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报复式旅游或结束? 研究:通胀影响外游意欲
最新市场调查报告显示,随著通货膨胀持续多年以及旅行成本上升,在冠病疫情后出现的报复性旅游可能即将结束。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市场研究公司Morning Consult发布报告指出,虽然一些国家民众的旅行意愿正在增加,但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人的旅行意愿则持平或下降。
自2022年以来,法国人的旅行意愿下降了11个百分点,德国人的旅行意愿下降六个百分点,加拿大人和俄罗斯人对旅游的兴趣也各下降四个百分点。
分析:通胀与物价升高使欧洲人旅游意愿低落
Morning Consult旅游和酒店业分析员罗斯克(Lindsey Roeschke)说,大多数人已完成报复性出游,而出行放缓可能在欧洲更为明显,因为过去一年通膨侵蚀了消费者的积蓄,再加上北美旅客今年蜂拥至欧洲,进一步推高物价,使欧洲人的旅游意愿比其他地区的民众更为低落。
亚太区较迟解除边界防疫限制,所以这个地区的报复性出游还会持续一段时日,但根据调查公司牛津经济(Oxford Economics)的最新报告,亚太区的短程报复性旅游“可能将减退”。 2023年上半年,挤压的需求推动了亚太区旅游业,但之后趋势开始扭转,例如前往马来西亚旅游的新加坡游客减少了。
报告指出,随著货币紧缩政策延迟发挥效应,其他地区相信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来自欧美的旅客料将逐渐变少。
牛津经济预测美国经济会在明年年初左右陷入衰退,而当世道不景气时,最先舍弃的消费之一就是旅游。
Morning Consult的报告显示,旅游意愿上升的国家主要为中国、墨西哥和日本。 不过日本仅53%受访者表示有意在未来12个月内出游,是15个受调查国家中最低的;中国则出现旅游热,根据飞猪旅行社的数据,“黄金周”假期期间,内陆游 订单年增近六倍,出境旅游订单暴增逾20倍。
然而牛津经济指出,在重新开放初期、消费激增之后,中国消费者正快速失去旅游热情,而失业率攀高、陷入困境的房地产业带来负面财富效应,以及工资增长疲弱,也将冲淡出境游 的兴致。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