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卖座新法 研究:主要演员白人非白人各半

撰文: 陈奕谦
出版:更新:

距离奥斯卡颁奖礼还有不足3天,荷李活是否太白、电影与多元的话题仍然闹得热烘烘。最新研究发现原来电影有更多非白人主演,除了是对多元的一种肯定之外,还会更卖座。

《Lucy:超能煞姬》由施嘉莉祖安逊与摩根费曼主演。(网上图片)

施嘉莉祖安逊(Scarlett Johansson)与摩根费曼(Morgan Freeman)主演的 《Lucy:超能煞姬》(Lucy),8名主要演员中白人占4,非白人占4,刚好一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整理2014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按8名主要演员的种族来分类,发现这种白人与非白人各占一半的电影票房最好,平均达到1.22亿美元(9.5亿港元)。计算投资金额后,这类电影回报亦达3.4倍,成绩最好。

UCLA的研究亦发现,如果8名主要演员全数白人,电影票房平均得5260万美元;如果白人不足一半,票房甚至再少一点,只得5240万。虽然研究只显示出票房与种族多元的相关性(Correlation),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但似乎也可合理估计,选角多元可能有助电影更受欢迎。

电影推广公司认为《狂野时速》海报以黑人白人为卖点有助宣传。(网上图片)

以大收旺场的《狂野时速》(Fast & Furious)系列为例,全球票房达39亿,电影推广公司创作总监Kenny Gravillis指出,宣传海报以多元种族的演员为卖点,肯定有助票房。

负责研究的UCLA社会学教授Darnell Hunt认为,人透过娱乐文化认识其他社群,如果传媒所反映的与现实有落差,只会令人偏见更深。娱乐文化既有独特影响力,现时电影业必须有所改变。

不是昙花一现,这是对未来的警告。
UCLA社会学教授Darnell Hunt
奥斯卡颁奖礼将于本港周一早上举行。(路透社)

研究员认为不只是镜头前,幕后整个行业都要改变,今届奥斯卡被指太白作出改革,其实还未触碰结构问题。

另外,研究亦指出美国以外电影市场份额4年间已由66%升至72%,《变形金刚4》中因为有演员李冰冰,足以助其在全球大热,票房达11亿美元。

(美联社/UC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