不变并非等于世界处于稳定状态,各地的冲突热点带来核纠纷风险。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伤亡和破坏;而人工智能及生物研究的速度比保障制度快,因此人类仍面对存亡之秋。
布朗森提到,俄乌战争未见尽头,俄罗斯仍有使用核武的可能,莫斯科方面在过去一年多次发出令人忧虑的核讯号,当中包括在去年2月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3月在邻国白罗斯部署核武,以及在10月通过退出禁止核试的国际条约等。
另外,布朗森指出,本身是拥核国的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亦与末日钟相关,科学家担忧以巴冲突可能蔓延至区内,酿成更大规模的常规战争,拖累其他拥核国或准拥核国。
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布朗森称,全球去年成为史上最炎热的一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持续增加,即使各国去年投资在可再生能源的金额录得新高,但化石燃料的投资额同样高企,因此呼吁各国减排,避免人类及经济活动受到打击。
有关公报最先在1945年由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等多名参与“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发明首枚原子弹的科学家组成,并于1947年首次公布末日钟,当时他们指人类距离末日的午夜尚有7分钟,其后多次调节,更于1991年冷战结束后倒退至1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