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伊沙和解 中国撼动美在中东霸主地位 也保自身能源安全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中国促成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和解,除了撼动美国在中东的霸主地位,也是为了保障其能源安全。如果中国能够终结美国在中东的军事霸主地位,中国自身的能源供应将更安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光炎周四(3月23日)在《联合早报》与通商中国联办的“解读两会”年度论坛上指出,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亚洲的竞争对手都依赖源自或中转于中东地区的能源,如果终结美国在中东的军事霸主地位,中国的能源供给线就会更为安全,其竞争对手的能源供给线则会变得脆弱。

“美国和中国在亚洲的军事较量中,其实包括争夺在中东的能源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具体的战略。”

《联合早报》和通商中国联办的“解读两会”论坛星期四(3月23日)举行。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光炎在论坛上展示能源地图,说明中国促成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和解对于中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意义。

今年3月10日,沙特阿拉伯与伊朗这两个宿敌在中国的斡旋下决定复交,北京对世界展示了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陈光炎说,中东在中国正寻求建立的、由北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中扮演特殊角色,该体系将与美国主导的体系既并行也有竞争。

中美两国战略竞争 “龙舟赛”上各有千秋

而为了抵消美国在资本市场力量、先进技术地位和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优势,中国需要获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的海湾国家庞大资本储备的支持。

陈光炎提出,从长远来看,中美两国在战略竞争的“龙舟赛”上各有千秋,而中国强大的政府在技术竞争和战略发展方面的中央协调与长期发展规划,可能成为其在竞赛中的关键因素。

他指出,中国近年来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等领域取得主导地位,离不开政府的长期战略规划,让每个人都能“万众一心”地划龙舟。

而且,与一些西方分析人士的评估相反,中共一直具有很强的适应力和务实性。

近日由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所引起的美方表态,到美国国会对TikTok的听证会,都可见中美关系持续紧张。(REUTERS)

不过他也提醒,中国这个系统的弱点是集体盲点,“龙舟如果集体向错误的方向一直划就麻烦了,会划到深水海洋里去”。

至于美国这条“龙舟”,陈光炎认为,美国最大的长处在于多元创新文化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但多元文化的冲突导致的政治分化和社会分裂,也会消减其整体竞争力。

在论坛问答环节,被问到中国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共集中统一领导是否会扼杀中国经济活力时,陈光炎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在经济的占比持续增大,这个大趋势已不不可逆。

他以马车比喻中国经济,指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驾车时需要大大小小的企业,犹如大大小小的马,但不要“野马”。他比喻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试图挑战中央权威,就是一匹“野马”,中共会避免某一民营资本强大到足以控制政治。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