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本等15国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新成员 俄罗斯落选

撰文: 萧通
出版:更新:

联合国大会10月10日选出人权理事会15国新成员,今年共有17个国家角逐15个席位,俄罗斯及秘鲁落选。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主任沙博诺(Louis Charbonneau) 表示,联合国成员国向俄罗斯领导层发出了强烈讯号,一个须为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负责的政府,不应该属于人权理事会。

15个新选出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为:非洲地区的布隆迪(Burundi)、科特迪瓦(Cote d'Ivoire)、加纳、马拉维(Malawi);亚太地区的中国、印尼、日本、科威特;东欧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巴西、 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国;西欧及其他地区的法国、荷兰。 其中,中国、科特迪瓦、古巴、法国、马拉维为连任。

俄罗斯自2022年2月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后,被逐出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如今试图再次加入,引起异议。俄罗斯属于东欧地区,该地区选出两名新成员。在10日的不记名投票中,俄罗斯获83票、保加利亚160票,阿尔巴尼亚获123票。

这是中国第6次担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也是当选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不过,中国和古巴的当选,也引起部份人权组织质疑。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立于2006年,由47个成员组成,其中非洲地区及亚太地区各占13席,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占8席,东欧地区占6席,西欧及其他地区占7席。

人权理事会每年改选约三分之一成员,成员任期3年,可连任一次。 连续两任后,须间隔一年方可寻求新任期。成员由联合国大会透过不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候选国需获得会员国半数以上选票方可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